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起手机,屏幕亮起,刷脸解锁成功;超市购物,自助收银,刷脸支付完毕……这些常见生活场景顺利进行的背后,都有一家秀洲光学企业的身影。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秀洲区的浙江蓝特光学股份有限公司,探寻高精尖“光学元器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这是一家专业从事棱镜、玻璃非球面透镜、玻璃晶圆、高精度镜头等产品生产制造的企业,其70%的产品供应给世界500强企业。

顶尖手机企业一致选用

一举填补国内行业空白

戴眼镜的朋友应该知道,非球面镜片解决了球面镜片边缘扭曲的问题。当玻璃非球面透镜应用到手机上时可以大幅压缩镜头尺寸和结构的复杂度,但是对玻璃非球面透镜的设计加工要求比较高,全球有能力量产的企业不过十家。

华为在3D人脸识别上使用的光模块组件中,就含有秀洲本土企业——蓝特光学的玻璃非球面透镜产品。

起初,玻璃非球面透镜生产技术被国外垄断,只有美国、日本等少数几家企业能量产,国内在该领域还是一片空白。蓝特光学自2012年立项研发,2013年开始前期总投入约5000万元的研发资金,终于在2016年成功实现量产。“整个研发过程历时五年,该项目入选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项目,不仅让我们得到了资金上的扶持,更重要的是坚定了我们用技术开拓市场的信心。”蓝特光学董事长兼总经理徐云明说道。

行业细分领域三个第一

千种定制产品供应全球

玻璃非球面透镜只是蓝特光学的其中一项业务。“我们的光学棱镜、玻璃非球面透镜、超平坦玻璃晶圆都做到了行业细分领域的第一。”徐云明说道。

蓝特光学目前拥有光学棱镜、玻璃非球面透镜、玻璃晶圆、汽车光学四大产品系列,凭借良好的研发设计与生产能力,成为AMS集团、康宁集团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优质合作伙伴,连续多年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光学元件作为光电产业的核心器件,是信息社会的窗口,是人工智能的眼睛。蓝特光学根据客户需求,研发出上千种定制化产品。如今,人们可以从显微镜、数码相机、智能手机、VR穿戴设备等高科技设备的核心部件里找到蓝特光学的产品。

与巨头合作掌握新态势

项目合伙人制度保领先

消费电子产品更新迭代迅速,核心技术的研发是事关企业进或退、存与亡的关键。“我们在技术开发上,力争与行业保持同步。通过与苹果、华为、微软等行业领导者合作,确保企业发展与行业走向高度契合,让产品更新走在行业发展前列,”徐云明表示,“公司19年在科研方面的投入达2000多万元,占企业营收的百分之七,公司以响应客户需求和主动技术储备两大模式展开项目研发,现拥有各类专利、软件著作及新产品等知识产权50余项。”

不断取得新技术上的突破,得益于具有创新性的研发机制。“2015年,公司在股份制有限公司基础上实施了‘项目合伙人制度’。研发项目组受指派或自行立项研发新技术,成功投入市场后核算出盈利收益,从中拿出固定比例对参与研发人员进行激励。一方面让优秀员工充分发挥才能,另一方面,员工个体研发的不足由企业提供支持进行补全。”徐云明说道。

得益于深厚的技术储备,蓝特光学2020年1-6月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54.04%。

此外,蓝特光学还在日本东京等海外多地建立行业发展前瞻性消息收集站点,确保始终站在行业的最前沿,牢牢把握行业发展新态势。

蓝特光学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等单位合作,开展微结构光学技术、光学半导体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单反、摄像机镜头设计的很长,就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成像效果。通过光学半导体的研发推进,不久的将来有望实现用一个光学半导体镜片代替原来复杂的光学组件,完成几何光学到物理光学的行业变革。”徐云明说道。

预计,蓝特光学将于今年9月登陆科创板,届时将成为嘉兴市首家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用技术占领市场,用科技改变生活,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科技发展的受益者。蓝特光学通过其强大的研发实力,用行业尖端技术为光学元件赋能,用产品说服客户,进而引领产业发展,推动行业变革,走出了一条技术开拓市场的创新发展之路。

禾点点记者 杨钦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