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火箭炮,中国在这方面的型号之多堪称全球少见,中方在这方面不仅能做到超远射程,还能做到精准火力,眼下中方还掌握着射程在400公里以上,可以和近程战术导弹相提并论的火箭炮,可问题是中方并没有打算对其进行大规模装备,这究竟是何原因?

二战时期,苏联诞生了火箭炮,最初这是一款被严格保密不被外界知晓的强效武器,直至它被真正投入到战场,人们才见识了它的威力。在莫斯科会战时,德军曾缴获一款苏联的火箭炮,名为"喀秋莎",其实早在德军攻占奥尔沙时就已领教过它的威力,只是那时不知攻击自己的为何物。

"喀秋莎"利用轨道来完成发射工作,共计16发,一次齐射都用不上10秒的时间,射程最高可达8.5公里,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还没有什么火炮能够超过它。但它也有致命缺陷,即精度太差,一般只能用于火力压制,幸好是由卡车托运,在打击完毕以后可以马上撤离战场。

"喀秋莎"的出现帮助苏联击垮了德军,二战以后多国纷纷开启了研制火箭炮的计划,此时火箭炮早就不是什么稀罕物,要比就得比它的射程、精度、数量等优势。中国对此也十分感兴趣,毕竟那时中方缺少重型火力压制武器。为此,中方曾引进了一些"喀秋莎"进行研究,两年以后中方的A3式6管102毫米野战火箭炮诞生了。

无数次的战争历练让中国的火箭炮不断进步,朝鲜战争结束以后,中国的火箭炮已经取得了质的飞跃。比较有知名度的当属63式107毫米火箭炮,虽然精度仍然不足,火力覆盖面也不大,但它很轻便易携带,即使是山地、丛林或戈壁等艰苦区域也一样可以作战,无需发射架进行发射,操作十分简单。

当然,苏联是最早发展火箭炮的国家,同一时期已经研制出了122毫米BM-21"冰雹",为了追赶先进水平,我国汲取了"冰雹"的优势,成功研发出81式122毫米火箭炮,将其大规模配备给炮兵部队。

其实中国有很长一段时间在火箭炮方面都是成绩平平,不过后来苏联解体,相关产业多被垄断,多国资金短缺,美国又大力发展武装直升机与攻击机,无心火箭炮技术,给了中国崛起的时间。在中国从俄罗斯引进了300毫米龙卷风火箭炮以后,便开始巨龙腾飞了。

结合各种经验,中国研制出PHL03式300毫米多管远程火箭炮,完全达到了世界的先进水平,但是和美军的M270火箭炮还是有一段距离。不过后来在70周年阅兵时,中国的PHL16型火箭炮让世人眼前一亮。

在这之后,中国也没有轻视火箭炮的发展,还在不断寻求突破,已经通过加火箭弹级数良好的解决了弹体过长会对火箭弹飞行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问题。中国的卫士-2D(WS-2D)、神鹰-400(SY-400)射程都已经达到了400公里以上,不过这两款目前只用于出口,中国并不装备。

要知道有很多国家在技术与资金方面的情况并不理想,想要研制弹道导弹十分困难,一直都是将超远程火箭炮当做近程战术导弹来使用的。但中国没有这个困难,且已形成了近中远依靠不同装备来完成打击任务的体系,若射程在300公里以上,中国完全可以依靠近程弹道导弹来达到目的。而且未来中国的武器装备会越来越健全,所受到的局限会越来越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