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招商引资“一头独大”,成为各级部门联系商协会的“重头戏”;互联网电商、现代服务业领域商协会组织发展不充分;大多只是“在商言商”……一个个课题摆在湖南4700多家各类商协会面前,该如何解决?

针对湖南商协会组织发展的相关问题,充分发挥商协会服务湖南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2020年2月25日,湖南省工商联提交了《充分发挥商协会服务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的提案。

提案从湖南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700多件立案提案中遴选出来,经省政协主席会议审议确定为2020年度重点提案,由省工信厅主办,省财政厅、省工商联、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商务厅、省发改委会办。

动新闻—湖南省政协开展重点提案《充分发挥商协会服务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办理协商会视频:省政协提案充分发挥商协会在服务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9月1号上午,湖南省政协召开了十二届三次会议0755号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围绕《充分发挥商协会服务我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重点提案进行协商交流,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张健出席会议并讲话。

让商协会“减少束缚、放开手脚、激发活力”

随着商协会在社会力量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一批初具特色的商协会涌现出来,纷纷在区域经济合作、协助招商引资以及产业扶贫等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为湖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湖南特色的商协会体系建设也已初具规模。

“但不可否认,湖南省商协会组织还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商协会工作服务、引导不到位等方面的问题。”提案者代表、省政协委员冯建军说道。

如何让商协会服务提质增效,激活商协会内在动力?

2016年以来,湖南省已投入1.9亿元,在省市县三级同步建设140家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共培育孵化社会组织5145家,举办社会组织大讲堂1539期,为2万多家社会组织提供培训信息咨询、党建指导、公益慈善等多种服务。

社会组织孵化基地

“要积极稳妥推进脱钩改革,完成协会商会脱钩工作的同时,也积极推进‘五不脱’。”湖南省工信厅一级巡视员宁建业说,目前全省已完成3509家商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最后一批脱钩改革任务于今年全面完成。“第三方评估显示,超过70%的脱钩后的商协会认为自己有了更多主动权,减少了束缚,放开了手脚,激发了活力,自身优势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省民政厅副厅长张自银看来,要充分发挥商协会在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最重要的是让商协会回归“社会组织”本源,“不同于行政组织,社会组织依法设立、自主办会、规范运行,而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时间不长,步子走得大,更要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严格规范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

自称“半个长沙人”的省政协委员陈旭荣是一个在长沙生活了25年的温州商人,同时作为湖南省浙江总商会会长,他对于商协会的发展难题感触颇深。他说,“为什么有商会?除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着积极作用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一面:参政议政。”

为此,陈旭荣建议,要继续跟进商协会改革不彻底的相关问题,鼓励商协会进一步做强做大,深入支持、监督商协会的发展,从而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以“走出去”促进“引进来”

行业商协会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从2012年开始,连续7年推出的“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使“政府购买服务”常态化,也让商协会的发展转型有了更多可能。

“省财政厅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协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按照规定程序适时调整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并加强管理,在实践中逐渐明确事宜,由社会组织承接的具体服务项目鼓励和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参与承接。”省财政厅副厅长林德勇表示。

对于省商务厅而言,商协会的蓬勃发展让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而“政府购买服务”也为商协会的发展赋能。省商务厅副厅长王庭恺说,将以组团参加亚欧博览会、东盟博览会等经贸活动为契机,委托商协会组织开展招商引资、市场开拓、邀商邀展、客商对接等服务。

商协会“引进来”“走出去”经验不足?王庭恺说,要以“走出去”促进“引进来”,发挥湘商作用,推动精准招商。为此,省商务厅已与20多个境内外协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张健表示,要深化认识,持续巩固已有工作成果。监管部门加大对商协会的监管力度,引导其规范经营的同时,积极与发改、工信、商务、财政等部门沟通合作,为商协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要密切配合,推动提案办理更好落实落地。主会办单位之间要加强相关工作的衔接配合,加快工作进度,使提案办理真正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构筑合力,引导商协会组织在保发展、促稳定中发挥更大作用。及时听取商协会组织的意见建议,了解行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商协会开展融资服务、招商引资、项目推荐、产业扶贫等工作创造更好条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