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hn Aldred

美国摄影师,是DIY Photography的一员。他们专注于摄影教育内容,对令人赞叹和鼓舞人心的创意作品进行分享与解读,也会发布电子类产品的试用与测评。

NiSi以光学滤镜和推出的电影镜头而为人所知,最近他们发布了全新多功能微距云台滑轨NM-180。微距滑轨是专业微距摄影师必不可少的拍摄工具,可以帮助他们创造原本不可能的精彩图像。

那么,NiSi的新款微距滑轨在聚焦堆叠拍摄上的表现如何?让我们拭目以待。

我使用NiSi微距滑轨已经有几周了。简单概括,就其价格而言,它是一款做工非常精良的产品,具备一些经过深思熟虑的设计细节,可以在使用中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我看来,它的性价比是不错的。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这款微距滑轨是如何使用的,为什么值得你拥有?

第一印象

在使用微距滑轨进行聚焦堆叠拍摄之前,让我们先快速看看NiSi NM-180的特点。正如我上文所提到的,NiSi NM-180在设计上经过深思熟虑,凸显在它的多功能性和通用性,为摄影师的使用提供了很多便利。

首先,它的底部有四个脚钉,可以直接放置在桌子上使用,无需安装到三脚架上。当然,你也可以把装在三脚架上使用。滑轨底部中心位置设有3/8及1/4螺孔,供你安装在任何云台上使用。而滑轨底部的脚钉也是能够拆卸的。

滑轨顶部是一个兼容Arca Swiss快装板的安装座(安装座下带有一块做工优质的构件),你可以在上边安装相机和镜头。这个装置能够旋转360°,帮助你拉近或拉远镜头变化构图对物体进行拍摄,或从一端移动至另一端,为平面上的物体拍摄全景接片,捕捉宽广的视野。

NM-180滑轨的两端都设有旋钮,用于移动滑轨上的相机座。一端是一个简单的圆形旋钮,另一端则带有一个可折叠的手柄,使用手柄能够让你更加快速地调整相机座的位置。

手柄或旋钮每旋转一周,相机座则移动1.25mm,让你能够进行非常精确的调整。滑轨的两侧都设有标尺,以毫米为单位准确标明移动了多远,让你能够在每次拍摄时重复相同的移动,定位到相同的位置。

但是微距滑轨真的重要吗?为什么你需要微距滑轨呢?为什么你不能只是移动云台、相机或被摄物本身,将焦点调整到正确的位置呢?在其他类型的摄影中,我们也是这么做的,不是吗?好吧,或许你可以这么做,但让我们看看将要面临的问题。

存在的问题

进行微距拍摄面临的主要麻烦是,通常你所处理的景深非常浅,这将导致两大问题。

1. 很难将对焦平面精确地定位在需要的位置。

2. 很难获得足够的景深,所以无法将整个物体从前部到后部都拍摄清晰。

这就是微距滑轨派上用场的地方。当你只是想在单张照片的拍摄中锁定拍摄对象的特定部分,由于景深太浅,你很容易丢失目标(即使使用自动聚焦),尤其在手持拍摄的情况下,虽然使用三脚架也是如此。而微距滑轨可以让你以极小的距离单位将整个相机移近或拉远拍摄对象,准确地对焦到你所需捕捉的细节位置。

对于第二个问题,借助微距滑轨对相机移动,你可以在距离拍摄对象不同远近的位置上拍摄一系列图像,并在拍摄过程中保持对焦的位置不变。而这些图像可以在后期中进行堆叠,通过遮罩处理,创造出最终的图像,经过堆叠处理的图像呈现的景深和细节质量要比单次拍摄的图像好得多。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降低微距镜头的光圈而不是使用聚焦堆叠,但即使在f/32的光圈下,大多数的微距镜头仍然可能无法在拍摄极近距离的物体时为你提供所需的景深。而且当你的镜头光圈降低到这么小时,你还必须考虑衍射之类的问题。

在聚焦堆叠方面,我考虑到的另一个问题是,拍摄单张照片非常简单,但是能够平稳且精确地以特定的距离单位移动相机,拍摄可能超过两百张的图像,肯定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而这就是使用微距滑轨的真正优势。

如何在三脚架上使用

这就是安装在我的三脚架顶部的微距聚焦滑轨,上面装有Nikon D800相机和Nikon 105mm f/2.8D AF Micro-Nikkor镜头。在它前面,我放了一个很小的物体,用两个Litra Pro LED灯照亮,它是一块STM32芯片。

