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杜甫《春望》

在古代,戰爭無疑是軍隊將士之間的肉搏,沒有哪一場戰役是不流血的,漫長的中國古代史,戰死沙場的熱血男兒真的不計其數,越是史上著名的戰役越是大屠殺一般的傷亡。當年的長平之戰,四十萬趙國將士血染沙場,鉅鹿之戰,項羽大軍更是斬獲二十萬秦軍頭顱,血流成河的戰役在古代絕非罕見存在。

所以說,古代的戰役勝利與否,永遠都是以將士血肉之軀爲代價的,正如開篇杜甫的這首經典詩詞《春望》,描繪的正是當年長期征戰的將士面對遙遙無期的戰爭以及思鄉不得歸的無奈與絕望。中國古代史同樣是一部讓人觸目驚心的血淚史,君王眼中的恢宏江山同樣是無數戰死沙場無名將士的屍骨堆積而成的。

隨着人們對於生命的越發敬畏,現代戰爭早已不再以肉搏的形式展開,取而代之的是沒有硝煙的金融戰或是科技戰,當然,以現代人的戰爭思維去衡量古人的戰爭同樣是有失偏頗的。就如很多人都不理解爲何古代戰爭中那些打頭陣的士兵甘願去送死,明明知道自己就是炮灰的存在卻依舊在生命危急時刻不做任何反抗?

當我們站在古人意識形態的角度以及真正瞭解古代戰場的作戰方式,不難發現,打頭陣的士兵並非完全出於情願送死的原因纔去衝鋒陷陣,千萬別小瞧這些士兵的存在,很多時候,他們同樣是戰爭最大的受益者,所謂“富貴險中求”就是這樣的道理。

1、處於對“軍令重如山”的絕對服從

古代戰場士兵都知道“軍令重如山”的道理,哪怕是現代人都認可“服從是軍人天職”的使命觀念,而且,古代戰場的殘酷不光體現在敵我對戰中還體現在軍隊法度的執行上。

所以,古代戰場士兵一般都會以各種原因認可“軍令重如山”,而且,如若這些被任命打頭陣的士兵選擇臨陣脫逃,不光他們會受到軍法處置且戰友們都很有可能受到牽連,如此一來,與其臨陣脫逃還不如拼死一搏更有活下來的希望。

對於古代士兵心中“軍令重如山”的觀念,通常也是對於封建王權絕對服從的一種體現,畢竟,古人與現代人最大不同也是體現在對於生命的敬畏程度,現代人成功地杜絕了肉搏戰同樣是因爲將生命視爲至高無上的體現。

2、看似最危險實則相對安全的打頭陣

現代戰爭的武器強悍程度不斷超出人們的想象,各類武器的威力是古代戰爭難以企及的,就像當年美國爲了結束日本二戰瘋狂侵略而投下的原子彈一樣,現代戰爭的死傷與排兵佈陣沒有關係,可在古代戰爭中,這一點就截然不同了,換言之,看起來最危險的打頭陣的士兵很多時候卻是相對安全的存在。

尤其是中國古代冷兵器戰爭中,打頭陣的士兵都會手舉盾牌以及身着重甲,由此不但可以有效阻擋敵人的進攻且在弓弩交戰中反而不容易遭到射殺,相反,在排兵佈陣最中間的士兵死傷幾率纔是最大的。

趨吉避凶向來是人性最大的特點,只要具有交戰經驗的士兵一定會知道在兩軍交戰中打頭陣的戰士不容易被射殺的道理,所以,在對戰之前,難保有一些想要通過打頭陣的方式增加自己存活幾率的存在,看起來像是心甘情願赴死背地裏很有可能是自保的方式。

3、重賞之下湧現出的打頭陣敢死隊

古代社會的等級制度森嚴,可想而知,權貴一族一定不會出現在衝鋒陷陣的排頭兵中,這些經過簡單武裝的士兵往往都來自社會最底層,可以這樣講,除了在戰場活下來並建立軍功,這個階層的人士無論如何都無法實現等級飛躍。

在古代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古代戰場一直都保持着靠士兵斬殺的人頭來評定軍功的習俗,普通的士兵也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加官進爵,而在肉搏戰中,排頭兵會比之後衝上來的士兵有更多的機會斬殺敵方將士頭顱。

只能說古代士兵的命運真的悲慘至極,他們不得不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實現身份、階級的飛昇,哪怕冒着生命危險,在金錢以及官爵的誘惑面前,“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情況出現也就在所難免了。

除此之外,古代戰場與我們在熒屏劇中看到的並不相同,打頭陣的士兵常常用到的衝車以及雲梯經過屢次改良都保證了這些士兵的有效進攻且死傷率還會大大下降,由此,更多的士兵也會因此減少對於死亡的恐懼以及提高對於利益的渴望,哪怕作爲打頭陣的士兵依舊要面臨不小的死亡威脅,他們也心甘情願爲此一搏到底。

小結:當近代熱兵器開始興起時,打頭陣的士兵在戰場上才真的開始成爲了炮灰一般的存在,這也是爲何越到近代史我們越是能夠發現臨陣脫逃的士兵大有人在的原因。所以說,古代戰爭中,那些打頭陣的士兵之所以心甘情願去送死,身爲現代人,只有明白了古代戰場的作戰特點以及當時士兵們在社會中的地位、處境以及他們的意識形態之後,纔會明白他們的心甘情願某種程度也是“富貴險中求”的寫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