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前段時間看了講述特氟龍的電影《黑水》(Dark Waters),才瞭解原來特氟龍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全氟辛酸銨和全氟辛烷磺酸這兩種化學物質都屬於環境激素,會起到類似於雌激素的作用,影響人體的內分泌水平。而且由於它們不會降解,因此即使現在生產工藝有所改變,但它們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已經產生,並將長期持續下去。

無獨有偶,最近麥當勞和漢堡王的食品包裝紙在美國也檢測出氟化物PFAS,同樣屬於難以降解的環境激素——僅僅爲了讓包裝防油防水,還要承擔環境污染的風險,我覺得非常不值得。

由此我想到,其實化妝品中的某些防腐劑、止汗劑、氣霧劑、除臭劑、豐胸成分、防曬成分、增塑劑、非離子表面活性劑等等也都屬於環境激素,甚至人們普遍認爲安全的植物成分蘆薈(含有蒽醌類)和葛根(含有米羅醇/脫氧米羅醇),還有香水中的人工麝香,也都被報道有雌激素活性。

化妝品中的環境激素可以通過皮膚接觸直接進入人體,而它們在人體內更重要的積累途徑則是食物、水甚至空氣這樣的“二手”途徑,並且二手途徑的攝入量比一手途徑要大得多。

考慮到日化產品天天使用,對我們的潛在影響不可小視,爲此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美業光鮮的外表下是否還有大衆忽視的污染問題?

環境激素會干擾人體正常的激素水平

環境激素(Environmental Endocrine,EDCs)又稱“類激素”、“內分泌干擾物質”,是指環境中跟人體激素類似的物質,進入人體後會干擾正常的激素水平,對生殖系統、免疫系統和神經系統都可能產生影響。

環境激素最常見的影響是擬雌激素作用,它不僅會損害男性的精子質量和數量,降低生育能力;還會引起女性的不孕、乳腺腫瘤;甚至造成孩子們性早熟,性器官發育異常等問題。

目前已經發現的環境激素有70多種,包括垃圾焚燒產生的二噁英、塑化劑中的鄰二甲苯酸酯、塑料奶瓶和購物小票中的雙酚A等。世界衛生組織(WH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在2013年發佈的一份聯合報告中,將環境激素定義爲“一種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全球性威脅”。

香香的不一定是好東西

化妝品中所含有的環境激素主要是合成香料化合物,比如製造香精的前體鄰苯二甲酸、苯甲酸酯(也是常見的防腐劑),還有呈香物質本身如人工麝香,都會干擾雌激素系統——有時候香香的也不見得都是好東西。

就以最常見的香味成分——人工麝香——舉例吧。人工麝香的產生起初是爲了減少對麝的傷害,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隨着這種廉價香料的廣泛使用,它造成的環境問題卻漸漸凸顯出來。

人工麝香主要被用在香水、化妝品和洗浴產品中,比如口紅、護手霜、沐浴露等等。它會隨着人們的日常生活進入到污水收集系統,因爲目前並沒有針對合成麝香的處理措施,所以它又會被直接排入河流、海洋當中。

人工麝香可以溶解於水,具有親脂性。雖然它有一定的降解性,但在持續不斷的排放之下,如今已經普遍富集於環境及生物體內——在脂質豐富的海洋哺乳動物(如海豚、抹香鯨、海豹、海獅等)的脂肪和肝臟中都能檢測到;在秋沙鴨、大潛鴨和野鴨等鳥類的肝臟中也被發現;魚蝦、貝類的組織中也都存在。

而人類對合成麝香的攝入比動物更多,因爲它不僅會通過化妝品、香水的使用直接滲透進皮膚,還會通過食物鏈的傳遞產生生物放大和累積作用。

當然,人工麝香之所以能在日化用品中廣泛使用,是因爲它對人體沒有明顯危害,只是在細胞層面的研究中表現出了一定的雌激素活性,另外它對哺乳動物的危害也相對較小。

然而人工麝香對水生動物的危害不容忽視。比如它可以降低雌性斑馬魚的體重、體長、肝臟指數和性腺指數,並且隨着濃度的增加,使斑馬魚的產卵能力逐漸下降。麝香酮還會增加斑馬魚胚胎的早期死亡率,減少平均存活時間。

