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奔流财经社

作者 | 刘纯

昨天下午,无锡历史上的首次“招商护商大会”召开,一时间,我的朋友圈又被刷屏了。

总的来看,此次招商护商大会形成了一批干货十足、诚意满满的政策措施,从体系上看,意在构建一个“24小时不打烊、360度无死角”的招商护商工作体系,志在打响一个“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工作品牌,另外,通过建立“招商护商专员制度”,从而发出了招商护商的最强音。

看看这场面,热闹不,火爆不?

这次大会的亮点,我认为主要有三个:

第一:发布了无锡市投资服务云平台。

有了这个平台,投资者就有了一扇直通无锡的线上大门。

平台上,统筹汇总了全无锡的招商资源,绘制了一张精准的“无锡投资地图”;另外,汇集了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搭建“外企服务”平台,提高了投诉处理效率。

第二:发布了“鼓励外资十条”措施。

“外资十条”加强了对重大外资项目的奖励支持,提出了建立重大外资项目会商机制和支持多种形式利用外资,同时还建立了优秀外商投资企业(白名单)制度,为在实际使用外资、纳税、总部化发展等方面具有突出贡献的外资企业提供更多支持措施。

会上还表彰了阿斯利康、三星、村田新能源等一批优秀外商投资企业。

第三:兑现了锡政发(2020)20号文《无锡市招商护商工作激励办法》的承诺,对招商能手、招商团队进行了重奖。

这个《无锡市招商护商工作激励办法》,其中既有个人奖项、也有集体奖项,既有荣誉表彰、更有真金白银,而且是直接奖励到个人头上,奖励的力度之大、标准之高,都是无锡近年所少有的。

从传统的“招商”到“招商+护商”的一体化,无锡提法的调整中蕴含了一种怎样的思维提升?

招商是一时的,护商是长久的。招来商是能力,留住商更是本事。

这就是无锡这次大会背后的逻辑:

招商和护商并重,不仅让企业时刻感受到一种来自大家庭般的温暖,更让各级各部门深切感受到服务是一种无止境的艺术。

真正用服务的尽心、贴心,换取企业发展的信心、恒心,擦亮无锡的营商环境大品牌。

什么是护商?

我的理解,护商,包含了安商,让投资者在无锡能够留得下来;包含了富商,做生意的人追求的目的就是赚钱,你得让人家赚到钱;还包含了尊商,即尊重投资方的意愿和行为,人家赚钱了别眼红,他们在赚钱过程中所有合理做法和诉求,政府要真心实意地帮助解决,让他们感到安全,放心。

护商的根本在于能够留得住投资者,让他们在无锡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并且永远繁衍下去。

这就需要更多的人“躬身入局”,而不是“作壁上观”。针对项目落户、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障碍制约,不说不行的理由,只找可行的办法,这样才能在坚持把握分寸界限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激发动能,形成合力。

好的环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加坡刚刚独立,困难重重,失业率曾一度高达14%。几经摸索,新加坡人确立了以招商引资来迅速拉动经济的发展之策。

新加坡招商引资的成功,从表面看,得益于优越的地理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保障,深入分析则可以发现,新加坡廉洁高效的政府、完整的法律体系、稳定的政策、良好和谐的社会秩序等“护商”软环境,对吸引外资起到了更加关键性的作用。

时代风起浪涌。现在,摆在无锡面前的,是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的一系列新挑战,同时也是一系列新机遇。

从历史来看,无锡始终处于改革开放最前沿,目前已经集聚了6700多家外资企业,成为市场主体投资最活跃、布局最密集、合作最频繁的城市之一。在这块土壤上,“招商护商”完全可以开出更加灿烂的花朵。

在今天的大会上,无锡与世界知名咨询机构五大行仲量联行、世邦魏理仕、戴德梁行、第一太平戴维斯、高力国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国内外客户资源和全球化网络,开展精准招商、提升招商成效,“招商+护商”正迎来全球化的新机遇。

在今天的大会上,总计签约79个项目,投资总额达649.95亿元,会上签约60个,总投资466.3亿元。涉及数字化科技服务、智慧物流服务、智能化信息服务、优质文创服务、高端休闲养老、现代化商贸服务、助力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等多个新业态新模式。其中,世界500强沃尔玛将在无锡兴建中国最新型的旗舰店、某世界500强旗下知名飞行器制造企业在宜兴设立运营售后服务中心……“招商+护商”正迎来全球的新检阅。

今天会上,无锡还成立了招商护商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杜小刚亲自担任组长。

无锡的招商护商,能否像新加坡的同行说的那样,“像斗牛犬一样坚忍不拔,像夜莺一般婉转能歌,又像水牛一样勤劳”?

在无锡这群新招商者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种新的活力。

如今的招商,已经成为一门综合学科,今天是集成电路,智能制造,明天就可能是“两机”产业、数字经济,每天接触洽谈的都可能是新的领域新的知识,学习能力、知识储备是招商人员最重要的傍身之技。金牌招商能手、宜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的朱晨辉说,2019年,中车IGBT新型功率半导体项目洽谈过程中,他在不到20天的时间里,硬是翻阅了国内外近千篇相关文献资料,弄通了功率半导体原理、加工工艺到产业发展的现状、趋势,前后形成了近十万字的产业项目报告。从读到写到谈的过程,是自身在该领域知识积累与升华的过程,也为相关产业的招引明确了方向。

尤其可贵的是,根据实际工作,他们开发搭建了一套Teambition招商管理系统,做到项目看板式跟踪、团队可视化管理、服务阶段式推进——新的技术、新的思维,正在“绝知此事要躬行”中“借我千里快哉风”,汇入城市奔腾向前的滔滔洪流。

攀上顶峰的,永远是坚持不懈的人。不管是招商还是护商,需要的都是个人的坚守初心、团队的共同努力。

加油,无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