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实时水情监视及预报分析称,7月14日凌晨,一波长江洪峰将过境九江段。

彼时,鄱阳湖水位已超历史极值,如果江水再倒灌,防汛形势将更加严峻,位于江湖交汇处的江西省庐山市更是情况危急。

李森(左一)带队从宿营点前往抗洪前线。金樵 摄

汛情就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东部战区陆军某舟桥旅闻令出征,定于13日跨省驰援江西九江。

转岗前,带领营队请命出征

“我营参加抗洪的经验比较丰富,请组织考虑让我们上!”出动前,一封请战书摆在了旅领导的面前。刚刚参加完一场渡江工程保障演练的特种舟桥营营长李森走下演训场,征尘未洗即请命带领全营出征。

李森乘舟踏浪13载,三代主战舟桥装备摸了个遍,一双大手间粗糙的纹路见证了他与长江为伴、征服天堑的军旅历程,他还多次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干部”“优秀四会教练员标兵”,并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而不久前,经过旅党委研究公示,若群众无异议,他即将调任旅侦察科科长。

转岗在即,李森最期待的,还是再次带领营队出征,和全营战友们再次冲锋在一线。

“我们面前是超警戒水位3米多的鄱阳湖水,身后是8万多庐山市人民安居乐业的主城区,南康堤是我们最后的防线,保住万家灯火,让人民群众放心,这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最光荣的使命。”一番简短却激昂的动员后,李森率领营队展开加固堤坝、处置坍塌、清淤疏堵、排除内涝等任务。

官兵们在处置江西省庐山市彩虹桥路段坍塌险情。金樵 摄

李森(右一)给指挥组明确抢险方案。金樵 摄

针对任务区域泥土遭持续浸泡,黏性低、易垮塌等实际情况,他积极协调当地防汛办人员,备好数吨高黏性的砂性土与沙袋土工膜等防汛物资,大大提高了修筑、加固高风险堤坝的作业效率。

子堤构筑完毕后,堤坝内侧道路内涝严重,地方抽水机工作半天,水位却迟迟不降,他随即带领骨干逐处摸排发现并处置泡泉10余处、反滤围井10余处,湖滨路内涝险情被成功排除。

险情中,伤口就是抗洪勋章

7月19日再现险情,当天风力6级,现场浪高近1米,鄱阳湖水位居高不下,湖滨路南康堤彩虹桥路段桥跨与堤坝结合部严重损毁,随时有桥塌溃堤的危险。彩虹桥两侧的桥台已经被冲出2米的大洞,放下的土袋马上就被水流冲走。由于道路中断,大型机械无法迅速抵达作业,且受损桥跨临水面,水浪大斜坡陡,无法直接进行沙袋固定,加之斜坡上方砖块不时被洪水拍打掉落,大大增加了抢险作业难度和风险,情况十分危急。

李森勘察现场后,冷静分析研判,采取“护台先固基,固基先植管”的抢险方案,迅速带领官兵灵活借用护固坝头技术,下水摸排点位。

水下杂石较多,情况不明。李森带着党员突击队员潜下水去,在石缝中寻找有利点位,引导官兵围绕受损桥台植入60余根钢管,装填沙袋5000余个,并在临水面铺设土工膜,完成挂柳防浪处置40余米。同时,他们还及时对桥跨进行稳固支撑,抢通受阻道路,一系列行动受到了防汛技术专家的高度肯定。

经历了一系列7月20日,在处置南康堤受损险情时,李森第一个跳入水中勘察险情,在水中作业时,左手臂不慎被铁丝划出一道10厘米的伤口。

消毒包扎后,身边的战友都劝李森休息,防止伤口感染。李森轻松地打趣道:“轻伤不下火线,手臂划出伤口不要紧,堤坝出现‘伤口’可不行,更何况我是一名指挥员。”言罢,他转头又继续进行水中作业。当天,李森泡在过胸的水中累计工作10余小时。

李森带党员突击队下水处置险情。金樵 摄

李森(左一)向水利专家了解情况。金樵 摄

李森的模范带头和主动担当,激励全营官兵敢打敢拼、冲锋在前。在他的带领下,全营官兵顶着6级风浪和暴雨天气连续作业,战斗热情高涨,仅用5小时就打牢钢管150余根,铺设土工膜350余米,装填沙袋10000余个,编织挂柳15处,对400余米的堤坝地段进行了防浪加固,为堤坝抵御洪峰筑起了“铜墙铁壁”。

回到宿营点,李森才发现,伤口早已被泡得发白。营里的战友们看着都疼在心里,但他却毫不在意,举起手臂自豪地说道:“看,这是我的抗洪勋章!”

再出发,换个方式并肩战斗

“平时当模范,难时当先锋”是李森平时常常自勉的话。7月21日,就在彩虹桥地段坍塌险情被紧急成功处置,大家刚松了一口气时,当天半夜突然狂风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刚刚忙碌了一天准备去休息的李森敏锐地意识到,这样的恶劣天气很有可能让白天的努力功亏一篑,甚至会出现更大的险情。想到这些,李森立马穿上雨衣,拿着手电筒就往堤坝方向直奔而去。

李森现场示范发现和克服渗漏的方法。金樵 摄

李森率先下水摸排溃堤点。金樵 摄

“当时风雨交加,我们看着一个人快速向这边跑来,我们猜一定是营长,他一向大事小事都操心。”巡堤战士王浩宇回忆道。

看到两名巡堤战士安然无恙,李森先是舒了一口气,随即便带着他们开始检查堤坝情况。果不其然,因受风雨影响,子堤顶上和铺压防浪布的沙袋有少数开始滑落,如果不及时处置,将会有险情发生。

“营长,我回去叫人过来加强?”王浩宇问李森。李森仔细观察了环境,摆摆手:“这几天连续奋战,大家都很辛苦了,情况还不是很严重,我们来处理吧。”于是,李森带着两名战士埋头干了起来。

“这个我来,你们在上面接应着就行。”李森跳下水,顶着风浪把滑落的沙袋一袋袋往上递,在南康堤1公里多的堤坝上一干就是一夜。雨停后李森返回宿营点时已是凌晨,刚好碰到官兵起床,大家看到的便是一身泥水疲惫不堪的他。

抗洪结束返营,李森的侦察科长任职命令也已下达。临别前,面对朝夕相处三年多的战友们,李森带着不舍鼓励大家:“换个岗位,只是换个形式和大家一起战斗。下次再有任务,我一定给兄弟们当好一线侦察‘急先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