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花语城二号地原本定于合同时间的2019年10月和12月进行分批交房,截止到笔者发稿时间,房子还未交付到业主的手中。开发商荣盛发展把不能顺利交付房子的原因归于大气环保限停等不可抗力,房子顺延一年交付,延期一年内不给予任何违约金赔偿。经过业主实地核实,荣盛花语城二号地部分楼栋延期交房,主要原因为施工方中建三局集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三局)和荣盛房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荣盛发展)施工合同纠纷导致项目被搁置。

业主们进一步核实,廊坊花语城二号地的部分楼栋由施工方中建三局进行承建,涉及4#、8#、10#、12#、13#、14#这6栋楼。中建三局和荣盛发展施工合同纠纷源于2017年7月,截止到2019年4月底,以上的楼栋还处于停滞,并无施工相关的设备和人员。这样算来,项目因为施工合同纠纷被搁置了22个月,接近两年的时间!

廊坊花语城二号地,拍摄于19年4月13日

除了开发商内部的施工合同纠纷外,笔者进一步核实到,荣盛发展廊坊分公司还涉嫌为部分业主违规收取一手房电商费,顶风办理首付分期,绕过廊坊市限购政策为业主办理准购证。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作的。笔者调查了部分花语城业主,他们当中大部分属于刚需用户,购买花语城的房子主要是用于满足小孩上学、老人养老、结婚等。作为刚需用户,花语城业主自首付交付后,4年已经过去了,房子还没有交付,让部分业主急得团团转。到了19年的年底,临近交房的日子,廊坊市花语城二号地部分楼栋还未封顶,整体未达到交房的标准。开发商荣盛发展执行“一刀切”政策:项目不能顺利交付主要源于大气环保限停导致,项目整体延期12、15个月,延期一年不给予任何违约金赔付。眼看到了就要收房的日子,却收不了房子,部分业主长期在外租着房子交着高价房租,另外还着房贷,实属压力山大。业主不满开发商的一刀切和答复,25名业主不得已通过集体的法律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

笔者核实到,参与廊坊开发区法院法律诉讼的25名业主各自的情况是不同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内部施工合同纠纷,违规为业主办理首付分期,为无购房资质的业主办理准购证,销售代替业主签订网签合同等等。

参与法律诉讼的业主,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原因,被廊坊市开发区法院分成了第一批、第二批、第三批三个批次,并分批次隔开时间进行开庭。参与诉讼的业主告知笔者,负责三批次业主法律诉讼的主审法官分别为:赵某东、刘某勇、周某福。同时,业主们对于本次的法律诉讼也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花语城业主提供的判决部分截图
花语城业主提供的判决部分截图

还真验证了那句话“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开庭期间,虽然业主们和委托的律师提交了大量的客观证据和有关部委、河北省级、廊坊市级层面的环保、预警等级、禁止一刀切等相关的政策和文件内容,但是廊坊开发区法院的法官赵某东、刘某勇、周某福未尽核实和采纳业主及律师提交的客观证据,而是套用历史的判决相关模板,几乎用同一个模板驳回了25名业主的合理诉求。花语城业主们对于最终的判决结果表达了失望和强烈的愤慨,同时纷纷表示: 廊坊距离北京这么近,未能看到法律的公平正义,集体的法律诉讼俨然变成了“走过场”,业主们的合理诉求被硬生生的驳回。

业主们进一步补充到,法院未尽核实,没有调取和公开开发商内部的施工合同纠纷档案(中建三局集团和荣盛发展施工纠纷)记录,未重视并采纳业主和律师提交的客观证据,涉嫌偏袒开发商荣盛发展。对于长达22个月(660多天)的开发商内部施工纠纷和项目长期被搁置,开发区法院认为即使存在施工纠纷也不能取代和减弱政府部门通知停工限产对施工进度的影响,认为政府通知停工限产是影响施工进度上午主要原因。国家住建部、环保部的有关环保政策,实际执行层面果真是对于地方的房地产企业进行一刀切限制停工停产吗?答案:不是的!

粉笔君注意到,早在北京时间2017年8月22日,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别涛在环保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我们从来没有要求环保部门‘一刀切’。相反,环保部领导有两个明确的态度:一是反对地方在平时疏于监管,使违法企业长期存在,污染环境,这是不作为。二是反对地方平时不作为,到了环保督察、检查、巡查的时候,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片面处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这是滥作为。

粉笔君进一步核实到廊坊市政府于18年9月13日刊发来自于廊坊日报的文章《河北省严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一刀切”》,其中提到:严禁建筑施工工程停工“一刀切”。对依法依规取得施工许可的各类建筑工程项目,在确保污染防治设施与扬尘管控措施到位的情况下,秋冬季可正常施工。

粉笔君经过核实并了解到,廊坊的预警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不同级别的预警。不同等级的预警,对于房地产企业的施工要求是有差异化的,并不是禁止房地产企业施工现场所有程序的施工停工。比如,施工现场对于大气可能会造成粉尘污染的土石方施工有所限制外,其他内部施工对于大气影响并不大,还可以照常进行其他施工。另外,施工现场环保措施做得比较到位,其他工序也可以照常进行,并非开发商所说的一刀切停工停产。

当业主们纷纷打电话给相关的法官助理表达诉求和建议时,对方态度强硬并表示: 案子如何判决,我们会依法判决的,用不着你们来指导。然后,“砰”的一声直接挂断了业主的电话。

参与法律诉讼的25名业主,万般无奈,只好求助于媒体,希望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期待廊坊开发区法院重新审视判决结果。以下是参与廊坊开发区法院法律诉讼的25名业主集体反馈廊坊开发区法院法官(赵某东、刘某勇、周某福)的未尽责任,汇总如下:

1、开发商因内部存在施工纠纷导致部分楼栋被搁置长达接近2年,实际判决书未调取开发商施工纠纷档案,并生搬硬套历史已生效的判决模板。

2、限购后,开发商涉嫌造假为不具备资质的业主业主办理准购证,以取得购房资质,法官不核实并在判决书中不提。

3.、关于团购费(电商费)业主未签订任何合同,业主并未得到实际优惠(实际的综合价格高于备案价),电商费也未列入房款当中,判决中却提到中介服务费,前后矛盾。

4、判决书中所述延期天数把虽有大气污染但并未达到停工级别和冬季正常停工日期也核算在内,内容生搬硬套,各业主情况不同却实行一刀切。

5、荣盛涉嫌违规售房,银行涉嫌违规放贷,法院方面未进行尽职调查,裁判书也未提及。另外,法院方面缺乏监管和处罚。

6、销售涉嫌欺诈,销售人员未在消费者同意的情况下填写认购书并签字,还声称后期款项不交认购金不退,消费者在销售人员的利诱下咬牙交了首付款,最终陷入了开发商的“圈套”,以上内容在判决书中未提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