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很多人看到燕国死士荆轲的故事时,都会为其最后投出匕首时失之交臂的偏差感到无比遗憾。过程类似却让人更为遗憾的事情也曾发生在近代的抗战中,当年中国三军特战死士们曾多次险些把驻上海侵华日军重要的主力舰兼重要据点出云号彻底摧毁,但却因最后一刻的意外而最终抱憾。

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海军在中国血债最大的战舰就是出云号巡洋舰

一些人曾痛斥模型店中出售大和级等二战日军知名战舰模型,并声称它们沾满了中国同胞的鲜血,但这种说法不符合历史。因为包括大和级在内的不少二战中知名的日军战舰并未到过中国,真正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的是一艘知名度低得多的老式装甲巡洋舰出云号。这艘巡洋舰满载排水量近万吨,最大速度20节,配备4门203毫米火炮和16门152毫米火炮,以及11门较小口径的速射炮,是日本用甲午部分赔款从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购入的,曾作为其六六舰队(六艘战列舰和六艘装甲巡洋舰)的一份子参与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曾作为天皇座舰。早在一二八第一次淞沪抗战时期,出云号就作为日本侵华舰队的旗舰抵达上海并向中国守军阵地连连用舰炮射击。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后,该舰再次带领日军第三舰队进入黄浦江,将炮口对准了上海市区和我方阵地,对中国而言用当年战败赔款为侵略者建造反过来再次侵害自己的战舰,这是何等国耻!

淞沪抗战爆发时停泊在外滩附近的出云号

当时中国陆海空三军都憋足了气,一心要摧毁出云号洗雪国耻。更何况从军事角度来看,出云号本身就配备不少大威力高射速舰炮,而上海战场相对地势平坦,其舰炮很容易对我军带来巨大损失,所以除掉出云号也会极大降低地面部队的压力。但当时中国海军最大军舰仅4300吨,武备比出云号弱的多,舰队总吨位只有日本联合舰队的5%!且淞沪抗战开始后中国海军主力已调往江阴封锁线,上海只有一艘老式炮舰,该舰在战斗爆发的第三天就被敌击沉。中国为准备淞沪抗战,提前将一艘老旧运输舰和5艘捕获的日清公司轮船沉在董家渡,所以一时间中国海军主力无法回到上海。中国空军虽飞机数量和性能也和日军相差悬殊,但当时日军第三舰队多数舰艇都是老式巡洋舰,驱逐舰和炮艇,它们只有两架随舰的水上飞机,而日军航母停泊在外海且没有足够舰载机来保护第三舰队,所以对中国空军而言是难得的战机。8月5日久从河南抵达安徽广德基地的第二大队最终得到了攻击出云号的命令,它们配备的诺斯罗普伽马2E单发轰炸机是杭州飞机制造厂和美国诺斯罗普公司联合研发的,速度352千米/小时,可搭载450公斤炸弹,航程2300公里,从各方面性能看足以满足此次攻击任务。

中国空军的诺斯罗普轰炸机在进攻出云号时打了头阵

14日早8点,21架诺斯罗普轰炸机抵达上海。但淞沪抗战初期东海出现多年不遇的巨大台风,混乱强气流极大阻碍飞机飞行,且浓云暴雨也阻碍了轰炸瞄准。一小时后,我方战机才在浦东穿过浓重乌云,找到日军舰队并投放炸弹,其中三架瞄准了出云号,但日军记录出云号未被击中。当日下午我方再派21架诺斯罗普轰炸机袭击日军舰队和其海军码头,但日军此时弹射了巡洋舰水上飞机作为警戒,我方一架轰炸机被日机击伤迫降在虹桥机场,另有两架也分别被日军水上飞机和高炮击落,我方虽击落日军一架水上飞机,但投弹无一命中。2天后我方7架轰炸机再次袭击了出云号,这次炸弹落在其停泊的邮轮码头附近并波及到出云号。战斗中黄浦江两岸同胞争先给中国空军加油助威,呐喊声几乎超过日军高炮开火声。19日上午,中方再次派遣14架诺斯罗普轰炸机出击,然而沈崇诲和陈锡纯的904号机出现故障,但沈崇诲机组毅然决定和敌同归于尽进最终撞向了一艘敌舰。长久以来不少人认定他们撞击了出云号,甚至流传出该舰因此被摧毁的故事,但根据记录沈崇诲机组撞击的目标可能只是一艘运输舰,且未能将其彻底摧毁。21日,得到维修的出云号报复性炮击浦东半小时,而且日军还在其周边部署了5艘鱼雷艇用于提高防御。当时中国空军缺乏专用的反舰穿甲弹和现代化轰炸瞄准设备,所以并未对具有较好防御力的出云号带来严重威胁,实乃空军抗战的一大憾事。