NiSi微距滑轨让我们能够轻松地前后移动相机来进行对焦。但你可以在下图中看到,当我们对焦到STM32芯片前排的引脚时,芯片上的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对上焦。即使将光圈降低到f/11,在离拍摄对象很近的情况下,景深也非常浅。

这时聚焦堆叠就能发挥作用。上图中的景深约为1mm,每转动微距滑轨上的手柄一周,相机则在滑轨中间向前或向后移动1.25mm,因此,如果我每转动半圈手柄(0.625mm)拍摄一次照片,就可以获得一系列图像,这些图像覆盖了拍摄对象从前部到后部的整个对焦范围。

所以,我们移动相机将对焦范围调整到覆盖拍摄对象下方边缘的位置,拍摄一张照片,旋转手柄或旋钮半圈,将相机移动0.625mm,再拍摄一张照片,旋转半圈,拍摄,重复这一步骤直到我们的对焦范围覆盖到拍摄对象的后方。在这一操作下,总共需要61张图像。

虽然我们没有得到一张整个物体都对上焦的清晰图像,但我们得到了一组图像,让整个物体的每个角落都有对到焦。处理完这些图像的原始文件后,我把它们导出为jpg格式,然后将它们按每个图层一张图像的方式导入Photoshop──我使用Bridge处理原始文件。你也可以在Lightroom中轻松地进行处理,或者将原始文件直接导入到Photoshop中,但是这样在后期处理时将耗费更多的时间。

接下来,你需要进行两歩处理。首先是使用自动对齐调整图像。尽管三脚架和微距滑轨都非常稳定,但是在你拍摄如此微小的物体并有所移动时,每次拍摄之间几乎都会产生一些轻微的横向运动。

另外,当你拍摄完一幅图像,准备下一幅的拍摄时,实际上是将相机向前或向后移动了,而镜头向物体移近或拉远时,不同位置拍摄的图像,物体的大小也会略有不同。因此,调整和对齐整组图像中的内容,使它们完美重叠,是所有微距滑轨的正常需要,并非NiSi微距滑轨本身的缺陷。

在Photoshop中选中所有图层,在“编辑”菜单中选择“自动对齐图层”,点击“自动”,然后点击“确定”。你可以根据需要勾选“晕影去除”和“几何变形”,但请注意这样会增加很多处理的时间。

即使没有选中上述两个选项,自动对齐的过程仍然会花费一些时间,特别对于61张大尺寸的图像来说。这一步完成后,第二步将创建你的堆叠图像。选择“编辑”菜单中“自动对齐图层”下面的“自动混合图层”,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堆叠图像”,然后点击“确定”。

现在,正如你在下图中看到的,Photoshop在堆叠处理方面不是很擅长。图像的效果还行,但不是非常完美。从CS6到最新的Creative Cloud,我已经在多个版本的Photoshop中进行了测试,尽管已经有足够的图像来覆盖整个对焦范围,堆叠的结果仍然非常相似。在这个完全自动化的处理过程中,Photoshop没能很好地识别出对焦范围的边缘。

对于微距图像的堆叠,尤其当你使用高分辨率的相机时,最好将画面拍摄得宽一些,这样你就可以裁剪掉融合得不怎么理想的外边缘。但是,即使在图像的主要部分中,你也可以看到,Photoshop的处理并不是很完美,注意8MHz晶振的顶部边缘。

如果Photoshop对你来说不太好用,Affinity Photo也带有焦点堆叠功能,还有很多其他的专业堆叠软件,例如Helicon Focus。手动将图像合成在一起通常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尽管这显然要花费最多的时间。

如何在桌子上使用

除了安装在三脚架上,NiSi NM-180微距滑轨也可以简单地放置在桌子上使用。这可能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你对拍摄对象的选择,因为你无法倾斜滑轨(或相机),只能水平移动(至少在平行于滑轨的面上移动)。因此,无论你要拍摄什么,都必须与相机镜头和传感器处于同一水平面。

但是对于某些拍摄对象,这款滑轨非常实用,像是这株仙人掌,我拍摄了一组总共有24张的图像。

聚焦堆叠还有另一个很酷的运用方式是,拍摄一些非常酷的移焦镜头,你可以将一组图像转换一个视频序列(首先在Photoshop中自动对齐)。如果你想为一些不会乱动的小型物体拍摄一个高分辨率的空镜,并且想将焦点从一个物体移动到另一个物体,使用聚焦滑轨非常方便。当你能够精确控制相机在每次拍摄间移动的距离时,你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非常平滑的移焦画面,比手动转动对焦环要平滑得多。

