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哪家公司能接盤英超版權?看球,並不是生活必需品

PP體育和英超分道揚鑣。

一條推送,驚起一瀾死水。英超新賽季即將開賽前,英超官方宣佈取消中國大陸地區媒體版權——5.25億英鎊的合同。

這是9月3日英超俱樂部主席聯席會議的投票結果。每個季度最後一個月的第一週,英超俱樂部都會有一個主席聯席會議給聯賽定規矩,這可能就是中超喊了很多年,想要學習的“俱樂部聯盟”。

只是人家的俱樂部聯盟,真能做主。之前英國媒體已經傳了一個多月,認爲“海外版權收入危險”,這當中突出案例,就是英超海外賣得最貴的中國大陸地區媒體版權。

英超2019-2020賽季最後10輪比賽,都是疫情之後重啓空場進行,新賽季何時恢復觀衆入場猶未可知,媒體版權收入尤其重要。

在中國大陸地區,和PP體育簽訂的這份3年合同,這是英超海外版權歷史上最大金額的單筆合同——英超在中國大陸地區,賣出了比美國市場還高的價格。

測算下來,合同期3年,每個賽季每家英超俱樂部能從中國媒體版權,分得約900萬英鎊的收入。

鹿晗來到PP體育,解說曼聯比賽。

如今合同取消,但英超2020-2021賽季將從9月12日揭幕,於是中文社區有很多評論留言跟帖,都流行這樣一句:“從此盜播盛行……”

盜播盜鏈,恢復到野蠻狀態的互聯網版權叢林,部分有渠道有辦法的球迷,或許能解一時之渴,但長遠而言,大部分中國大陸地區的球迷是不可能輕易看到週末英超比賽的——而對於中國大陸一個如此龐大的市場,英超不可能置之不理。

終結和PP體育協議的前提,以英國人的商業慣性,必然會有備選手段。因爲如果沒有新的接盤方出現,那麼英超的媒體版權收入將可能歸零——這對於利益至上的英超聯賽、英超各俱樂部,都是不可接受的。

然而誰會接手中國的英超版權?誰能將這種成本過於高昂的國際體育聯賽版權生意做下去?

這不是球迷會考慮的問題。球迷的訴求,主要是能看球,而且能得到相對高品質的服務。

可是對於中國的媒體結構而言,英超雖然美譽度高、作爲媒體產品質量好,在中國市場用戶也非常穩定,然而成本根本不是現階段中國媒體平臺所能接受的。

5.25億英鎊3年的英超合同,這是英國方面的報道數據,轉成人民幣,每個賽季的英超版權就約合16億人民幣,媒體平臺怎麼能將這錢掙回來?英超單賽季380場比賽,單場版權成本就約合420萬人民幣。

英超撬動起中國版權市場的競價,已經有15年曆史。從最初天盛爲始作俑者,到新英成立代理英超版權,再到樂視承擔主要成本,再到PPTV抄後路拿下英超版權……爭奪這一聯賽版權的代理商、媒體機構,前赴後繼。

這就是一個擊鼓傳花的遊戲,總有飛蛾撲火。

至於這生意能否做下去、中國市場到底是不是真需要這一聯賽的內容存在,以及圍繞這個聯賽的媒體產品,能做成怎樣的品質、是否能形成和用戶之間不可隔離的關係、用戶會否願意穩定付費來購買消費相關內容,誰都沒底。

英超肯定不願意放棄這片市場,哪怕短期內版權收入低微,中國大陸市場的觀衆流量,對英超和各俱樂部也都具備眼球經濟效應。所以打打談談,溝通總會繼續。

但是誰又能接盤呢?

門戶網站早已出局,傳統電視機構更不可能接近這種聯賽版權價格。池子裏已經沒剩下幾條魚了。

作爲海外聯賽的版權代理方和經營方,永遠只是僱傭過客——英超永遠屬於英超,在版權市場上,遊戲規則如果不改變,那麼一個個前赴後繼撲上去的,只會是撲火飛蛾。

體育內容產品,門檻其實很高,也不是那麼泛娛樂。它們,並不是生活不可或缺的。

責任編輯:張恆星 SF14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