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扫楼机器人攻坚团队成员合影。

近年来,“P2P公司爆雷”“诈骗公司藏身高档写字楼”等类似新闻多次见诸各大新闻平台,成为热门话题。一些看上去“高大上”的公司,实际上却做着“挂羊头卖狗肉”的非法勾当,让人民群众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而在龙岗区,一项新型的工作监管模式,使这一乱象得到有效遏制。2018年以来,龙岗区没有出现一家“爆雷”P2P企业或其他类金融企业。这得益于深圳市公安局龙岗分局自2018年开始的“扫楼排雷”行动。在这个工作监管模式的基础上,龙岗分局经侦大队牵头研发了扫楼机器人模型,以信息化手段对全区写字楼、企业园区进驻的企业开展全面解析,实现对企业数据研判智慧化、检查指令标准化、管控派单自动化、派单指令闭环化,有效防范和化解类金融风险隐患。如今,龙岗扫楼机器人模式的成功应用经验,得到了各级公安机关的充分肯定,该模型已逐步在全省、全市推广。

扫楼排雷 脚踏实地揪出“可疑风险”

2018年,结合实际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在全国多地互联网金融企业爆雷跑路的背景下,为守护辖区居民财产安全,消除风险隐患,龙岗分局启动了“扫楼排雷”专项行动,社区民警不定期前往辖区商业楼宇走访排查。

“此前,我们也发现过一些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写字楼里的所谓金融公司,但由于证据不足,侦办起来比较被动。这次,我们是主动出击。”龙岗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陈吉冈说。而扫楼排雷的目的是能及时找出一些“问题企业”,将隐患消除在初期。

在行动早期,龙岗分局也查处了一些问题公司。宝岗派出所社区民警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辖区某写字楼一家公司内,摆满了手机、电话,工作人员电脑桌面全部是各种投资产品K线图。经警方深入调查,发现该公司实际涉嫌“诈骗”,其利用网络招募客户,以推荐股票形式获取信任后,再引导购买其他投资标的,骗取客户资金。

“类似的公司其实并不少,一些受害者被骗光了积蓄,生活陷入困境。还有一些刚毕业的大学生,也容易被蒙蔽蛊惑,成为诈骗公司的工作人员。”陈吉冈介绍说,个别刚毕业的大学生因为缺乏社会经验,被忽悠加入了这些公司成为帮凶,“看着这些刚毕业的年轻人,真替他们惋惜,他们本来应该有更好的职业前景,却因为被蒙蔽欺骗,成为诈骗团伙成员。”

通过侦办和总结成功案件经验,更加坚定了龙岗警方打击、清除不法公司的决心。同时,他们也在思考,怎样让工作模式更为科学高效。

“辖区众多写字楼,光靠社区民警一家一家跑,工作量大且效率低,而且,社区民警的专业领域知识也相对薄弱。”龙岗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分局按照“把高层楼宇当出租屋管理,把企业法人经营者当自然人管理”的理念,依托深圳市公安局“13个深字头”平台,组建了扫楼机器人模型研发建设团队,尝试用信息化手段,开展高效监管。

精准打击 打造高效风险防范“神器”

龙岗分局扫楼机器人模型研发建设团队成员包括分局主要领导、经侦大队骨干、派出所社区民警等。

黎儒是龙岗分局经侦大队民警,也是研发建设团队主要成员之一。据介绍,该团队于2019年初组建,初期开发版本于当年4月初开始运作。

“模型研发前期,国内没有经验可循,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大家每天都在讨论如何建模型、如何优化数据,为了精准做好每一步工作,我们几个也经常一起去扫楼,密集走访调查,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回来后再优化完善。”黎儒介绍说。基层调查是基础,但与其他部门合作共享更是重中之重。“更加专业精准的数据,得依靠市场监管、税务、金融办等部门,我们主动协调,介绍想法,大家一起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数据分享。也正是大家的大力配合协作,我们才能快速推进这项工作。”

为推动项目进展,龙岗区建立了“警监共管”“警金共管”类金融企业联动机制,共享全区注册商事主体登记信息,在全区高层楼宇安装深融平台基础信息系统。

据了解,扫楼机器人模型综合交换共享、整合社会和自算风险数据,通过对人员情况、企业背景、违规行为、网站APP、网络风险、警情案件、资金特征等多个维度26项指标设定伤害值,自动对类金融企业进行打分,分值越低的企业风险越高,同时按照不同分值将企业分为提醒关注类、训诫震慑类和打击类,根据模型对企业的画像,生成精准的检查指令单,指导社区民警对照问题开展检查工作。

“系统分析发现风险后,系统会给社区民警预警指令,社区民警接到指令后上门核查。”黎儒说。社区民警接到的指令非常详实,有了这些信息,社区民警也可以变得更加专业,能迅速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效核查。

“有了我们的专业监管,一些打法律擦边球的公司也不再肆无忌惮,许多以前没办过的案件类型,也被挖掘出来。”陈吉冈介绍说。

今年5月20日,龙岗警方500余名警力兵分六路展开统一收网行动,打掉了一个企业培训诈骗团伙,并在现场控制嫌疑人252名。经查,警方初步发现“某知时代”诈骗团伙通过低价课程吸引中小企业主上课,并在课堂上凭借包装好的假冒“成功企业家”“成功营销学大师”吹捧企业服务课程,诱导听课的中小企业经营者签订高额(几千至几十万元不等)《企业服务合同》实施诈骗,多名中小企业主因此被骗。该案也是龙岗警方推行扫楼机器人模型以来,侦办的一种新型案件类型。越来越多原本隐藏在写字楼里的非法公司,也逐步现出原形。

护航发展 营造公平有序营商环境

“公司都不来这里租房,那楼租给谁啊?”在推进扫楼机器人模型的工作中,团队也曾遇到一些基层业主单位的质疑,“如果你的铺面可能被他人用来从事违法犯罪,等到出事那天,给你带来的损失更大。”陈吉冈坦言。在社区民警与基层业主单位沟通过程中,民警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沟通协调。

“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这一切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打造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黎儒介绍说。从长远来看,类金融行业安全隐患越来越少,这对区域经济发展很有帮助。“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公安机关开始学习和借鉴扫楼机器人模型的成功经验,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这一经验得到更多的推广和应用。”龙岗分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自2018年开展“扫楼排雷”专项行动,建设扫楼机器人模型以来,龙岗区全区类金融企业得到有效监管,重点风险企业得到有效清理,类金融风险得到有效化解,类金融领域经济犯罪明显减少,P2P网络借贷平台企业从2017年最高峰的80家到2019年彻底清零,融资荐股、购物积分返现、文物古玩鉴定、成功学和涉税等重点风险类金融企业被有效整治规范。同时,也对新登记或变更迁入的类金融企业进行警告前置,确保其规范经营。

去年12月,扫楼机器人模型代表深圳市公安局参加广东省公安厅“砺剑2019——广东公安经侦部门实战练兵大比武”,勇夺全省第一名。

今年以来,各级公安机关和其他地市公安机关多次到龙岗分局考察调研扫楼机器人模型建设工作。该模型已逐步在全省、全市推广。正是扫楼机器人模型建设团队这一战狼团队日以继日的攻坚克难,守护了经济安全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营造了公平有序的营商环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