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则不幸的消息登上了热搜榜,首先对逝者表示悲痛的心情。近日河南洛阳嵩县城关镇发生了一起悲痛的人间惨剧,犯罪嫌疑人邢某致前女友重伤,送医后抢救无效死亡。

#青少年成长教育#

这起悲剧的发生,究竟是父母教子无方,还是邢某天生恶人呢?

图片来源(百家号:枣庄网警巡查执法)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而荀子则认为“人之初,性本恶”。无论是“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孟母的观点则是环境造就人,为了让孟子学好,在没有快递物流、没有搬家公司的情况下,不惜三次搬迁居所,用实际行动树立了一个成才的典范。

那么,邢某到底第是天生恶人,还是后天的环境因素使然呢?小编认为还是应当理性看待。

孔子

1、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恶。

人本就具有社会属性,任何人不能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而在彼此的交互中,有的人成为了朋友,为朋友可以两肋插刀。有的人成为敌人,各种使绊子、打小动作,在生活和工作中,这类人也不在少数,大家恐怕也有所体会。

而男女朋友关系,是比朋友关系更进一步的关系,俗话说“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也就是这个道理。俗话说“一次的买主,十年的情”,俗话又说“买卖不成仁义在”,即便男女朋友没得做,也不至于斩尽杀绝,伤人性命吧!

海子

2、父母教子无方才是主要原因。

不是每个人在失恋的时候,都能轻松地说上一句“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处在失恋情景中的人,很难真正做到内心平静,行为也会被情绪放大,变得偏激。

尤其性格比较孤僻且自卑的人,他们会感到莫名挫败与绝望,从而抱着玉石俱焚的心态去破坏一切。

孟子

① 那么性格的塑造可不可以人为影响和改变呢?

常言道“环境造就人”,所处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决定人大致的走向。当孔子和孟子还在思考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的问题的时候,孟母早已看穿一切,默默地搬了三次家,终于给小孟同学一个好的学习环境。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性格成型的重要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给孩子乐观、豁达的榜样,将来孩子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内心都会无比充实,积极乐观地面对一切。

孩子(图文无关)

② 现实的情况很多父母对孩子放任自流。

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很多父母忙于挣钱维持家庭生计,根本就没有太考虑怎样去教育孩子,只是把孩子送到学校,能不能考上大学就看孩子自己的造化了。小编曾经认识一位工匠,他一月的收入也算不错,但是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就感觉非常随意。

他孩子还在上初中,他对孩子说:“好好学习,将来考上一本二本我就送你去读书,如果考上三本你就跟着我去打工!”后来这位孩子初中毕业,高中都没能考上。

结束语

其实还有不少家长在教育子女时太过放任自流,这样的孩子在成长中也容易把路走偏,不是过早失学,就是性格存在缺陷,以自我为中心,遇到挫折时也不知道如何面对。

生命开始都是一张白纸,父母给孩子色彩,他们才能够描绘出斑斓的世界!

推荐阅读:

2020年开学第一课,榜样引领成长:少年强,则国强

四川盐亭(嫘祖故里)多校开学,直击新秋开学第一天

又到大学开学季,社团招新有必要参加吗?明白一点即可做出决定

又到大学开学季,新生军训过关全攻略

考上三本大学,应不应该去复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