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日本位于一座小岛上,四面都是水,肯定日常饮食中要以海产品为主。的确,据统计日本每一年人均要消费鱼类70公斤左右的样子,堪称全球第一,如此高的消费量自然让日本十分看重渔业资源的调查与研究结果。

就像我国的水产科学研究院一样,日本也有专门的水产研究教育机构,他们主要负责研究周边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了解渔业的基础情况,对海洋生态环境进行监测,培养海洋人才等等,一直在为日本渔业的发展贡献着。

为了配合研究,他们还具备9艘渔业资源调查船和2艘实习船,船身长度超过了40米的有五艘,分别是北光丸、若鹰丸、苍鹰丸、俊鹰丸和阳光丸,那两艘实习船的长度也在40米以上,它们分别被配给了不同的研究所与水产大学校。

耕洋丸和天鹰丸是两艘实习调查船,它们现在隶属于日本的水产大学,主要负责培养海洋人才,对渔业资源进行调查,对海洋环境进行调查等工作。耕洋丸第一代的总吨位在70吨,主机功率有160马力,第二代提升了超多,总吨位竟然达到了1215吨,主机功率也提升到1800马力。

耕洋丸还有第三代,其吨位达到1988吨,主机功率也上涨到了3800马力,不过现在处于服役状态中的是第四代,它是在2006年开工建造的,一年过后就完成了下水任务并进行交付。这艘船的长度在87.59米,总吨位又有上涨,已经到达到了2352吨,定员安排在109人。

这109人中有42名是船员,有7名是教员,剩下的60名都是学生,它的最大航速可达18.4节,续航力在10000海里。仔细观察这艘船可以发现很多设备,比如拖网设备、鱼探仪、声呐测深仪,据悉它还配备了鱼群探测仪、浮游生物采样网、采泥器等等。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的时候,它还曾参加运送救灾物资的任务,它所执行过的航海任务高达数十次。

再来看第四代天鹰丸,它是在2016年进行开工建造的,次年完成了下水工作并成功交付。这艘船的长度在64.67米,总吨位在995吨。据悉这艘船的定员有87人,最大航速可达13.59节,续航力在6000海里,船上同样配备了许多调查设施,比如3000米水纹绞车、3500米水纹绞车等等。不过比起耕洋丸,它执行的任务次数就没有那么多了,毕竟它还很年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