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湖的成因还停留在假说阶段,没有下定结论,陨石成因说是呼声最高的一种假说。

我国是天文学发展较早的国家并且历史上一直拥有辽阔的疆域,所以古代观测到大量的陨石坠落记录,按理说,我国应该有很多陨石坑才对,但遗憾的是,我国目前得到学术界认可的陨石坑只有一个——2010年确认的辽宁岫岩陨石坑,而全球得到确认的陨石坑接近200个。我国并非只有1个陨石坑,而是没有深入研究,因为缺乏资金支持。

在国际科学界,陨石坑要得到确认,最关键的证据有三样——矿物击变面状页理、矿物击变玻璃、冲击形成的高压多形(柯石英、斯石英等)。

要想获得这些证据,就需要打钻,这是非常耗费财力人力物力的工程,没有资金支持根本干不了。但研究陨石坑和石油勘探不同,它无法带来巨额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少有部门会投入资金来支持寻找陨石坑而打钻。岫岩陨石坑的发现者之一陈鸣曾说:“压力很大,可我们真的非常幸运,只打了一个孔,就找到了拥有核心证据的岩石。”而打这一个孔就花了五个月的时间,设想一下,如果这一个孔打出来没有找到关键证据,后续工作就做不下去了,因为没人想“浪费”资金。

所以,我国并非没有陨石坑,而是研究较少。目前太湖周边也没有打钻,关于太湖的成因还没有确认,有好几种假说,比如潟湖说、火山喷发说、雨水堆积说、构造说、河流淤塞说、陨石撞击说。最热门的当属陨石撞击说。

陨石撞击说由已故著名地质学家彭志忠于1970年代提出,并由南京大学等多位专家研究认为,距今50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从东北方向撞击地面,留下了2300多平方公里的陨石坑,形成了现在的太湖。证据有:

1、从太湖外部轮廓看,它的东北部向内凹进,湖岸支离破碎,而西部和南部则向外凸出,湖岸平整圆滑,符合陨石坑的形状。

2、地质学家也发现太湖周围的岩层断裂有惊人的规律性,比如在太湖的东北部岩层有不少被拉开的断裂,而西南部岩层则多为挤压形成的断裂。很显然,这种地层断裂异常情况只有在受到一种来自东北方向的巨大冲击时才会出现。

3、成分十分复杂的角砾存在于太湖四周,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些岩石,其中还可以看到被冲击力作用产生的变质现象。

4、2009年南京大学的王鹤年、谢志东以及钱汉东教授经过分析确证在太湖沉积淤泥中发现的各种奇石与石棍,保留了明显的冲击溅射特征,显示其形成经历了冲击震碎、熔融、挖掘抛射、空中飞行等阶段,最终溅落在冲击坑及其周围。

根据这些证据推断,再5000万年前有一颗陨石从东北方向俯冲下来撞击了太湖地区形成了湖盆,后来积水形成了太湖。

不过质疑声也很大,比如太湖湖底非常平坦,平均坡度只有19.66",没有陨石撞击的痕迹。另外太湖里还分布着五十一个岛屿,在湖底里面还保留着完好的河道等。

所以,目前太湖成因还没有确定,希望科研资金充裕之后,能够得到确切的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