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张艺谋和巩俐虽然没做成夫妻,但当人们提到二者之一时,都会想到另一个人。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效应,当然不仅仅是因为两人曾在一起过,更是因为这两人合作的电影都是史诗之绝唱,没有张艺谋,巩俐的美无法准确的通过镜头展现出来;

没有巩俐,张艺谋的电影永远缺了最佳女主角。

人们常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这话放在张艺谋与巩俐合作的那几年里一点也不为过。

然而就像张艺谋最“红”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四太太一样,巩俐终究敌不过新人胜旧人,即便陪伴了张艺谋多年等来的却是分道扬镳的结局。

《大红灯笼高高挂》改编自小说《妻妾成群》,写的是深宅大院里一群青春年华的女人在寂寞的深闺里明争暗斗只为了争夺一个年过半百老人的宠爱。

前几年流行的宫斗剧,都是在讲后宫嫔妃如何争宠,有些人就会觉得古代的女子为什么非得要嫁给皇上,嫁给一个普通人不好吗,省得天天争来争去的没意思。

这就是典型的用现代思维去思考古人的行为,一个人选择走怎样的道路,都是他本人经过深思熟虑后认为最具有经济价值的选择,旁人无法理解只不过因为没有身处那样的处境,自以为可以有更好的出路。

古代的女子,能进皇宫的都是官宦之家,即便选秀不通过,也是要嫁给王爷、公子的,再不济还会嫁给当地有头有脸的人家。

那么在一个统治者堂而皇之拥有后宫三千佳丽的社会,只要经济上过得去的人家毫无例外都会纳妾,所以那些能进宫的女子即便不与皇宫里的妃嫔斗,也要在各大王府、庭院里斗,只不过是规模不同而已,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

只不过我们的影视作品和各种网络小说都爱偏爱宫斗,才会让人产生错觉,认为除了古代除了皇上,其他的男人都一夫一妻忠贞不渝。

只对一人忠贞不渝这种话放在现代的大导演张艺谋身上都可以令人笑掉大牙,更何况古代“男尊女卑”的时代。

皇宫的争奇斗艳想必我们已经差不多视觉疲劳了,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从前活在深宅大院里的女人吧。

嫁个有钱人

电影的开头是典型的张艺谋式巩俐大头,衣着朴素的巩俐一脸屈辱强忍着泪水说:“反正我都做不了主,要嫁人的话就嫁有钱人。”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巩俐饰演的角色大部分都有这样的特点:倔强、隐忍、有着成熟女性的魅力和市井婆娘的泼辣,该她发飙的时候从没怯场。尤其是那一脸的平静和眼神里的波涛汹涌的情绪,几乎在每一部电影里都能看到。

在这部电影里,巩俐就是颂莲。

颂莲成亲这天没有没有花轿,没有嫁衣,也没有头饰,更没有迎亲、送亲的人。

只有颂莲一个人穿着布衣提着一个破旧篮子在白雪皑皑的背景里走进了大院。

有下人引她去自己的院子,颂莲看到门外坐了一个丫鬟,这个丫鬟就是雁儿。

雁儿跟老爷早就有一腿,但是总见老爷迎新人,却迟迟等不到老爷给她一个名分。

为此,雁儿对刚进门的四太太颂莲一脸不屑,以表自己内心的不满。颂莲也不是吃素的,怎么可能会被一个丫鬟骑在头上,于是吩咐雁儿给她洗脚、洗衣服。

身为下人,雁儿没有可以说不的权利,只能偷偷往颂莲的衣服吐口水。

电影中雁儿对着颂莲的衣服吐口水的画面多次出现,虽然很想问她,衣服最后还是她洗,吐了口水还不是在自找麻烦。

但张艺谋的电影从来不会放毫无意义的镜头,而雁儿吐口水这件事却多次给到镜头,可以得知雁儿的内心有多么的不忿和压抑,但是她毫无办法,除了偷偷泄愤什么也做不了。

我们不难想象,以前穷人家的女儿被卖到大院里当下人,过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在这个大院里,雁儿并不被当成人来看待,没有人会考虑她的感受。

