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信条》这几天一直在困惑,不知道到底有没有看懂。云里雾里非常懵圈,想来想去决定从几个层面拆解,不是拆解《信条》、是拆解“到底有没有看懂《信条》”。

一,理解抽象概念,跟不上具象画面。首先,故事主线。《信条》是拯救世界的常规类型片模式,没啥看不懂的。(仅仅讨论电影明面上叙述的内容,网友凭Robert Pattinson染了发色来推断他是女主儿子之类的,不讨论)

其次,逆向时间节点、人物的“不同时刻版本”状态。电影里不同时间节点上的角色,是此刻的还是逆行来的有多个不同版本,虽然理解起来有点绕、也容易遗漏细节,但看完电影再看看相关解读、大概也能理解。

然后最难办的部分来了,感知经验。电影里诺兰设定了一条时间规则的后遗症,“对逆行的人来说,世界是反过来的”。这句话从字面上看非常好懂,理解起来没有任何困难,但是呈现在电影中、成了具体的复杂的动作和画面之后,很多时候都超出了常规的感知边界。

一开始,男主只拿着一把枪的时候,电影通过一颗子弹来阐述这个设定,画面里只有这单一的一件事,接受起来没有障碍。当画面里逆序的东西越来越多,感觉就越来越有障碍,似乎超出了感官习惯的熟悉边界。让人困惑的不是设定(设定解释得非常清楚),而是这个设定的具体呈现方式,呈现出的画面和日常经验里的视觉体验相悖。

正常的视觉经验里,车是正着开的、鸟是正着飞的、浪花是正着出现的。当诺兰把这一切倒过来,对我的“视觉-感知-理解”体系形成了很大的冲击。在较为简单的画面里(比如天空一只鸟在飞),舒心酱的反应是惊奇的,咦,倒着来的。当元素逐渐增多、画面逐渐复杂,感受就变成了“等等等等一下,跟不上”。

最后的大战场景中双方人员都有正向、有逆向,呜呜泱泱混在一起,正的倒的画面来来回回让人懵圈。一座高楼被炸,正的反的来回几次叠加在一起,画面非常震撼,但除却少数瞬间之外整体桥段给我的最大感受就是懵圈。概念上能理解,感知上无法对接。

与其说《信条》让人困惑的理由,是诺兰设定了新的高概念,玩起了烧脑的时间叙述模式,不如说他在挑战常规视觉经验、在革新感官体验。如果抽象拎出《信条》的故事内容本身,在诺兰的作品里一定不算最烧脑的。钳形运动,概念打的非常清晰。但加上画面以后,整体质感就完全不一样了。

感知和理解,不仅仅是故事内容层面上的,同时也是视觉等知觉感受上的;我的视觉消化链条,短时间里消化不了这么多正的反的叠加出的迥异于过往经验的内容。调整时间设定的作品很多,诺兰的新意未必在于设定本身,或许在于他对这个抽象设定的具象呈现。这就导致了,从抽象概念的层面说、我觉得我听懂了(一句反过来有啥好不懂的?)但是,从具象画面的角度来看,我觉得很懵圈,异于感官习惯、超出视觉经验。换句话说,诺兰或许不仅仅是“沉迷故事时间设定”,而已经走向挑战“感官认知边界”。这和大尺度画面刺激知觉,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如果说电影未来的通天塔是造梦的、造出新的认知边界之外的世界,诺兰《信条》一定是重要的一环。

二,时间的“可视化”与情感附着。时间是抽象概念,看见钟表不等同于看见时间,看见时间流逝中的变化也不等同于看见时间本体。如果说诺兰电影中的种种叙述设定时间设定,类似于以钟表的刻度、将时间以具体可感的形态呈现出,那么故事里的情感羁绊则是“流年感慨”的情感依托。被戏称为“孪生蝙蝠侠和克隆金刚狼抢寡姐”的《致命魔术》中,电影通过让双方对读真假日记的方式不断完成叙述时间的跳转,构建了很复杂的时间结构,悬念很烧脑、但直观层面的东西理解上没有太多障碍。

《星际穿越》里种种物理学知识就像突然出现的高阶方程式一样,都不太好懂,但这不重要,这部电影里的模式是“因为XXX,所以如何如何”。比如,因为黑洞影响这里的XXX吧啦吧啦,所以这个星球上的一个小时是地球上的七年。XXX的部分,涉及专业知识;而如何如何的部分,是普遍的认知经验,“一个小时形同七年”理解起来没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星际穿越》在“一小时等于七年”这个设定上,倾注了非常多的情感力量。

马修·麦康纳和安妮·海瑟薇回来之后,留守的人鬓发已星星,缓缓开口:二十三年了。父亲坐在那里看留言画面,甜茶逐渐长成大本。这边少年絮絮叨叨说着考试成绩和女朋友,那边老父亲泣不成声。

成年儿子颓废的未说出口的埋葬病逝孩子的苦楚,凝视的老父亲比儿子更年轻的容颜,浓烈的画面对比、强烈的情感冲击,人类不过是浩瀚宇宙里的小小一粒尘埃,白驹过隙间、回首已是百年身。渺小的人类啊,却有如此汹涌的澎湃的能裹挟全宇宙的情感。看,如果你让我解释“为什么一个小时就是七年”,我写不出来具体的物理公式,但这不影响我作为观众和“一瞬七年”的这个家庭共情。

这也是为什么诺兰的电影里我最喜欢《星际穿越》。外星球上安妮·海瑟薇差点来不及撤退、高山一般的洪峰呼啸而来,男主和呆萌打架、远景镜头里苍茫落寞的质感,都悲壮又雄浑,似乎拍出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悠悠天地。

但故事最终的情感落点又很朴素,女儿幼年时看不见的ghost是老父亲在努力传递生的希望。在“私人情感”和“人类使命”的悖论里,找到了能共情的平衡支点。《信条》的故事里,男二和男主最后的告别,被认为很有《一生所爱》的感觉;看完整部电影之后再回味,才会发现喝可乐的细节很温柔。

整体来说,作为观众我会认为《信条》的情感冲击力弱于《星际穿越》,而《信条》比《星际穿越》更往前一步的地方,或许在于对常规视觉感官模式的挑战。《盗梦空间》让一个陀螺成了谜中谜、梦中梦的标志,《敦刻尔克》并置了海陆空三条时间线,《记忆碎片》一段一段倒着解锁故事的前因;与其说《信条》的魅力在故事本身,不如说在“正向逆向”设定的具体呈现方式上。从这个角度说,《信条》或许是《双子杀手》有异曲同工之处,故事框架都被认为是平常的类型片架构,而李安通过对技术的痴迷、诺兰依托对实拍的坚持,前者解锁视觉感官边界,后者试图在电影中构建“每一个维度都和现实不同的电影世界”。看没看懂或许不是最重要的事情,看到了、并且努力思考,这或许就是一种新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