在上面的动图中你可以看到,图像对齐之后,它们就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相机拍摄这个微小的场景时,几乎没有晃动,也几乎没有透视视角的偏移。确切地说,透视偏移的大小,取决于你拍摄的场景和使用的镜头。如果你的拍摄对象接触到镜头,那么比起以更长的焦距从更合适的工作距离进行拍摄,你会看到更多透视偏移。

上面的图像经过对齐,然后在Photoshop中以处理STM32芯片图像相同的方式进行堆叠。在这里我进行了一些手动调整,以弥补Photoshop无法完全正确进行边缘处理的不足。最终的图像仍然不是完美的,但你可以看到微距滑轨和其他聚焦滑轨如何让你在拍摄微距照片时超越镜头的景深限制。

使用微距聚焦滑轨并不是创建堆叠图像的唯一方法。你也可以在镜头上进行移焦,但是根据你所使用的装备,通常无法获得完整的景深范围。有些相机(例如我的Panasonic G80和GX80)也内置了焦点堆叠功能,但通常限制在较低的分辨率(例如4K),因为它们实际上是通过拍摄视频片段,从记录中提取帧,创建出最终的图像。

有选择总是好的。即便你有其他的拍摄方式,也对产出的结果很满意,微距聚焦滑轨依然是一种值得你添加到装备库的伟大工具。如果你经常进行微距拍摄,当拥有了聚焦滑轨,你可能会发现自己使用它的频率比想象要高。而NiSi NM-180多功能微距滑轨云台更是一个极佳的购买选择。

优点和缺点

▪ 优点

1.相机座顶部实质是一块加长的Arca Swiss快装板,意味着你不需要额外准备快装板就可以将这款微距滑轨安装到三脚架上。

2.滑轨带有四个可拆卸的脚钉,因此你可以把它直接放置在平坦的面上拍摄物体,不需要使用三脚架。

3.它可以平稳且精确地以特定的距离单位移动相机,指针指示易于读取。

4.云台可以360度旋转来拍摄旁边的对象,如果将一架微距滑轨安装在另一架微距滑轨上面,则可同时对相机进行前后和左右的移动。

5.两侧的刻度非常清晰明了,可以准确地读取移动了多远。

6.小巧紧凑,易于携带,方便你将它带出门到野外拍摄。

7.中轴旋转平稳顺滑,带有微小的阻力感。

8.加长快装板设计,做工精良,不需要使用硬币或其他工具就可以轻松地安装和拆卸。

▪ 缺点

这款微距滑轨唯一的缺点就是,它并没有完整160mm的移动距离。在滑轨末端手柄所在的位置,手柄阻挡住了相机座,使相机座不能再进一步移动。即便手柄和旋钮都转到了尽头,指针也不会到达刻度为零的位置,只能停止在11mm处。

在滑轨的另一末端,指针停在了141mm附近。因此,你实际拥有的移动距离约是130mm。然而在实际使用中,这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当我在拍摄中用上了微距镜头,我拍摄的东西也就非常的微小,可能永远都用不到160mm(甚至130mm)的运动范围。因此,从产品角度看,这是一个缺陷,但在实际拍摄中,并不会给使用者带来任何的负面影响。

结论

NiSi NM-180是最便宜的微距滑轨吗?并不是。市面上也有一些非常便宜的产品,但它们低廉的价格是有原因的,因为它们的使用体验非常的糟糕。实际上我一年前买了一个这样的微距滑轨,把它从包装盒里拿出来只试了一次,我就意识到它是多么的没用,之后再也没有碰过它。对于微距滑轨,还是一分钱一分货,人民币价格598元的NiSi NM-180绝对是物有所值。

市面上也有一些更加昂贵的微距滑轨,它们能提供更高的精确度和更多的功能──比如粗略和细致调整相机位置的单独拨盘。而NiSi在中档市场占据了一个稳固的位置。对于一部分专业的微距拍摄工作来说,它已经足够的优秀,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潜在的微距爱好者来说,它也足够的便宜。

总而言之,NiSi NM-180微距滑轨的表现在我看来非常不错。我可以预见,当我未来需要拍摄一些细致入微的微距照片时,会常常用到它,这种情况最近似乎越来越频繁。不过,我绝对需要找一个比Photoshop更好的聚焦堆叠软件。

图文/John Aldred

编辑/Emily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