然而在这部电影里,你无法真的同情谁或讨厌谁,因为每一个人都可怜又可悲,就像雁儿无法改变她的命运一样,其他的人包括那些看起来养尊处优的太太、姨太太,本质上并无区别,她们都只是老爷的玩具,都是被困在这深宅大院内的可怜人。

新婚之夜生病的三太太

到了晚上,颂莲的屋内挂满了红色的灯笼,她也换上了红色的嫁衣,整间屋子都是刺目的红色,与屋外厚厚的白雪、寂静的墙垣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洞房之前,有佣人过来给颂莲捶脚,这是老爷的规矩,侍寝之前都要先捶脚。

到洞房的时候,颂莲要求老爷把灯灭了,老爷说:“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挂这么多灯吗,就是为了要看清楚。以后你慢慢就能体会到这点灯的滋味了。”

到了夜里三更,老爷已经完事了,这时屋外传来雁儿的声音,说是外面有人来报,三太太病了要老爷陪着。

正准备睡的老爷只好无奈起身,去了三太太的院子。

颂莲不想去计较,但三太太那边点灯的喊声太过刺耳,她坐了起来,在大红灯笼的映衬之下脸色尤为惨白,有眼泪从眼里流下来。

从此,颂莲作为四太太的生活就拉开了序幕。

第二天颂莲早早起来去大太太处请安,不知道古时候的正妻是不是都爱念佛,这里的大太太就像“乌拉拉氏”一样脖子里挂了一大串佛珠,脸上神情严肃,虽然不苟言笑却并不为难颂莲。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正室风范吧。从大太太处出来,颂莲又见到了二太太,二太太见到颂莲竟然非常亲切,对颂莲嘘寒问暖,还帮颂莲骂了三太太。

昨晚受了气的颂莲一下子就在二太太这里找到了温暖,两人倒是相谈甚欢。

按照规矩,颂莲还是要去给三太太请安的,虽然心中不愿,但明面上不能不做。

然而令颂莲没想到的是,当她来到三太太的院子却见不到她人,只打发了下人带着她儿子出来。

三太太的儿子还很小,根本什么都不懂,颂莲气得扭头就走。

吃饭的时候,众人都到齐了,三太太却姗姗来迟。

几位太太穿的衣服都很朴素,大太太是暗紫色的,二太太是淡青色的,颂莲则是一身的白。

唯独三太太穿着大红色的旗袍摇曳生姿,大摇大摆的坐在副主位上。

老爷有规矩头天晚上谁的院子点了灯,第二天就可以点菜。颂莲没有食欲,就点了一份豆腐。

后面老爷去了三太太那,三太太知道颂莲喜欢吃素的,就特意点了荤菜。

气得颂莲摔碗就走。这样的“勾心斗角”每天都会上演,大家明里暗里都在给对方置气。

其实写这样的电影是很令人不开心的,这些弯弯绕绕小心思、小算计,写起来真的很累。你看,都不需要去经历,光是看着这些女人这样的活法就已经觉得抑郁了。

“菩萨心肠”的二太太

颂莲在这大院里没有朋友,也没有可以推心置腹的贴身丫鬟,只有一个天天跟她斗嘴的雁儿。

虽然颂莲是主,雁儿是仆,但雁儿打心里就把自己当成了姨太太,因此对于颂莲总是不服的。

颂莲有一支长笛,是他爹的遗物。原本颂莲也是读过书的女子,只是读到了大学她爹就死了,当家的人就成了继母。继母以家境困难为由不让颂莲继续上学,叫她嫁人。

这天颂莲心里烦闷,想把长笛拿出来吹一吹,没想到长笛却找不到了。

颂莲怀疑是雁儿偷走的,就质问雁儿拿去了哪里。雁儿说她没拿过,颂莲不信,转身去了雁儿的屋里。

一打开门颂莲就被眼前看到的景象惊呆了,原来雁儿竟然偷偷在屋里点了无数的灯笼。颂莲转身奚落雁儿:“下人就是下人,你有什么资格点灯!”雁儿此时已经被吓到了,没敢再回嘴。

