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理想、小鹏成功在美国资本市场聚首,造车新势力迎来了高光时刻。继7月31日理想汽车在纳斯达克敲钟之后,小鹏汽车也于8月27日登陆纽交所。小鹏汽车开盘价23.1美元,较发行价(15美元)上涨56%。截至当日收盘,小鹏汽车股价报收21.22美元,较发行价大涨41.47%,市值达1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25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鹏汽车上市前一天,蔚来和理想的股价纷纷大涨。其中蔚来股价上涨14.57%,报收20.44美元,公司市值达到242.1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理想股价同日大涨28.25%,盘中市值一度破200亿美元,同样创下历史新高。造车新势力的高光时刻,让其在汽车圈的地位变得“雾里看花”,关于造车新势力的前途也变得更具看点。

上市不是终点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认为,当前的三家造车新势力的估值没有太大意义。上市的意义在于,谁先上市谁先活。他强调,对于蔚来汽车来讲,汽车两个字是可变的,汽车只是资本的一个载体。别的企业A轮、B轮、C轮三轮融资下来后,融资十几亿元已经很不错了,而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讲,几百亿元的融资已经进去了,如果不上市资本就没有途径退出。

造车新势力为何要去美国上市?这一轮的融资动力来自哪里?汽车行业资深人士杨正(化名)感慨,答案是特斯拉。7月1日,特斯拉超越丰田汽车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一个月之后,特斯拉又“开挂”般涨出一个丰田,如今总市值等于整整两个丰田。截至8月26日收盘,特斯拉股票升至每股2153.17美元。而在一年前的2019年8月26日,还只有215美元。一年时间,特斯拉的股价涨了整整9倍。如今特斯拉总市值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相当于“丰田+大众+本田+通用+法拉利”五家公司市值的总和。

在曹鹤看来,除了特斯拉股价上涨给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的利好之外,也离不开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形势正在转好的加持。川财证券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表示,造车新势力扎堆上市,并且受到资本热捧,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

“所谓的造车新势力,就是需要融资融资再融资来造车。上市是它们的中间站,无论在哪儿上市,都要达到这个目的。”年初,小鹏汽车一度陷入现金流紧缺的窘境,但在7月、8月,阿里巴巴、卡塔尔主权基金、高瓴资本、红杉中国等接连促成了两笔合计约8亿美元的融资。除了筹集“救命钱”,造车新势力“三强”扎堆上市也是为了给股东一个交待。曹鹤坦言,如果无法上市,就无法将前期大量的资本投入还给投资人。当然也不排除对于有些人来说,上市就是根本目的。

比拼盈利更具挑战

“这本质上就是一场资本游戏。”曹鹤对记者说。在杨正看来,造车新势力有样车、有订单和广阔的前景,这些“流量”因素吸引着众多资本进入市场。上市之后,这些“流量”就变成了真金白银。作为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本人持股31.6%,一夜身家暴涨300多亿元。小鹏背后雷军、阿里等投资人和投资机构,也赚得盆满钵满。在上市现场,何小鹏毫不掩饰地表示,“很久很久没这么激动了”。

不过,上市之后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讲,“盈利难”一直是公开的秘密。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第一季度,理想汽车净亏损分别为15.32亿元、24.38亿元和7711万元。而蔚来在2019年、2020年一季度净亏损分别为114.13亿元、17.23亿元。据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全年,小鹏汽车营收为970万元,净亏损13.99亿元;2019年全年,小鹏汽车实现营收23.21亿元,净亏损36.92亿元;2020年上半年,小鹏汽车营收为10.03亿人民币,亏损已缩小至7.95亿元。

“企业不能无休止亏损。而造车新势力通常还要遵循资本的游戏规则。一般而言,70%~80%的一级市场股权投资要求签回购协议。从投资周期看,上市退出的时间点已近。”曹鹤表示,“上市前是造车新势力的一个阶段,上市后则进入了另外一个阶段。”

上市后,造车新势力还需要持续关注资本。在曹鹤看来,蔚来股价涨跌的历史,也将在小鹏汽车和理想身上上演。在旺盛的虚火之后,资本市场正在趋于理性,巨额亏损的造车新势力,可以登陆美股,亦容易面临退市的风险。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表示,造车新势力在美上市面临考验,需时刻把合规经营摆在重要位置。

活下去还得靠实力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讲,褪去资本浮华的外衣,最要紧的还是要考虑怎么活下去。相关分析师表示,造车新势力虽然发展势头迅猛,大有碾压传统汽车厂商之势。上市成功能大大缓解资金压力,给予公司继续成长的机会。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成立至今仅短短几年时间,工业基础薄弱,专利技术和营运管理都还有大量空白需要填补。

“目前,小鹏、理想和蔚来都以产品量产为基础,在市场中拥有了一定销量。资本市场的估值也基本是产品市场的反映,不过也有放大或短期背离的情况,至于资本的追逐能否长久,还要看造车新势力对产品的追逐能否长久。”在新能源汽车独立研究者曹广平看来。小鹏、蔚来和理想各有各的特点。理想在技术路线上走的是“电动化+增程”道路,小鹏走的是“电动化+智能化”道路,蔚来走的是“电动+换电服务”道路。

不可否认,各家都有各自的发力点,但各家也面临着共同的难题,除了面临巨额亏损之外,尚没有形成规模销量。业界公认10万辆是造车生死线,而小鹏汽车与蔚来汽车、理想汽车一样,要越过生死线,基本还有80%的距离。特别是对于小鹏汽车来讲,销量是亟需跨过的一道坎。更有行业人士表示,“规模上不去,一切都是空谈。”在曹鹤看来,除了需要关注资本方面,还要关注产业方面。“从产业的角度来讲,各家企业都是一样的。需要在融资拿到钱之后,把自己的产业链砸实了。”曹鹤说。

文:赵琼 编辑:郭晨 版式:刘晓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