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里,朋友微信发来:“给你个题,写写!”

我回:“请指示”

“我们小区被大妈骚扰了,放在楼道口的东西,丢了。”

“……”

朋友:“现在,小区里有一群搬迁进城的大爷大妈,他们没事儿做,而城里花费大,不得不捡破烂儿,都组团了。那哪是捡啊,就是乱翻乱找甚至偷。”

我无语了。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城镇化路径下,被进城上楼的农民,如果年岁大,不能临时学习一技之长,注定难以适应城镇的生活。

别的不说,如果进城了不能顺畅就业,每月的物业费、水电费,尤其冬季的取暖费,实在够他们招呼的。

他们没有收入,也不用顾惜面子和尊严,除了捡破烂儿,也实在没有其他适合的职业可选。

尤其,进小区、进楼道“捡破烂儿”,难免发生顺手牵羊的事儿。

业主放到楼道的物品,如家电包装,在他们心目中,一定是认为没用的了,不是贵重物品了。

试想,“谁家的贵重物品会放到门外楼道里?”

所以,当一部分人的人生艰难,也直接连带造成“狗生”不易。

细究捡破烂的行当或行为,笔者以为与“小农情结”有关。毫无疑问,这是出于节俭,感觉废弃物也有用,谁都不舍得扔。毕竟,一个人懂得节俭,是好事,也是一个好品德。

社会上也恰恰会有破烂王。当捡破烂儿的,做大了,形成规模了,自然可以成“王”,未来只放心收破烂儿即可,不用风里雨里、深入一线去捡了。

而一些人既然有这种情结,大概不论他身处何地,贫穷富有,与此情结有关的捡破烂儿的习惯,是难以去除的。

于是,小区里,我们常常看到邻镂口大妈下楼了,不是去跳广场舞,而是眼睛注视这地面,注视着居民扔出的垃圾袋,或趁人不在场去翻捡,甚至不论有没有人在场,都照样翻捡不误。

以致她家的地下室甚至居室,都有她捡来的破烂儿堆放。或者,专门用一间屋子,存放捡来的破烂儿,破烂儿散发的气味难闻,干扰同一楼口的邻里。

今年7月份,媒体爆出上海静安某小区,男子家里多年堆放着四百多麻袋垃圾,蟑螂、跳蚤遍地,严重扰民,最后静安区人民法院在街道、居委会等多部门的协助下,才得以对这起相邻关系纠纷案中被执行人堆放在房屋内的垃圾进行清除。

由于现场气味刺鼻难闻,工作人员做好防护措施后,通过窗口的滑索将垃圾打包后运至楼下,40分钟后房屋过道内的垃圾清理完毕。因房屋内杂物较多,工作人员请了被执行人的弟弟和母亲到现场,确定物品取舍。截至当日16时许,共清理出3卡车,400多麻袋垃圾。这些垃圾,除了衣物、水瓶、过期食品,还有床板、防盗门窗、废旧电池等。

料想,这真让谁都难以忍受吧。

有媒体称,《捡垃圾的大爷大妈,是每个小区的标配》,想想,也确实是这样。而捡垃圾的背后,相关问题,实在需要细究。

行文至此,朋友又发来微信说:“我认识的一个婶子,退休的老教师七十多岁了,还每天出去捡破烂。而她的老头是企业退的,也打一份工。但是他们有个二胎儿子,三十多了,在上海,未婚。”

如果捡垃圾真的是生活所迫,或许情有可原,而如果不是出于节俭的习惯,或许我们就该反思了。

有网友称,“我所在的小区更有意思!因为捡破烂的老头老太太不止一个,形成竞争态势,偶尔或有打架对骂,污言秽语骂起没完,更有意思的是,我们下楼经常被盯着手里拿的东西,像被劫道一样不舒服,一次我拎俩大塑料瓶子去一楼帮三姨花园浇水,从九楼下来一出电梯就被盯住了问:这瓶子要不要了!不要给我!弄的我有点尴尬,好像不给她我倒有点不好意思咧!”

这真让人尴尬,而且细思极恐啊。

而当小区大妈捡破烂也滋生成一股社会势力,变得理所应当,谁也不能阻挡,谁也不能干扰。那么,就会成为一种理所当然,充满着江湖气儿。估计,这是在所难免的。

或许,所有业主出离楼道口,都会被监视,被跟踪,甚至会有大妈上前,理直气壮询问你,“你手中拎的是什么?”“这栋楼的垃圾收捡,我包了,敢给别人不行!”

这带给业主的,除了尴尬除了别扭,是小区居住时的极大不安全感。

而且,所有的垃圾箱、垃圾桶,会被翻捡得不成样子,小区环境卫生会受到一定影响。

网上有消息称,大妈靠捡垃圾,每年收入20万。这真的蛊惑人心。

而饶是如此,我们也期待垃圾收集、运输及处理各环节文明起来,规范起来。尤其要摒弃这种江湖气儿。

必须提起注意的是,一些城市在实行垃圾分类,并且其做法将在全国各地推广。而如果各地垃圾都被人任意翻捡,搞得一团糟,无疑于提高了垃圾分类及运送、处理的难度和成本。

此外,笔者想,城镇化,也请等等农民的脚步。尤其,我们的社会,请把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费用,切实降下来。

起码,大妈们不是因为生活所迫,去捡垃圾。 □贾志勇

图片源自网络,图侵必删!

本文由“低视点”运营者、时事评论员贾志勇原创,请多多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