颂莲心里惦记着长笛,就没再管雁儿,走进里屋开始翻找。

结果在雁儿的衣物里颂莲找到了一个扎满针的小人,小人身上贴着字符,上面写着“颂莲”二字。

颂莲气得对雁儿又打又骂,但不愧是读过书的女人,很快就察觉到了蹊跷,雁儿不识字,又怎么会写她的名字?在颂莲的再三逼问之下,雁儿说出了背后的主谋——二太太。

颂莲想起二太太平日殷勤对她的模样,顿时不寒而栗。

屋顶唱戏的三太太

这天,老爷又在颂莲处休息,结果睡到半夜三太太又叫人来说生病了。

这一次为了不让颂莲生气,老爷没有没有像上次那样又去了三太太那里。

两人继续睡,到凌晨竟然听到三太太在屋顶唱戏。

被吵醒的颂莲有些生气,老爷说她这人就是这样的,不用理她。

但颂莲不听,起身去了楼顶,两人好一番唇枪舌战,你来我往尽情奚落对方。

没落到好处的颂莲一脸郁闷的回了屋,却撞见雁儿与老爷在偷欢。

被抓了个正着,老爷去哄颂莲,却被颂莲摔了脸子。

老爷这下立马就不高兴了:“这屋里的女人都是我的,你要甩脸子就别想再点灯了。”说完老爷就走了。

这次之后颂莲突然开了窍,在老爷面前懂得如何收敛和展现魅力。

再加上颂莲刚取回来,老爷对她还新鲜,于是颂莲就成了专宠,老爷天天往她屋里去。

颂莲在雁儿屋里没找到长笛,却无意间见到大少爷大飞浦在吹长笛。

听着长笛的声音,颂莲恍惚了一阵,很快就走开了。

后来老爷问她:“我在你衣物里见到一支长笛,是哪个男人送你的啊?”颂莲说是父亲的遗物,老爷才说还以为是男人送的,就把它烧了。

颂莲听了有些难过,但又能怎样,也不敢表现出来。其实这里也可以窥见,在这个院子里,没有什么秘密,大家都是透明的。

就连颂莲的衣柜里放着一支长笛都能被拿出来说事,可见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根本就没有隐私和自由可言。

颂莲得宠后就恃宠而骄,这天她耍性子要在屋里吃饭。

老爷宠着她,只好答应了。

但这一举动同时惹怒了大太太、二太太、三太太。

第二天,三太太邀颂莲去打麻将,从上午打到下午,这时候老爷回来了没在颂莲屋里找到她,于是去了二太太那。

听到点灯的声音,颂莲心里像被猫挠了似的难受,而三太太则心情大好。一同打麻将的还有三太太的好友高医生和他的朋友,高医生问颂莲:“听说三太太也是读过书的,怎么不读完大学?”

颂莲回到:“读书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要嫁人。”这时颂莲手上的筒子掉了,她弯腰去捡,才发现三太太的脚和高医生的脚缠在一起。

