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石化工业发展趋势分析

石油行业趋势研究报告是通过对影响石油行业市场运行的诸多因素所进行的调查分析,掌握石油行业市场运行规律,从而对石油行业的未来的发展趋势特点、市场容量、竞争趋势、细分下游市场需求趋势等进行预测。

一、 石油行业趋势研究报告主要分析要点包括:

1)石油行业发展趋势特点分析。通过对石油行业发展影响因素分析,总结出未来石油行业总体运行趋势特点;

2)预测石油行业生产发展及其变化趋势。对生产发展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这是对市场中商品供给量及其变化趋势的预测;

3)预测石油行业市场容量及变化。综合分析预测期内石油行业生产技术、产品结构的调整,预测石油行业的需求结构、数量及其变化趋势。4)预测石油行业市场价格的变化。企业生产中投入品的价格和产品的销售价格直接关系到企业盈利水平。在商品价格的预测中,要充分研究劳动生产率、生产成本、利润的变化,市场供求关系的发展趋势,货币价值和货币流通量变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

石油行业趋势研究报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刊物杂志等的基础信息,结合石油行业历年供需关系变化规律,对石油行业内的企业群体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研究,对石油行业环境、石油市场供需、石油行业经济运行、石油市场格局、石油生产企业等的详尽分析。在对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对石油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和市场前景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与预测。

二、石油燃烧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是地球温度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石油在冶炼,燃烧都对地球造成巨大的污染,释放的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是地球温度持续升高的因素之一。《巴黎协定》主要目标是将本世纪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2019年11月5日美国通知联合国,退出巴黎协定。按照该协定,美国同意到202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26%。如果美国履行签署的巴黎协定,美国就要大力开发新能源。减少石油的大量使用,那样的话一是损害了美国石油美元的霸权地位,以及石油集团的利益。可以更好的利用美国发现的页岩油技术,延长石油在现代社会的寿命。

如果全球大量使用新能源,石油的使用量会大幅减少,美国的美元霸权就会失去石油为基础的根基。石油使用量减少也就意味着石油美元的减少,这也就触动了美国的根本利益。中国是新能源使用量最大的国家;风能,水电,核电,太阳能使用越来越多。新能源是否可以完全替代以石油等传统能源呢?从目前看还是不可以的,因为石油是全天候能源,其他能源由于受各种外部条件的限制,还会受到限制。

中国虽然是新能源的后来者,但是中国是最认真对待新能源的国家,政府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促进新能源的发展。中国的最大优势就是产业优势,生产规模和制造能力的迅速扩大和拓展,能很快把新能源产品产业化,把国外昂贵的新能源产业很快做成白菜价,打压了西方新能源产业。以光伏电为例,中国光伏产业迅速崛起,产量大增,西方国家为了保护本国产业给进口中国光伏板实施配额制,中国为了救活光伏产业,在滩涂,荒地,沙漠,房顶等地建造光伏发电厂。

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崛起,现在的电动汽车,充一次点可以跑500公里以上,相当于加一箱油跑的距离了。美国的特斯拉之所以来中国投资,就是因为中国政府才是最认真的进行新能源升级的国家,中国由于石油大部分需要进口,所以中国在推动新能源代替石油的能源转型升级上是最坚决,最迅速,最认真的。

三、未来石油必然被新能源逐步的替代,在能源结构中,其使用量占比会越来越低。

石油作为夕阳产业,高污染产业未来必然会被清洁的新能源所替代,由于石油在能源和化工占比中逐渐的萎缩,美国依靠石油的美元霸权也会逐步的失去最后的根基。从石油前景看,美国的衰退是必然的,现在美国越来越脱实向虚,远离了低中端的实体制造业。依靠石油为基石的美元霸权已经日薄西山。美国在新能源上缺乏实用的推进,因此美国成为新能源,新技术,新科技的拦路虎。

中国的新能源战略和政策是正确的,也是深受人们拥护的,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使用量是全球最大的,通过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把雾霾天气大体上控制住了,这也是新能源战略实施的结果。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国的环境会持续的改善,新能源汽车的广泛使用。

综合分析:

全球的石油化工工业产品销售额可达每年2.9万亿美元,远高于全球市场上的石油销售额,而且虽然需求量高度集中在成熟的市场,但在新兴经济体中也得到了强劲的增长,石油化工市场已真正实现了全球化(非洲的情况可能是个例外,那里的需求量仅仅占全球需求量的3%)。石油化工产品已成为工业与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且无法替代的组成部分,直接产品有塑料包装袋、农用化学品、涂料,这些产品占化工产品总量的80%以上。一些尚未被人们熟悉的产品有飞机制造(10%)、房屋用品(20%)、制药设备(30%)。化工产品的用途日益广泛是新兴经济体的关键因素,从基础建设到工业包装、消费者产品领域都得到了发展。乙烯本身的直接应用并不多(如在西班牙,人们将乙烯用于西红柿的催熟,但应用得并不广泛)。同样,乙烯也有许多衍生物,如塑料(聚乙烯、聚氯乙烯)和纤维(聚对苯二酸盐和聚醋)。在美国,约70%的终端利用是非耐用产品,包括管材、汽车部件和电器部件。许多广泛的用途都集中在基本经济活动上,如包装业与建筑业。石油化工工业与GDP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产品与区域之间的GDP变化主要取决于它们的成熟程度。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在中国与东南亚所出现的经济高速增长已经导致亚洲(日本除外)乙烯的需求量增长率高达75%,世界其他地区的增长率则仅为3.2%。随着GDP构成的多重性,这种增加可以扩大在整体经济增长中这些变化的影响程度,进而导致库存物资的大规模流通,对于可储存的下游产品来说,这种特征更加突出。暂时的短缺对价格的影响更大,涉及消费者与储备供应两个方面,由于较高的利润会刺激较高的工业发展,对此,生产与供应就会表现出某些灵活性。然而,更难保证的就是那些潜在的需求中任何额外的增加而不是暂时的供给中断,原因在于国际制裁与消费主流中的长期交付期,以及新增的产能。

过多的利润会促使过度投资,几乎与此同时发生的是生产能力过剩与利润的大幅度下跌。即使在过去的10年中出现了一些合并,乙烯工业依然保持着相对的分散性,对任何天然气市场机遇的限制都会导致由减产引起的投资减少。由于高密度资本的投入与大量石油化工产品与市场的高度融合,获利的生产者感到有必要继续生产,即使他们已经受到损失也在所不惜,因为他们要稳定价格,或者在出现一个循环的低迷时期,生产者也会努力保住自己的领先地位。石油化工工业的极速增长,曾经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的工业化国家中。对于当代的石油化工工业来说,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需求的增长与现有的生产能力之间的失衡,这与需求增长或生产的价格优势严重脱节有关。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生产能力再次增加,开始开采大量便宜的天然气,而欧洲人则致力于将石脑油作为满足当地需求的最便宜资源。这两种方式现已无人采纳,新兴的市场既可满足需求也可供给充足的生产原料,这可以体现竞争优势。这种失衡的解决可能会使这些生产者感到痛苦,但却可为那些善于把握的人们提供重要机遇。

影响需求、供给、利润和价格的原因是什么?石油化工生产能力的新浪潮还有空间吗?如果没有,会有赢家吗?或者仅剩输家?正是它的重要性,使得乙烯工业显得极其有效-它是整个石油化工工业关键的驱动力的标志。

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世界石油市场受到了欧佩克和海湾政治风波的冲击。1974年,通过集体限制石油产量,欧佩克成功地将世界油价提升至远高于竞争市场应有的价格。欧佩克的生产商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们占据了世界石油生产的很大一部分(1974年约占2/3)。1979-1980年间,油价再次飞涨,因为伊朗革命和两伊关系破裂。

英国石油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克里斯托夫·鲁尔的一篇文章,题为《危机之后的全球能源》,认为全球石油供需发生了三大结构性变化。文章指出,当全球经济危机全面袭来之际,能源市场立即受到严重冲击。

知名经济学家杜猛认为,石油被称之为“黑金”。能源市场价格指数与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的补贴使需求不断上升形态特征,同时,导致价格不断走高。这不仅是一个代价高昂的财政问题它也可以造成股本和汽车的长期扭曲。页岩石革命以来有了很大改善,动摇了以石油为中心的世界。

(来源:金融街电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