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遗传、环境变化等各方面原因,儿童眼病的发病率已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从近视、斜视再到弱视等等问题都让家长头痛不已,往往低年龄儿童依从性配合度低,更加剧了儿童眼病确诊以及治疗的难度,因此每次寒暑假带孩子看眼病都成了家长头痛的一大难题,很多家长可能折腾到开学,孩子的眼病问题也依然没有完全解决。

别担心,这位教授来了!孩子的眼病问题可以放心啦

全国知名的岳教授是这样看待儿童眼病的

“当把每一个找我就诊的患儿都当我自己的孩子时,就能得到好的治疗结果”

这句话是岳以英教授总结能够看好儿童眼病的重要诀窍之一,也是她身体力行坚持做到的接诊方式,每次在诊断治疗过程中,她最多的工作就是倾听和引导,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获得孩子眼病问题的症结有利于获得更加准确的诊断结果,也正是这样亲切耐心的诊疗态度,获得小患者们的一致认同,亲切的称呼她为岳奶奶。

“宝贝儿,来过来让岳奶奶瞧瞧。”一位从外地来的小患者,因为斜视,在当地医生的推荐下,专程赶赴贵州普瑞眼科,挂上了岳以英教授的号。小患者6岁,在陌生的环境里,显得有点怯生,但面对岳教授轻声细语的问询,频频点头做着配合。不一会儿,岳教授就把患者的情况了解清楚,并制定了手术方案。对这位从医逾40年的全国小儿斜弱视专家来说,上面的场景贯穿了她几十年的整个行医生涯。在旁人看来,如果不穿白大褂,她和蔼得就像邻家一位慈祥可亲的奶奶。

另一名从外地预约赶来的家长,带着上小学的儿子前来就诊,本来对上医院看医生还有抗拒的孩子,在岳教授拉着他的小手,孩子长孩子短的问询那一刻,小患者立马像被施了魔法似的温顺了。

“孩子的心是透明的。”岳教授说,孩子是能感受到你是真心对他好不好,因为他们不会伪装,只要你真心对他好,他就会配合你,在医疗上就会得到你想要的治疗效果。

儿童斜弱视应早发现早治疗

据介绍,小儿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个目标。由于双眼视轴的不平衡,导致眼球向内、向外、向上或向下斜,是小朋友常见的眼病之一。而弱视产生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儿童在成长期间,大脑的视觉中枢未能正常发育,在长期没有接受到足够刺激的情况下,大脑最终放弃了该部分的视功能,结果视力差,形成弱视。

那么,该如何及早发现孩子视力的问题呢?岳以英教授介绍,3岁孩子的视力正常值为0.5左右,4岁孩子的视力可达到0.6至0.8。6岁儿童视力发育接近完成,大部分可以达到1.0左右,如果低于这个水平,在排除屈光不正的情况下,就要考虑是否患有其它眼疾。儿童弱视是小儿常见的疾病之一,简单来说,弱视就是眼睛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但是矫正后,视力仍然低于同龄人正常视力水平。所以,弱视的危害,要比近视大出很多倍,它属于发育性眼病,6岁前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机。12岁以后,治疗效果较差,成年后,基本没有恢复视力的希望。

弱视常常是单眼发生,家长不容易发现,容易错过最佳治疗时间。“一般建议,在入幼儿园前就进行检查。同时,每半年至一年要找眼科专科医生做视力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此外,弱视还易导致孩子斜视,斜弱视影响的不只是视力,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容貌。

岳以英教授还说道:“弱视的儿童原则上先治疗弱视,后治疗斜视。只有视力提高,手术效果才能巩固。但对于大度数的斜视要先矫正斜视,否则斜视眼不能很好地注视,弱视眼也无法很好地治疗。对于合并有眼内疾患视力无法恢复的斜视,手术一般在12岁以后再进行。”

如果孩子有眼病问题,不妨来找岳奶奶

儿童眼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丰富的经验,作为国内非常知名的儿童眼病专家,岳以英教授拥有着大量的临床实践经验以及和孩子的沟通技巧,帮助了无数孩子确诊眼部问题得到及时治疗。

岳教授及其擅长倾诉法,与孩子进行密切沟通,从而准确的了解孩子眼部健康情况,这也大大减少了误判以及病情遗漏的问题。

岳以英教授到昆明了,每天限号30人

在孩子视力发育时期,针对近视、斜视、弱视等儿童常见眼病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比患病后再治疗更显迫切。很多孩子就是因为在患病早期未发现,错过了黄金治疗期,造成终生遗憾。

岳教授坐诊时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