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秦,很多人自然想到秦始皇,想到秦兵马俑,想到秦军的战斗力。实际上秦一开始并不强大,甚至还很弱小。

秦国和赵国的先祖是一样的。赢氏是商朝封的,赵氏是周朝封的。有些朋友可能看到秦始皇的名字一会叫赵政,一会叫赢政,这些称呼都是对的。知常容曾经写过一篇秦商同源的文章,《秦与殷商同源的可能性有多大?》 里面就讲述秦的先祖与商的渊源。从秦用赢姓可以看出很多微妙的态度之别。

秦的先祖忠于殷商,最后败于周武王伐纣。再一次重新起来是周穆王时期的造父。后来他们居住地的族群被西戎灭掉了。秦庄公的儿子世父还做过西戎一年的俘虏,也不知道达到什么样的交易,最后放了回来。反正秦的先祖就一直与西戎反复的厮杀中展开艰难的立国之路。1、 秦文公的中原化

秦国虽然一直对西戎发生战争,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从秦文公开始出现了变化,他开始营造都城,建立祭祀的级别,开始设立史官。曾经一度时期秦被中原诸侯视为戎,因为他们与戎交叉聚集在一起。秦文公这些举动标志着一个区别于戎,向中原诸侯国靠拢的秦的形象开始成形。

周厉王无道,被周民推翻而出逃,使得周王室的威信一落千丈。他的孙子周幽王玩的更厉害,不问政事,任用虢石父为卿士,同时没有处理好家庭关系。

他想废太子立褒姒之子,引发太子的外公申侯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死后,周平王迁都洛邑,当时还是在秦国的护送之下。

周王室这一大片土留给谁呢?

周平王说了这么一句话: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

秦抢回这些地,这些地方还有周民,这些周民才是宝贵的财富。

东晋,南宋的南渡对江南的开发起着积极的作用。周民纳入秦的版图,同样对秦的迅速中原化起了很好作用。周民的加入使得秦地腾飞有了基础,秦这支大旗算是被撑起来了。

2、 秦穆公的拓边

秦文公画了一个框架,经过几代秦公之后到了秦穆公时期。秦穆公可以说是秦国少有的强作为的君主,风格有别于后世的秦公、王。大家对秦的印象一直是虎狼之国,实际上秦穆公时期推行的是仁政。

他的马被野人抢了,野人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野人,此时的野人应该是指城外的农民。

野人食了他的马,这是大罪,全部要处死,结果秦穆公说马肉是寒的,应该配酒,就放了他们还送上酒。

秦相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与晋国作战最后崤山惨败被俘,被放回来时,秦穆公没有任何怪罪,反而说是自己的问题,继续重用孟明视。三将至,缪公素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以不用百里奚、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遂复三人官秩如故,愈益厚之。——《史记秦本纪》

晋国缺少粮食向秦国借粮食,结果有大臣说应该趁机袭击晋国,但是秦穆公采纳了百里奚的建议支援晋国粮食。

这些做法在历代秦王中是很罕见的。秦穆公的这些做法为秦国赢得中原诸侯国的存在,大家也承认他是中原诸侯国之一。

他求才若渴,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使得整个秦国发生质的变化。

同时他还积极拓边,向西灭了戎人好多个国,向南攻打蜀国等获得国土千余里。

最重要的是周襄王任命他为西方诸侯之伯,这是地位上的承认。方伯就是诸侯长,代表王室镇抚一方。

此时的秦国已经成为西方强国。史书的说法是遂称霸西戎。3、 秦孝公定制度

秦穆公死后,秦国一度败落,秦国的权力控制在秦公室手中,外面又受到魏国的压制。秦孝公接手之后重用商鞅进行改制。

如果说秦文公使得秦国变得像中原国家,秦穆公奠定秦国的版图,那秦孝公的核心就是秦国的制度改革。

留心这一段历史的朋友会发现一个现象,这段时间大国剧变频频发生。晋国是中原顶尖强国,最后却是三晋分家,大权旁落,分成赵、韩、魏三国。不久之后齐国作为东方大国却出现田氏取代姜氏的举动。齐,晋两国都是方伯级别的诸侯国。

同样是方伯级别的秦国为什么没有发生这种现象呢?

这要归功于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提出一条著名的论断:王子犯法,庶民同罪。有些人说这是商鞅思想的先进,公平。商鞅法办当时的太子也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这里最精妙处出来了,他没有法办太子,而是法办太子的老师。

正常逻辑下太子要受罚,为什么不法办太子?

因为太子是储君,未来的国君。

我想很多朋友都看出明堂来了,商鞅变法的核心就是将国君置于法之上,而其他所有人都置于法之下。

这造成的效果是国君永远是对的,高高在上的,不可冒犯的。

有这样的理念的灌输,秦国公室或者权臣不敢有任何非份之想,在为即使夺权,老百姓也不认。

所以秦孝公之后的秦国一直很稳定。

当然商鞅变法不仅仅是这些,同时也强大秦国的综合国力,打通人的上下流动,使之成为当时非常强的诸侯国。

4、 秦始皇的失误

当硬实力强大之后,接下去的核心应该是软实力建设,也就是文化输出建设。秦国的硬实力已经够硬了,反正其他六国单挑秦国基本上不是对手,联手也占不了便宜。

软件呢?

如果问你秦国的文化,你能想到多少?

估计很多人一脸迷茫,秦国什么文化让我们印象深刻?似乎一切都与他的硬实力相关。真正的软实力好象很难有什么。齐鲁之地有稷下学宫名扬天下,那秦国有什么?或许就是李斯所说的以吏为师,这些不足以形成文化高地,同样不足以吸引人。这下就尴尬了,当你统一六国却没有办法输出文化,怎么让别人心服口服,形成核心认同感呢?武力只是征服,管理靠的是文化。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史记·秦始皇本纪》

泰山封禅之时,秦始皇想让齐鲁的儒生出个主意,为什么不让秦地之人出主意呢?因为拿不出手。

结果这帮儒生弄不出一个结论,秦始皇就用了秦地之俗,封了之后遇雨被这些儒生嘲讽。

这些儒生已经是秦朝子民为什么还敢嘲笑秦始皇,因为他们打心底看不起秦始皇,理由很简单没文化

秦始皇的重心依旧在他的硬实力上,在软实力上并没有多少建树,或许压根就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军事实力最强大,如果软实力上没有作为,没有找到合适的文化载体,那是无法站稳脚跟的。这个千年的封建王朝已有验证和例子就不再举例了。

很多人觉得秦这么强大,为什么这么几年就亡了,找到原因很多,在知常容看来最核心的原因自然就是秦没文化高地。结语:

秦的先祖通过血拼最终到秦始皇这一代成就不世之业,却在二世之手中毁去。这不得不让人感叹万千。真正能赢的不是硬实力,而是软实力。所以细心的你们一定会发现不管谁成了中原王朝的主人,最终还是会融合,因为在古代中原的文化是绝对的高地。

文化才是真正的大杀器,秦始皇以及之前的秦之国君没有重视到这一点,着实可惜了。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涉侵删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