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防汛抗旱、国家脱贫普查、省级脱贫考核……今年硬仗一场接着一场。七八个月下来,算上周末和法定节假日,许多驻村干部的休息时间还不到10天。”8月25日,广水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同志深有感触地说,“驻村干部情感真实、行动务实、作风扎实,在难关面前总能舍小家为大家,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困难群众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该市将干部驻村作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重要举措,举全市之力,选优配强驻村工作人员,聚力打造一支脱贫攻坚“铁军”,以“三个全覆盖”和“三个实打实”举措,狠刹驻村干部“走读”风,实现驻村帮扶“五天四夜”常态化,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三个全覆盖”织密驻村工作网

“杨书记,您抖音视频里的紫皮独蒜,给我来30斤!”“好嘞,您直接在微信接龙下单,视频里介绍得很详细,有不懂的地方随时问我!”该市太平镇猫子湖村驻村“第一书记”杨曙光熟练地将直播视频发给了咨询者。

今年5月以来,杨曙光通过直播带货,大力推广猫子湖村土特产品,订单接踵而至,不到半月就卖出吉阳独蒜1500余斤。

今年,该市在前期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全覆盖的基础上,从市直单位、国有企业中新选派非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308人,进一步充实非贫困村驻村力量,在全省插花贫困县市率先实现驻村工作队全覆盖。所有驻村工作队每村至少配备3人以上,其中重点贫困村驻村人员全部落实“五天四夜”要求,非贫困村驻村人员至少1人落实“五天四夜”要求。

脱贫致富,一个不落。该市7400余名党员干部,对有脱贫任务的353个村的所有贫困户实现结对全覆盖,扎实开展贫困人口大普查、扶贫政策大落实、产业发展大提升、人居环境大改善、扶贫氛围大营造、非贫困村大投入等“六大行动”,重点做好产业、教育、医疗等政策落实,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在今年脱贫攻坚国家普查中全部达标。

该市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全市所有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垂直单位)、驻广部队、“两新”组织等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全部参与驻村帮扶,形成强大攻坚合力。目前,该市353个村共选派市直单位驻村人员1100余人,470余人落实“五天四夜”式驻村,实现了帮扶主体、贫困户结对和工作队驻村“三个全覆盖”,有效夯实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硬底盘。

“三个实打实”压实帮扶责任链

“既注重物质保障,也强化精神激励,更畅通晋升渠道,切实让驻村干部有干劲、有奔头!”广水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介绍,近三年,该市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发放驻村交通生活补贴、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确保驻村干部顺利驻村、安心帮扶。该市注重做好强化保障、落实工作和从严管理“三个实打实”,坚持严管厚爱并行并重,着力破解干部“驻而无为”,不断激励干部“驻而作为”。

树正用人导向,强化激励关怀。该市进一步强化关爱激励,派出单位全覆盖走访慰问驻村工作队和队员家属,每年为驻村干部健康体检1次。在选人用人上注重向一线扶贫干部倾斜,60余名驻村干部实现职务职级晋升或提拔重用,有效推动驻村干部担当作为、奋勇争先。

该市始终把强化任务执行、狠抓工作落实作为驻村帮扶重中之重。定期召开驻村工作现场会、培训会,将基层党建、产业扶贫、金融信贷等政策列为必修课,不断提升驻村人员帮带能力。市级统一开展驻村工作年度考核,组织召开党员、群众、贫困户“三方代表”驻村工作述职评议会,现场打分投票,接受群众监督表决。

多措并举,宽严相济。该市不定期对驻村人员在岗履职情况严督实查,每半年全覆盖检查至少一次。全力讲好广水脱贫故事,在本级网站开辟“扶贫路上追梦人”专栏,宣传驻村干部和贫困户典型事迹,已在各级媒体宣传优秀扶贫干部30余人,其中20余人先进事迹入选《湖北省脱贫攻坚纪实丛书》,长岭镇泉水村党支部书记郝旭东参加“汉江创客”论坛荣获优秀奖。

2017年以来,该市共开展驻村工作队专项督查7批次,印发专题通报7期,追责问责43人,召回“不胜任、不尽职”2人,取消评先表优资格16人,评定基本称职1人,扣发工作补贴10人,形成强有力震慑效应,有效杜绝“挂名驻村”“两头跑”“出工不出力”等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