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队的夏天2》给人的感觉,是平淡如水。因为没有第一集的躁动了,大家目的很明确,就是想通过这个节目火一把,背后可能是更多的演出机会,更高的出场费用。可是他们的算盘打错了,这一届观众还是上一届观众,他们已经开始不乐意了。

首先,玩摇滚的不摇也不滚了

摇滚音乐的出现就带着反叛精神,不然也不会被正经的音乐人看不上。摇滚代表的是边缘文化,地摊文化的代名词,由于过于叛逆,一度只能在地下演出,即使如此也还是诞生了不少优秀的乐队,比如国外的披头士乐队,还有在国内耳熟能详的beyond,都是摇滚音乐的杰出代表。他们之所以这么受人喜爱,精神内核就是因为叛逆。

然而第二季的乐队的夏天已经没有了这种叛逆精神。连做做样子都没有了,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还是说节目组没有策划好。你能想象摇滚歌手在舞台上蹦得像个没有感情的僵尸吗?和观众0互动演奏完了就等着被宣判命运,说实话这样的节目一点都不摇滚。

那些本该在酒吧里趁着酒劲呐喊,在地下音乐节上尽情挥舞吉他放荡不羁的乐队,现在统一变成了驯服的动物。摇滚歌手如果能被驯服,不管是金钱还是社会规则,那么他们可能也就真的废了。

然后,节目赛制和专业乐迷太坑了

我记得第一季的时候是抽签 决定然后自由选择要不要进行pk以及和谁pk。到了第二季怎么就变成按顺序演奏,谁分数低谁淘汰了。说实话现场评分的各位其实都有冲动的成分。有些乐队确实不错,但是最后得分很低出场就离开,而有些乐队你根本get不到他们的水平,因为全程最专业的亚东老师几乎没怎么进行过专业的点评。

除了亚东没有点评,那些专业乐迷似乎也都集体偃旗息鼓了。甚至还出现了让人无语的点评。有不少乐队在专业乐迷那里都拿到了很低的分数。这就表示经过节目组层层筛选的乐队,在他们那里可能一分都拿不到。严格归严格,可是你把摇滚乐的定义说得这么义正言辞是怎么回事。

还有就是专业乐迷打分的时候过度的情绪化,美其名曰把机会让给更年轻到底乐队。对年龄较大的乐队相当严苛,不知道这样的标准是不是世界通用,还是说一个乐队要想生存下来,不应该是先难后易这样的顺序吗?

最后就是,节目没有灵魂

如果说摇滚的身体躁动是对青春最好的致敬,那么摇滚的内核,也就是他的灵魂,就是叛逆和青春。目前出场的这些乐队,每一个都像是温驯的羊羔。躁也躁不到那个点上,叛逆也不敢更放不开。总觉得有一层枷锁框住了他们,这层枷锁可能是节目组为了适应播出的要求,然而更多的可能是他们心里的枷锁。

不然怎么可能第二季播出近大半,连挑个喜欢的乐队都很难。第一季的时候大家出来走一圈,每个乐队都有自己的风格。现在大家都在台上弹吉他打鼓,曲风也都五花八门。表演的人很热血,为什么看的人却反而冷静了?

究其原因,还是没有找到那个打动人的点,说第二季比第一季更加难打动人是真心话。毕竟已经有了前车之鉴。可是第二季来得也不乏像野孩子这样的传奇乐队,野孩子是另一种风格,那些所谓的已经玩了几十年的乐队,却几乎没有什么明显的风格,相反有风格的像五条人却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