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关注本期内容。明熹宗时期,得益于皇帝朱由校的宠信偏爱,也为了对抗手握实权的文官集团,魏忠贤出任司礼秉笔太监,在皇帝的刻意放纵和授意下,贪索无度,但又因擅长揣摩圣意,巧言令色,深得朱由校的恩宠,故而自封“九千岁”,寓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明朝魏忠贤自称“九千岁”,只手遮天,为何被17岁小崇祯轻松处死?

后来,他借着皇帝的恩宠和圣眷,在朝中大肆培植党羽,提拔亲信,打压反对他的文武大臣,排除异己,专断国政,以致于人们“只知有魏忠贤,而不知有皇上”,庙堂人人自危,天下民不聊生。但让人费解的是,掌控朝堂,只手遮天的魏忠贤,却在公元1627年,年仅17岁的朱由检继位后,很快被打倒,其羽翼更是被剪除的干干净净,那么,朱由检为何这么轻松就能处死魏忠贤呢?

首先是明朝的祖制法度,和文官集团的制衡,太祖朱元璋立国后,制定的第一条法律就是严禁内宫干政,违者,力斩不饶,但是在后来,丞相制被废除,中央增设内阁,后世子孙为了保证皇权至高无上,遂启用宦官集团来抗衡内阁大臣。

但却对内宦臣属的管控极为严苛,又因为宦官不会有后代,所以,就只能依附皇权,才有可能立足,再加上常年养在深宫,出行受限,根本不可能发展出多么大的行政势力,所以,如冯宝、魏忠贤之流,虽然看似权倾天下,地位仅在一人之下,但却是纸老虎,并没有尽揽军政财大权,皇帝只要撤去对魏忠贤的支持,随便找到几条罪证,就可以联络史可法等文武忠臣,将其一网打尽,且不留后患。

其次是体现布局,天启皇帝在位时,朱由检作为皇弟,得以长居宫内,所以,对于内宦的弱点一清二楚,尤其是魏忠贤和他的一种党羽,更是朱由检研究的终点对象。而在掌握了多重证据之后,于继位第二年,以将兵部尚书崔呈秀下狱的动作,拉开了剪除魏忠贤势力的序幕,诸位大臣见状,将魏忠贤所做罪证,一一罗列,触目惊心,魏忠贤顿时胆寒,紧急卸去一切官职,并将数十年来贪污财款尽数上交,只为保命。

但崇祯皇帝并不愿放过他,刺配魏忠贤于凤阳,于途中,不堪重负,魏忠贤羞愧自杀,但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率军兵临城下时,崇祯皇帝却感念起了魏忠贤的功绩,竟下旨将他厚葬,实在是前后矛盾。明朝魏忠贤自称“九千岁”,只手遮天,为何被17岁小崇祯轻松处死?好了,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在下方留言。喜欢的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收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