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志东,现工作于通辽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车辆管理所。1999年八月参加公安交管工作,成为一名交通辅警,22年他如一日的在岗位上的奉献与守护,无论是外勤岗位还是车管岗位,他都以任劳任怨、坚忍不拔、敢于担当的精神,生动诠释一名交通辅警使命。22年间,一直扎根基层、关注百姓服务群众,为维护辖区平安兢兢业业、默默奉献。他曾荣获“通辽市人民市政府畅通工程先进个人”、“交警支队先进个人”、“岗位练兵优秀学员”等荣誉称号。

一个善举成“网红”

8月22日,内蒙古自治区党政群机关(参公单位)2020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笔试在通辽市举行。姜力萌与其他考生一样,一大早就赶到考点。与其他考生不一样的是,由于右脚骨折,今天她是拄着双拐来参加考试的。按照考场规定,家人只能送考生到考点大门口,不能进入考场内。姜力萌一瘸一拐前行的举动,一下引起了正在考场外执勤的支队车管所辅警赵志东的注意。赵志东赶紧跑过来,了解情况后,二话没说,背起姜力萌直奔考场。把姜力萌安全放在座位后,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姜力萌一会考完试以及下午那场考试都由他来护送。在考场门口的考生及家长看到这一幕都非常感动,纷纷竖起了大拇指,网友们还特意拍摄了一段视频并上传到抖音上,也有很多网友在微信朋友圈上面转发。这一背,也让赵志东“火”了。“通辽市:温情服务为考生保驾护航”的新闻和背后的暖心故事,陆续被通辽日报及自治区级各大媒体宣传报道。

用尽责诠释忠诚担当

赵志东敢于担当的作风同他的个性一样鲜明。工作中,他凡事冲在前、干在先,哪里交通拥堵、哪里秩序混乱,哪里有有需要帮助的群众,他就冲锋到哪里。2014年9月10日,赵志东驾驶警车和同事与往常一样在国道304线上巡逻,当巡逻至木里图镇梅花味精厂附近时发现有人在路中拦截车辆,他马上询问原因,原来是有个工人的脚被机器割伤,鲜血已渗透裹住脚的床单,急需送到科区医院救治。赵志东看到此情况迅速将伤者扶上警车,一面与指挥中心联系说明原因请求开辟绿色通道,一面与执勤的同事驾驶警车送伤者到医院,原本40分钟的路程,他仅用15分钟就将伤者送到科区医院,因事发突然,伤者身上没带够钱,赵志东马上掏出1000元给伤者,说:“先用着”。伤者康复后,带着“心系百姓,暖心警察”的锦旗送给赵志东和他同事。2020年,当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时,赵志东主动递交请战书,积极投身一线,配合政府工作人员拦截车辆,检测体温,维护交通秩序,忠于职守,甘于奉献,不辱使命!秉承“疫情不除,我们不退”的理想信念。

用毅力传承警营薪火

“不完成任务不收兵”---赵志东性子中这股韧劲儿,他认为:“穿上警服上岗执勤,每个辅警都代表着整个公安队伍的形象,如果自身素质不过硬,业务知识不强,那么就不能服务好群众。”工作中,无论寒冬酷暑,每天早上7:00,他都一如既往地开展定点巡逻工作,,每到节假日、休假日,他总是主动加班顶岗,在同事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总是挺身而出,乐于助人。在21年的路面交通管理工作中,他总是带着问题思考,不断改进提升工作效能,针对不同堵塞情况,用自己经验办法,以最短时间,最有效方法解决交通堵塞现场。在执勤岗位上,他查纠车机动车10万次以上,劝导教育非机动车、行人5万次以上。查纠使用假牌假证的车辆上百起,他在执勤中查纠识别假牌假证的经验曾在全中队推广。因他在工作中始终坚持文明执勤、执情服务,秉公执法、不徇私情,正确运用法律条文,使许多违章者心服口服,多年来无一起被投诉。为了每一个中队成员都能掌握查纠和疏导本领,他主动请缨,担任中队兼职“小教官”,精心备课授课,参加学习的辅警很快熟练掌握了路口管理执勤的要求和技巧,更快更好的运用到工作当中。

对于辅警这份工作,他这样说:“我很喜欢现在的工作,能在群众需要的时候,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有时候看到拥堵路段经过自己的疏导变得畅通,我就会感到非常愉快,很有成就感。”

来源:通辽交警微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