朝山村位于铜陵市中部,全村3.19平方公里,耕地仅有476亩,人均只有4分多地、千余人口的小山村。自1991年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一路前行,朝山人不断书写着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壮美篇章。朝山村从一穷二白的小山村发展到远近闻名的“安徽黄金第一村”。风雨兼程,砥砺奋进。走出了一条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乡村振兴之路。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也唤醒了朝山人,老一辈朝山村的领导班子抓住了改革开放的机遇,持之以恒发展集体经济,带领全村逐步走出了以发展村集体经济为中心的乡村振兴之路的前三步。

党组织引领 带领集体经济扬帆起航

“穷家难当,一直是制约村子发展的‘瓶颈’,让群众钱包鼓起来,就必须要以发展为中心”。改革开放后,在以杨来根为书记的村党支部带领下,村“两委”深悟“发展是硬道理”的深意,开始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首要任务,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村办企业,逐步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发展村集体经济实现振兴富民之路。1992年1月,朝山村依托当地资源,筹措470万元,办起了朝山村第一座矿山企业,同年12月又筹资兴建了朝山黄金选冶厂,聘请专家攻克选治难题,仅一年时间收回了投资,还清了村里多年的债务,奠定了朝山村集体发展的基础。经过几年的发展,朝山金矿成为“全国百家重点万两黄金矿山生产企业”,经济效益连续几年位居全国同行业前40位,朝山村真正实现了由贫到富的跨越式发展。

“矿产资源总有挖完的那一天,不能守着金矿坐吃山空,要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让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按照这一发展思路,在进一步发展好朝山金矿的同时,村里利用积累的资金先后创办了朝山铝锭厂、朝山粮油加工厂、朝山磁性材料厂和朝山焊接材料厂等企业,朝山村绝大多数村民也走进了工厂,实现了就近当工人的梦想。

民生为本 持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

“一家富不是富,全村都富才是福”。随着村办企业的开工投产,“把富裕群众作为第一追求,把惠及群众作为第一目的”。这是朝山村党总支一直以来的奋斗目标。普惠共富,暖心工程让发展成果群众共享。村里除了按年度给每位村民分红外,在老有所养方面,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都要向60周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不仅如此,村里还按年度为全体村民缴纳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和人身意外保险等。此外,村里每年春节召开现役军人家属、老干部、老寿星座谈会,七一慰问老党员,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村民收入也逐年增加,人均收入由过去的600元到1997年人均纯收入达4528元。真正实现了发展成果由村民共享。

村办企业反哺,助力新农村建设

随着村办企业的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提升,为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民居住和出行条件,自1995年起,朝山村就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利用村积累资金和村办企业资金支持,进行村容美化、绿化、公路、学校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通讯、有线电视、自来水工程、污水管网改造工程和天然气等项目建设,实现了“四通一畅”工作。建成村民住宅小区4个,公寓楼2栋,建设别墅178栋。改厕率达到100%以上,绿化面积达54%,彻底改变了村容村貌,呈现出农村城市化景象。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朝山村党总支接续奋斗,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党建为引领导,坚持可持续发展,谱写出全面提升振兴发展的质量的新篇章。

更加注重党建和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在朝山村村级事务中得到充分实践。村党总支坚持不断完善党建工作,在村级事务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规范党建工作。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建设,同时在村办企业中设立了党组织。按照规范化要求加强村党总支和下设支部建设。完善相关议事决策制度,村级所有需要决策的重大事务,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初步意见,由村党总支和村委讨论研究后,按照程序提交村民代表大会讨论表决。调整充实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力量。在村委和村民代表换届选举中,明确条件,坚持标准,将政治立场坚定、素质高、懂政策、明事理,群众信任的村民代表列入侯选人,按照程序选举进入村民委员会或者村民代表会,增强了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的公信力。

开展“三变”改革,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朝山村领导班子紧紧抓住这个关键,多方寻求发展机会。投资入股了收益较为稳定的湖源公司,村集体收入每年增加50万元左右。盘活朝山铝锭厂、朝山粮油加工厂、朝山磁性材料厂和朝山焊接材料厂等企业存量资产。2000年,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对朝山金矿进行了改制,成立了朝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乡镇企业民营化的大背景下仍然坚持村集体经济主导地位,改制后的朝山新材料公司,村集体仍占55%股权,集体股份再由村民按照约定享有股权,其中村积累股权占5%。真正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福利共享,风险共担的良好运行格局,同时全力支持朝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技术改造扩大产能、建设绿色矿山、申报深部探矿权等工作,确保企业做强做大,2019年该公司销售黄金181.44公斤,实现工业总产值5300万元,实现营业收入5300万元,实现利税总额2000万元以上。

加强民主制度建设,构建共治共建共享新格局

“民主制度的建设,是集民智、凝民识、聚民力的重要环节,是实现村民自治的重要渠道,对村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快速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规范协商制度入手。按照“有事好量,众人的事由众人商量”的要求规范民主议事决策程序,完善相关制度,对协商议题的提出和确立、协商活动的安排和准备、协商的步骤和要求、协商意见的整理和报送、协商结果的反馈和运用等都作出规范化程序规定,建立规范的决策程序,凡涉及村民利益的相关事项以及与村民相关的重要事项、重要人事调整、重大决策、重要收入分配、重大事项在协商前向村民或村民代表告知协商内容、形式、时间、地点、参加范围;并由完善的知情、沟通、反馈等相关制度和工作机制作保障。规范村务公开制度。建立村务公开制度,对村务公开的内容、等方面进行明确规定,设立固定的村务公开地点和公开栏。

加强文化建设,引导村民观念的转变和良好民风的树立

“村级文化建设是增强村民自信和活力的深层力量”。朝山村坚持“素质奠基、文化兴村”理念,每年均组织干部群众到发达地区、先进村考察学习,学典型,促发展。建立健全了村务、党务等工作制度和村规民约,依托“公民道德建设”“铜陵好人”“最美家庭”“五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创建评选活动,倡导高尚人格,使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实时宣传党的各项政策法规,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娱乐活动,规范群众言行,倡导文明生活,激发群众爱学习、讲团结、比奉献的热情。培育村民对朝山村的认同认可,增强村民荣誉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几年来,朝山村实现了农村治理从能人治村到制度治理的转变。农村集体经济从追求多元化到抓主抓重转变。如今的朝山村正以昂扬的斗志、奋进的精神,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征程。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80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3.8万元,真正实现了“家家有小车、户户有新房、人人有班上、意外有保险、上学有待遇、老人领补助”的小康生活。朝山村也先后获得“全国创建文明城镇先进单位”、“发展乡镇企业十强村”、“省级美好乡村”等10余项殊荣。

一组组数据,一份份荣誉,记录着朝山村从贫困到小康富裕的历史性跨越。三十年迎风逐浪,三十年春华秋实,朝山村的巨大发展变化,成为铜陵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样板,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波澜壮阔奋斗历程的生动缩影。

作者:吴四清 崔长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