目前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研究人工合成麝香的環境污染、生態行爲和毒理效應,不過還處於起步階段。

對於人工合成麝香污染環境的風險,目前還存在爭議,也沒有針對人工麝香檢測的標準設置,不過許多國家都啓動了一定的管理措施:

  • 日本在母乳和脂肪組織中檢測出合成麝香殘留,認爲合成麝香有擾亂內分泌和影響生物荷爾蒙正常發揮作用等副作用,於1993年禁止部分合成麝香使用;

  • 歐盟1995年全面禁止葵子麝香,1998年禁止在化妝品中添加傘花麝香和西藏麝香,2008年將二甲苯麝香和酮麝香列入“限量使用”並於2013年全面禁用;

  • 中國1999年禁止使用葵子麝香。

防曬霜對動物們的陰暗一面

與人工麝香類似,能在動物體內積累的環境激素還有防曬霜中的各種成分。

桂皮酸鹽、水楊酸三甲環己酯、3-亞苄基樟腦(3-BC)、對氨基苯甲酸(PABA)、4-甲基苄亞基樟腦(4-MBC)、氧苯酮等等物質,在動物身上都表現了明顯的激素干擾作用,可造成生長抑制、繁殖抑制、致畸和致死等後果。

此外,防曬霜中常用的紫外線吸收劑二苯酮-3也是一種環境雌激素。

即使是無機防曬成分(無機防曬成分的主要功能是反射和散射紫外線輻射,有機防曬成分則是通過吸收紫外線起到防曬作用),對海洋生物也有一定的危害。進入海水的二氧化鈦微粒能夠在光照下促進過氧化氫的生成,而過氧化氫對海洋生物有着明顯的毒性(對於人類來說,二氧化鈦粉末若吸入呼吸道則可能致癌)。目前來看,氧化鋅的防曬霜比較安全和環保,然而也有研究發現,海膽胚胎在接觸了氧化鋅微粒後,就再也沒能發育成海膽幼體,或者看似發育正常,卻最終會因爲無法進食而死亡。

《環境污染與毒理學雜誌》2015年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科學家估計每年有多達1.4萬噸的防曬霜進入海洋。如今在海豚、魚類、鳥蛋中都能發現防曬成分。

所以,雖然防曬真的很重要,但大可不必過度塗抹防曬霜,適當用傘、帽替代,對自己和自然都更好。

化妝品還能用嗎?

雖然談了很多化妝品中含有的環境激素所帶來的危害,但整體來說,化妝品依然是安全可用的,我們不必因噎廢食,畢竟對人體明確有害的環境激素都已被禁止添加在化妝品中。而且,人體攝入環境激素最主要的是通過食物和水這樣的“二手”途徑,而要從根本上控制環境中的排放量,主要還得依靠政府的監測和管理。

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也不是完全被動的,即使控制不了二手途徑的攝入,我們至少可以減少一手途徑的接觸——通過少用化妝品,來主動降低它在體內的積累。

《黑水》這部電影反映出一個無奈的現實:監管速度永遠趕不上化工產品的創新速度。因此,即使化妝品有監管黑名單,短期的毒理病理試驗也可能沒法避免所有的風險。目前許多在動物研究中顯示出激素干擾作用(生殖異常、動物雌性化、致癌致畸)的物質還在日化工業中使用。因此最好不要長時間、大量的使用化妝品,尤其是香水和防曬霜,從源頭控制環境激素的釋放。

化妝品還會沉積在屋內塵土中,因此有小孩的家庭尤其需要及時清潔室內環境,和減少化妝品的使用,因爲兒童喜歡在地板上爬和舔食物品,並且對環境激素更爲敏感,小時候的接觸可能會影響終生。

化妝品是長期的慢性接觸,大多數女性平均每天接觸的化妝品成分至少一百多種,小心一點並不爲過。而且,這些成分即使對人類無害,也不見得對自然和其他生物無害。這次大疫再次提醒我們,要注意對地球索取的方式和程度,美在自己,也美在自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