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7月確認離職後,原魅族高級副總裁李楠直至今年8月,才首次官宣自己創業成立新公司,叫怒喵科技 (Angry Miao)。用李楠的話說,這家公司聚焦年輕消費羣體,希望做真正的品牌,獲取用戶的心智。

不過,當李楠和怒喵科技帶來的第一款產品是機械鍵盤時,公司的天使輪投資者之一、真格基金合夥人戴雨森也感到驚訝。“去年李楠說他要做一個酷炫好玩的數碼品牌時,我們立刻就決定投了。”他在知乎上表示,“結果這傢伙真的第一個產品發佈拿出來了一個Cyberboard,我倒是喫了一驚:‘哥,你真的做機械鍵盤啊?會不會太小衆啦?’”

然而,這款被外界認爲是小衆的產品,在衆籌平臺Indiegogo上線後15分鐘便被一掃而光,除了靈感來源於去年特斯拉發佈的電動皮卡車Cybertruck外,這款Cyberboard全球只有1000把,衆籌價爲2860元人民幣。

除了機械鍵盤,怒喵科技的另外幾款產品,如桌面無線充電鼠標墊Cybermat,鼠標Qi充電模塊Cybercoin等,實際上都是圍繞無線+Cyberpunk風格的結合。

在正式發佈新品前,李楠就已率先表態自己對不起魅藍的粉絲,因爲“新產品真的很貴,一言難盡”。他表示,選擇創業就是要挑戰邊界,不重複自己,即使失敗的概率很高,而且還會面對各種質疑和攻擊。

在發佈會結束後不久,李楠接受了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的專訪,談到了他眼中的亞文化與主流文化、中國品牌和當代年輕人。他引述硅谷創業教父、美國著名創業孵化器 YC聯合創始人Paul Graham的名言,認爲“與其讓100萬人喜歡你,不如讓100個人真正愛你”。

李楠認爲,未來的科技趨勢是無線化+亞文化。真無線耳機(TWS耳機)近年來大熱,加速了3C數碼產品的無線化,但亞文化在科技領域尚未得到驗證。李楠表示,未來社會將不存在主流文化,這一點甚至現在已經有所體現,“用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尋找供給,所以很難產生一個所有人都知道、讓所有人都喜歡的東西。”

“這一代年輕人特別像日本當年的一點奢侈主義”

新京報:在發佈會之前,怒喵這次的機械鍵盤已經在衆籌平臺上賣光,這是否在你的預計範圍內?

李楠:上架之前我們就知道差不多會賣掉。因爲我們已經運營了大概4到5個月,中國和美國的粉絲都已經不少,很多人都有了購買決定。

新京報:事前你們有沒有做一些市場調研?

李楠:我們不調研,只是做community。如果沒有他們支持的話,我們就不做。是在community裏,每天我們都去跟用戶交流,直接把你的產品、結果以及整個生產過程給他們看,我覺得這比市場調研更直接、更準確。

新京報:選擇機械鍵盤作爲公司發佈的第一款產品,有怎樣的原因?

李楠:因爲我們看新一代消費羣體的需求。雖然我們不做問卷調研,但我們做了很多焦點小組,發現現在年輕人只在兩個場景下會產生興趣,一是身上的東西,另一個是桌子上的東西,他們基本上圍繞這兩個場景花錢,在其他地方沒太大興趣。

新京報:所以怒喵先從桌子上的產品入手,引起年輕用戶的興趣。

李楠:對。這一代年輕人,特別像日本當年的“一點奢侈主義”,即我感興趣的、花哨的東西,超過我的月薪我也買;不感興趣的東西,我就買最便宜的。

新京報:你怎麼看待90後、95後跟00後這三個羣體的差別?

李楠:我們基本上是以95後爲核心,因爲他們屬於剛畢業進入職場,這個時代裏他們最活躍,最容易接受新品牌。當然,我們對90後也有很強的影響力,因爲我們對這個羣體也非常熟悉。當年做魅藍的時候,他們就是當時的年輕消費者。我們當年做90後羣體的時候,是70後、80後做決定,所以方法都是一樣的,我們不怕消費者換代。

新京報: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你會擔心看不懂年輕人嗎?

李楠:我自己會覺得有一些。2014年我們做魅藍的時候,其實就有這個問題,但事實證明用方法比直覺更靠譜,我們叫“Brand leading,Design first”,意思就是品牌用心智來定位,然後產品用設計來表達用戶喜歡的東西,最後用社區來驗證。

“與其讓100萬人喜歡你,不如讓100個人真正愛你”

新京報:你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想出來創業成立怒喵?是不是當時沒有得到魅族的支持?

李楠:其實還好吧,這個事的確不能在大公司做。我在日本待了10年,所以我看到了這波潮流,後來等到去年離職的時候,就下定決心要做這個事情。

新京報:這是你第一次創業,從打工到創業做老闆,你覺得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李楠:魅藍其實至少算是半次創業,因爲剛開始做的時候,辦公室白板上只有“魅藍”兩個字,其他什麼都沒有。現在和以前的差別無非是資源和團隊,而且團隊跟以前的沒有太大區別。

新京報:在魅族的時候,魅藍的出貨量數以百萬計,但是現在怒喵的產品出貨量可能只有幾千,對你來說有沒有落差感?