攻击出云号失败后搁浅的史102号鱼雷艇

在中国空军出击的同时,海军也由电雷学校校长欧阳格少将指挥而开始行动。当时电雷学校下属三个鱼雷艇中队(代号岳飞、史可法、文天祥),配备英国MTB和德国S型两种鱼雷艇,史102和文171两艘英式快艇在8月14日出击,其中前者主攻,后者预备和接应。为穿过阻塞封锁线并躲开日军警戒舰艇阻击,他们确定从江南密布的河流水道绕行进入的路线,发挥鱼雷艇小巧的优势。同时两艘鱼雷艇还伪装成民船,从长江上各国军舰和民船之间巧妙穿行接近目标。两艘鱼雷艇分别在15和16日汇合后,其官兵也勘察了附近地形和目标的位置。MTB鱼雷艇只有两枚鱼雷,发射指挥装置也较为原始,无法击中就再无机会,且木质艇身较脆弱,艇上只有两挺机枪,一旦遇袭很容易被毁。16日晚,史102从龙华附近出发穿过三道沉船阻塞线并避开了他国舰船,但还是被敌人发现了。日军很快打开探照灯并开始枪炮齐鸣,史102接近到目标300米外发射鱼雷后掉头迅速脱离,但两枚鱼雷一发错过目标击中邮轮码头一侧并导致附近房屋和码头设施部分被毁,另一方则打在防雷网上摧毁一艘日军驳船。而史102最终被日军枪炮多次击伤最后只能搁浅在九江路外滩码头附近,中国官兵只能上岸隐蔽在一个多月后回到部队。由于没有料到日军敷设防雷网,再加上当夜能见度太低,且其配备的鱼雷发射容易被鱼雷艇尾流影响,所以才错失击沉出云号的大好战机。然而出云号尾部螺旋桨附近也受到损害,此次出击也极大鼓舞了我方士气。

当年我方特战潜水员还曾携带水雷近距离袭击出云号

鱼雷艇攻击失败并未让电雷学校停止努力,很快他们又制定出潜水员携带水雷的攻击方式。1937年9月中方获得情报显示松井石根(后来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在内的一批日军高层将在出云号召开军事会议,所以务必对其进行斩首突击。此前宋子文的哥哥宋子良等人就提出潜水员水下突击的建议,而中国海军电雷学校也研究一战时意大利潜水员对奥匈帝国的水下特战成绩。早在此前的8月24日,中国水下特战队就携带购入的意大利水雷袭击了目标,但由于其威力不足所以未能奏效。随后我方确定将在后续突击中使用自制威力更大的海丙水雷,而且他们还随身携带可以破坏防雷网的铁钳。9月28日,王宜升等六名勇士利用江水浮力携带三枚各重150公斤的水雷在夜间接近了目标,并成功破坏了防雷网。但日军哨兵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很快闻声而动并打开探照灯,很快密集的枪弹伴随敌汽艇迅速扑来,特战队员只能在距离出云号还有一段距离时引爆了水雷,结果4艘驳船和1艘货轮当了替死鬼,而出云号仅受轻伤,但为防止进一步被攻击,一度从长江口逃走,直到上海彻底沦陷才回来。就这样,中国官兵与摧毁出云号再次失之交臂。淞沪抗战时中国官兵不顾危险奋勇攻击出云号,让人震撼敬佩的程度几乎不亚于坚守四行仓库的八佰壮士。

抗战时已经老化的出云号曾被这种更老的大炮击沉

1939年1月,出云号再次随舰队参与日军在杭州湾的炮击任务,然而日军没想到浙江镇海附近早在清末就设立了严密的防御炮台,还曾在中法战争中痛击法军,到1932年依旧有15门大炮可用。抗战爆发前此地防御再次提升了阵地坚固性并增设了高炮,但对海岸炮依旧是19世纪中后期的老式武器,5分钟才能打一发,精度射程都很差。然而日军舰队开炮后,我方立刻奋力反击,正常情况下由于岸炮目标小且位置隐蔽,无需考虑海水波动影响舰体稳定,所以反而有独特优势。炮战中我方一枚240毫米德国克虏伯大炮的炮弹准确命中出云号的后甲板右侧,并穿到左侧,在其吃水线上甲板一米高度炸开直径半米的大洞!这一次出云号的受损远超过淞沪会战中,所以只能迅速撤回上海接受修理舰紧急维修,并又回到日本进行大修。事后,日军技术人员感到十分后怕,因为当时那发炮弹如果再偏下一米或更多,就会在出云号船底爆炸并导致大量进水,当时的出云号舰体老化明显,在这种破坏下很可能就此倾覆沉没!所以从当时那发炮弹的命中点来看,简直比荆轲投掷的匕首偏离更让人惋惜。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出云号又在黄浦江上和驱逐舰莲号以及鸟羽号炮舰击沉了英国炮舰海燕号,并迫使美军炮舰威克号投降,由此出云号也打响了珍珠港后日本对欧美的第一枪。随后,出云号又参与日军在菲律宾的登陆,但却在1941年底被水雷击伤,只能返回日本大修。由于速度较慢且性能逐渐落后,出云号最终被归为训练舰,从此不参与一线作战。战争后期出云号曾拆除主炮加强防空火力,却在1945年春再次被水雷击伤,而美军在7月28日的空袭中,出云号在日本海军重要基地吴港内被多发炸弹击中,最终引发右侧撕裂进水而坐沉。

如今,日本新型载机驱逐舰再次沿用了出云号的舰名

对作恶多端的出云号来说,尽管其在中国多次攻击中死里逃生,但最后的下场正好应了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老话。曾在孱弱的中国海空军面前张牙舞爪的出云号,遇到更强大的对手时却变得不堪一击,这也深刻让中国感受到建设强大海空力量的必要性。如今,日本一艘全新的载机驱逐舰再次秉承了当年那艘侵华罪魁的名字,甚至试图依靠垂直起降的F35B战机升级为准航母,只不过其未来的命运会如何,就谁也说不好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