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礼记•月令》

律法严苛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封建朝代的共性表现,即便有出现仁政与大赦天下的事件存在,每年也难免会出现大量被问斩行刑的人员,就是在如此严苛的律法体系震慑下,才保证了中国极权统治时期维系了如此长的时间。而要说起古代刑罚的极刑斩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四个字便是“秋后问斩”,就算是不懂得这种规定背后深意,人们对于这种行刑时间选择也是司空见惯的。

千万不要小瞧“秋后问斩”在古代社会运营中存在的意义,可以这样讲,“秋后问斩”在古代社会运营中起到的作用相当大,无论从理念基础再到实施过程以及对于整个社会造成的影响都是值得后人探寻的,这里面的确有大学问!

1、来自“天人合一”与“天人感应”学说的“秋后问斩”理念

有关于“秋后问斩”的行刑规定,早在我国汉代就已经有了初步规定,要知道,西汉时期的人们无论是君王士大夫阶层还是普通民众,对于天地万物的认知都是很愚昧的。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无论是祥瑞还是灾祸,哪怕是各个节气运转,这些都是有着不可违背的天意存在,所以,人们活在不可违背的天意规划之中,所做的事情就更是要尊崇儒家学说中的“天人合一”以及之后衍生出来的“天人感应”。

在这样的认知基础上,古人认为春夏是万物生发之时,所有的生命都会在这个时间段进行生发,如此美好的季节无论如何都是不应该肃杀生命的,否则一定会遭到天谴,相反,秋季开始,万物开始进入凋零阶段,很多生命也开始进入了休眠状态,此时的天地已然没有太多的生机出现,所以,即便人们做出肃杀之事也不会对天地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

看起来,在理念层面上,“秋后问扎”不光是人们对于儒家理念的尊崇也是出于人性中对于自然规律的敬畏。其实,暂且不提律法严苛对于古人造成的影响,“秋后问斩”的确在很多方面给了更多不幸生命险象环生的可能。

2、“秋后问斩”给出了案件复核时间,是古代仁政的一种侧面体现

现代社会同样存在死刑这一极刑方式,而在古代,除非遇到极度恶劣的反叛或是奴婢杀害主人的行径可以不分时节立即斩首,所有的死刑犯行刑必须遵守“秋后问斩”的规定。

古代的案件审理并不可能做到现代人的极度谨慎,换言之,在很多落后审理案件的流程中,冤案、错案也一定层出不穷,再结合着严苛的律法,被错判致死的罪犯就显得尤为的无辜。

然而,“秋后问斩”相对于那些立即处以极刑的罪犯来说,至少在生命存活上也给这些死刑犯留出了更多的时间,除此之外,在等待执行刑期到来之前,很多死刑犯的案件还要经过“复议”这一环节,由此,从官方还是死刑犯双方,如若存在冤案、错案,还可以在这个环节上为死刑犯争取生还的可能。

除此之外,如遇到大赦来临,很多死刑犯在等待刑期来临期间也是可以得到死刑赦免的,哪怕还是避免不了牢狱之灾,相对于以如此残忍的方式结束生命,其他刑罚都是可以保全性命的,对于死刑犯来讲更是十分难得。

由此,“秋后问斩”能够给大多死刑案件空出复核时间与对于生命最后的争取时间,也是古代仁政的一种侧面体现,毕竟,君王想要稳定统治也是需要恩威并施的。

3、“秋后问斩”在时间安排上结合古人生产方式起到的更为广泛的震慑作用

斩首对于被行刑者是结束生命前最后要遭受的刑罚,对于案件也是了结的一种方式,可自古人们都生活在社会氛围下,任何一种社会活动都是要起到一定影响的,如此,才能在一些层面起到震慑或是影响再或是引导的作用。

对于“秋后问斩”来讲,再也不会有比这样极端的公开行刑方式对世人造成更为强悍的心理震慑作用,而且,古代很多斩首的行刑地点都会选择在闹市街头,这样才会有更多的民众感受到行刑的可怕。

古代社会一直都是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在古代农业生产中,大部分农事都会遵守春种秋收的规律,所以,春夏季节的民众都会忙于农事并没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交流和闲逛,只有在秋收之后,人们闲暇下来才会走向闹市。

所以,“秋后问斩”时的观看民众是最多的,而且,每一次斩首都会提前贴告示,很多喜欢凑热闹的民众更是会互相告知,在行刑那一天纷纷前来观看。要知道,观看不是目的,“秋后问斩”就是要因此起到“杀鸡给猴看”的警示作用。

小结:“秋后问斩”体现了古人对于生命的敬畏同样体现了古人在“天人合一”方面的智慧与愚昧,尤其在君王统治层面上,“秋后问斩”更是有着十分浓重的政治色彩,所以说,千万别小瞧这项刑罚背后的大学问,同样是洞察古代社会的一个绝佳角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