其实不管是雁儿还是三太太,只要颂莲心狠一点点去告发她们,这两人都怕是活不成了。但是颂莲并没有这样做,也许是大院里太过寂寞,有一两个人在身边斗嘴也都是好的。

“怀孕”得宠的四太太

在院子里久了,颂莲摸出了一点门道,要想保住地位就必须怀孕。

三太太之所以受宠,就是因为给老爷生了个小子。

没过多久,颂莲就怀孕了,她的屋里天天点着灯,天天有人捶脚。

颂莲无比享受这种待遇,尤其在捶脚的时候,那脸上是神情难以言喻。

然而好日子总是很短暂,这天雁儿洗衣服的时候发现颂莲的裤子上有血迹。

这也就意味着,颂莲大姨妈来了。颂莲没有把雁儿偷偷点灯的事捅出去,雁儿却毫不犹豫的把颂莲假怀孕的事告诉了二太太。

二太太喜出望外的告诉了老爷,老爷大怒,在颂莲的院子大发雷霆,并命人把颂莲屋里所有的灯笼都罩上黑布,意味着“封灯”。

被封灯的颂莲不用想也能猜到是雁儿出卖了她,于是一怒之下把雁儿屋里的灯笼都扔了出来。

被公开处刑的雁儿仿佛被人剥光了仍在太阳底下,大太太罚她跪在雪地里把所有的灯笼都烧了,还扬言不认错就要她一直跪着。

一个年长的嬷嬷劝雁儿认错,但雁儿认为自己没错,倔强的跪在雪地里直到被冻僵倒下。第二天雁儿就被人抬走了。

后来那个嬷嬷对颂莲说雁儿死了,死的时候还在念着颂莲的名字。

颂莲听了这话眼神震惊,久久不能平静。

颂莲原本只是为了发泄情绪,没有想到雁儿却因此而死。

酒后吐“真言”

郁闷和惊吓让颂莲爱上了喝酒,她常常一个人喝得酩酊大醉。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张艺谋确实是一个细节控,颂莲刚进门的时候穿的是布衣,新婚过后穿的是新做的旗袍,虽然比布衣好看多了,但布料明显没有三太太的好。

受宠的时候则穿着丝绸做的旗袍,那个色泽和剪裁是个女人看了都会心动。难

怪这大院里的女人斗个你死我活都要争个高下。如今颂莲失了宠被封了灯,穿的衣服又变回了布衣,颜色也是暗沉沉的没有光彩。

这天颂莲一脸忧郁的站在楼上望着远方,此时三太太走了过来。

三太太劝颂莲不要太过计较,要放开心态去活着。颂莲说:“老爷点不点灯我已经不在乎了,我只是想知道,在这大院里,到底把人当成什么。我们是猫是狗是老鼠,唯独不是人。活着和死了不过是吊着一口气的区别。”

三太太被她这样的想法惊到了,连忙劝她:“你何必这样想呢?人呀要学会自己找乐子,你看我整天一个人唱戏嘻嘻哈哈的,日子不也是很快活?”。

三太太从前是花旦,有空的时候她就爱唱戏,在这寂静的大院里千回百转的声音显得格外悠长。

颂莲不知想起了什么,冷笑一声说:“你当然快活,有你的高医生当相好,还有什么不快活的。”三太太震惊的看着颂莲,随之又霸气的说道:“我现在就去找高医生,我看你们能把我怎样!”说完转身就走。

颂莲也没有真的打算揭发她,也回去喝酒了。

然而这天颂莲喝多了耍酒疯,下人拦不住。

二太太听到风声就过来抱住颂莲,没想到听到颂莲在胡言乱语,二太太仔细一听,才知道颂莲说的是:“三太太能找高医生相陪,我又能找谁呢”。

二太太又一次喜出望外,连忙跑去告知大太太带人去抓三太太。

楼上有一间上了锁的屋子,曾经颂莲问过三太太这是干什么的,三太太答:“这是死人屋”。

此时披头散发的三太太被人抬进了死人屋,很快屋里就传出凄厉的叫声,一会儿就安静了。

颂莲第二天才知道三太太被抓了,她上了楼顶走进了“死人屋”,随后又响起了惊恐的叫声,在这寂静的大院里却仿佛石入湖面,没有惊起一丝波澜。

没多久,又有新太太进门,望着在院子里乱走的颂莲,五太太问:“这是什么人?”“这是从前的四太太,她疯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