李楠:當年魅藍一年有七八百萬的出貨量,這是屬於大衆市場產品,但這一次是做小衆市場,它在小米同類產品中是7倍價格,所以早期起步很正常。YC聯合創始人Paul Graham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與其讓100萬人喜歡你,不如讓100個人真正愛你。所以願意花7倍價格買一把鍵盤的,我們有1000個這樣的人,當然還有大量的人沒有買到,但是這1000個人更重要。

這些用戶在社區裏跟我們在一起5個月時間,產品一上衆籌就秒掉,這些人絕對是真愛,對吧?應該說算是很核心的粉絲,對品牌高度的認可度,他們的心智是完全被佔領了。

新京報:高昂的價格會擋掉大部分的消費者,即使年輕的消費者已經成爲社會消費主力,尤其是疫情當下,是否考慮過出一些入門級產品?

李楠:短期內不會,因爲實際上我們認爲luxury的市場還很大,還沒有喫透,怒喵可能是中國整個3C商業歷史上第一個能成爲luxury品牌的中國公司。以前可能有中國人幹過但是在海外的牌子,現在這是第一個明確告訴全球消費者我們是中國公司,但是可以賣這麼貴的一個品牌。

新京報:我們能看到一些比較高端的品牌,像特斯拉和蘋果都推出了一些相對便宜的產品,你覺得未來怒喵有可能這樣嗎?

李楠:短期內不會做到低價位。蘋果一些手機看起來總售價便宜,但實際上它以同樣的配置和功能來說仍然是很貴的。今天誰會買一個4.7英寸、非全面屏,然後還賣三四千元的手機?只有蘋果。因此哪怕它們可能在價格上有一些下降,但跟同類型的產品相比還是偏貴,至少會貴出一倍。

“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獲取reputation是必然事情”

新京報:發佈會上你說騙了馬雲的5.6億,這是你在開玩笑吧?

李楠:對,開玩笑。

新京報:王興的龍珠資本和真格基金都向怒喵投了錢,投資人會對你有一些要求嗎?

李楠:都還好,這兩家都是長期、有耐心的機構,主要是看創始人,他們不會對公司做太多的要求。

新京報:你覺得你有什麼東西打動了王興?

李楠: 如果說怒喵這個品牌真的能在這樣的價位上立住,那會是一個史無前例的事情。一個真正來自中國的3C品牌,在國際市場能佔領luxury市場,這件事在以前商業領域裏從來沒有發生過。

但如今,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獲取reputation是必然事情,就像任天堂這樣的日本品牌在全球消費者中獲得reputation,我們今天一定能到這個水平。

新京報:所以你們的目標會是成爲中國的任天堂。

李楠:如果可能的話,我們會努力的。

新京報:中國製造在全球的競爭力來自於供應鏈,但這種供應鏈需要以出貨量爲前提,你談到的柔性供應鏈,可以如何實現?

李楠:

我們給整個供應鏈提供了幾百上千萬的大貨,但今天供應鏈品牌日益集中化,集中化的結果就是它們對供應鏈的議價能力越來越低,它們不缺量,缺的是利潤。未來它們一定是有大貨,但同時需要一些能提供高利潤的品牌。

因爲是小批量、定製化,而且品質要求高,小衆品牌給它們更多利潤是應該的。如果想真正實現可控的小批量,這跟全數控相比成本確實會上升很多。

除了給予更高的利潤,柔性供應鏈的建立需要靠推動整體的數字化,如果沒有數字化,供應商做得太辛苦,所以要儘量用數控的方法,這樣對於供應鏈來說就沒有總量的概念,只有工時。

因此柔性供應鏈的實現有先後順序,先是數字化,然後纔是按需生產,而且按需離我們還很遠,現在本質上還不是按需而是小批量,預計真正的按需還要等三到五年時間。

“未來只有亞文化的爆發,但沒有一個統治地位的主流文化”

新京報:怒喵科技將在三年之內跨界12個亞文化領域,包括哪些領域?

李楠:我們指的亞文化領域,實際上是指設計風格上的亞文化,比如這次我們是Cyberpunk,下次是山海經,等最後看能不能試Akira(阿基拉)。

新京報:在發佈會上,你說亞文化是科技產品的未來,但亞文化本身就是因爲非主流才成爲亞文化,如何有潛力成爲未來的主流?

李楠:因爲未來沒有主流文化,或者說現在已經很明顯。未來只有亞文化的爆發,但沒有一個統治地位的主流文化,因爲整個傳播渠道已經細分了。以前所有人都看同樣的電視臺,聽同樣的廣播,但是今天的互聯網已經有視頻點播,有各類社交工具,用戶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尋找供給,所以很難產生一個所有人都知道、讓所有人都喜歡的東西。

新京報:以前靠着供應鏈優勢,中國的商品走向全世界,現在下一個階段是中國文化向全球輸出?

李楠:我覺得我不願意用“輸出”這個詞,應該用“融合”。實際上,在文化層面,我們跟國外之間的交流是最重要的。這次我們是一個西方主題,下次我們是一箇中國主題,但是下次一批我們可能是日本主題。

換而言之,真正偉大的品牌應該是對全球不同的文化領域持一個開放的心態,而不是說我要有輸出中國文化的使命感。像任天堂也有很多東西並不是純日本的,但他們一直往前走。

我們的技術內核是無線上的技術,但是文化層面我覺得是在推動中國文化跟整個世界的交流跟融合。 這次在我們美國的羣裏面,大家開始學習山海經,這不是挺好的事情麼。

新京報:手機的市場份額已經高度集中,很多廠商都將IoT作爲新的增長點,在這條賽道里,你怎麼看?

李楠:我們不怕它們走量,因爲我們要真正做小批量、定製化的產品,但這些小衆品牌他們不太可能做,因爲內部的考覈體制和文化不允許,這個也跟領導歲數太大有關係。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陸一夫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趙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