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期影院,是属于诺兰的。

7月20日影院复工,8月2日《星际穿越》重映,目前重映总票房突破1.2亿元。8月28日,《盗梦空间》重映,目前正在火爆热映中。

经典老片也能吸引这么多观众走进电影院,可见大家有多么钟爱诺兰作品。

他一直都是一个独具风格的导演,身上有很多标签,例如钟爱IMAX胶片、坚持实拍、剧本每次都“脑洞”巨大、影片情节每次都让人欲罢不能,一刷再刷,每次挑战类型片又总能玩出新花样……

诺兰的每部作品,都能被打上“精品”的标签。继《敦刻尔克》之后,观众已经三年没在大银幕见到他的新作。现在我们终于等来了《信条》——就在本周五(9月4日),克里斯托弗·诺兰全新力作《信条》将上映,目前预售已开。

影片由奥斯卡影帝丹泽尔·华盛顿之子大卫·约翰·华盛顿担纲主演,刚刚上任的“蝙蝠侠”罗伯特·帕丁森在预告中也频繁露脸。两人经常有同框出现的镜头,不知道在影片中到底是敌是友?

这次影片设定也很有意思,“逆转时空”是关键词,约翰·大卫·华盛顿饰演的角色就是要阻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特工,对他而言更大的挑战是来自于“时空逆转”下的感知颠覆。

纵使已经是训练有素,但在进入这个全新世界后,他依旧需要重新适应,如同进入一个 “特工训练营”。他在技能熟练之后火力全开,对于观众而言,看电影的过程就如同和他一起成长、一起升级打怪。

有特工片的惊险刺激,也有科幻片的奇观与反转。毫无疑问,继战争(《敦刻尔克》)、悬疑(《记忆碎片》)之后,诺兰再次颠覆了好莱坞经典的特工片。

孤胆英雄所面对的前所未有的颠覆性未知危机,再加上限时任务以及多重时间线的分秒必争的紧迫感,让人在观影过程中将心持续提在嗓子眼,特工+悬疑+科幻,光是这些元素,已经足够让观众肾上腺素飙升。更别提影片中还有着我们之前在其他电影中从未见过的视觉奇观。作为IMAX忠实粉丝,这次诺兰依旧全程用IMAX摄影机拍摄,只为给观众更好的银幕体验。

更让人惊掉下巴的是,诺兰不愧是出名的“实拍狂魔”,就连炸飞机这样的场景,他们都是买下了一架波音747,然后在机场真的把它炸掉了。而为了这场戏,剧组事先进行了非常充分的准备,飞机的滑行和撞毁都经过物理学家的精密计算。

这么拍,值得吗?拉个绿幕特效是不是快很多?

但在诺兰来看,实拍不仅仅能让演员在实景中更入戏,也能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感受。“观众是能分辨出特效和实景的”。据统计,《信条》全片特效镜头不超过300个,在这样量级的大制作中这个数据简直是少到极致。《信条》艺术指导内森·克劳利在幕后花絮采访中对此做了精辟总结:“我们运用视效的方法就是尽量抛弃视效”。

刚才提到,《信条》贯穿全片的一大设定就是“时空逆转”。所谓“逆转”,不仅仅是“穿越”那么简单,而是时空正逆“同框”。用预告片中一句话来概括,就是“世界是逆向的,而你不是”。

而主角特工就是要在这样的环境中拯救世界,当战斗场面与逆转时空碰撞,危机加成,震撼升级。

你可能想不到的是,这样让人叹为观止的正、逆向飙车竟然全部也都是实拍。据说这场重头戏是由洛杉矶20名顶级车手组成的资深特技团队一起撑起,最终才在大银幕上呈现了这种震撼的画面。

这样看来,《信条》的第一大看点就是这般时空逆转的奇观。我们一刷时不妨放平心态专注欣赏诺兰这次的脑洞是如何完美呈现在大银幕上的。很多影评人看过电影后都说,这部电影就是为大银幕而生。其他的影片线索、细节,都可以放在二刷甚至三刷来找。

8月,诺兰用自己的经典老片证明了好作品对观众来说始终有吸引力,甚至是影院复工之初的“顶梁柱”;9月的影市,我们依旧可以相信诺兰。

9月4日,一起和诺兰奔赴这场颠覆的时空之旅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