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重磅!“假离婚”买房真的不灵了,深圳有新的应对办法……

来源:上海证券报

围堵“假离婚”等买房炒房漏洞,深圳再出新政。

上海证券报从权威渠道获悉,9月10日,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等三部门联合发文,将建立婚姻信息查询机制,完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

根据通知,以后银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得先去查一查购房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婚姻状况以及在深圳市拥有的住房套数,以此作为依据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上述新政,可视作为深圳“7·15”房产新政打上补丁。今年以来,深圳楼市处于“高热”之中,上半年新房价格同比涨幅领先全国其他城市。7月15日,深圳发布楼市“新八条”,从限购、信贷、税收等各方面围堵炒房途径。

上述婚姻信息查询机制在全国尚属首次。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记者表示,这种创新,本质上有助于对个人购房行为进行管控,进一步体现了打击炒房、规范房屋买卖行为的导向,也有助于落实差别化的信贷政策。

围堵“假离婚”买房炒房漏洞

具体来看,上述通知提出,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信息平台功能,通过省数据共享机制为商业银行提供购房人婚姻登记(含结婚、离异)信息的查询便利。

通知要求,商业银行办理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应通过房地产信息平台,查询借款人婚姻状况和购房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成员名下在深圳市拥有的住房套数,作为贷款审核依据,有效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要求。同时,商业银行要据此做好相关业务流程和管理制度的配套调整。

因限购等原因,在购房市场上,不少市民通过“假离婚”或者“假结婚”等方式“曲线”买房,助长了炒房之风,扰乱了房产调控市场。

虽然各地均有不同的限购政策,但至今仍未完全杜绝此类现象。在此背景下,今年多地加码限购政策。

比如,8月30日,无锡市下发通知,在现有住房限购政策的基础上,增加了对离异家庭购房套数的限制,规定夫妻离异后2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在无锡市市区范围内拥有住房套数计算。

深圳“7·15”房产新政也对此有相关限制,明确要求在此前离婚购房信贷政策基础上,对离异后购房套数进行了限制。即夫妻双方离异后,任一家庭成员3年内购买商品住房的,其拥有住房套数按离异前家庭总套数计算。

对于9月10日这条新政,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向记者分析,过去的房贷政策,主要是审核借款人的收入和还贷能力,对于婚姻状况等关注比较少。而这两年,各类“假离婚”购房情况比较多,部分人借“假离婚”方式来骗取购房资格和贷款资格,或者获得首套房贷的优惠利率等。

他认为,这其实也说明,银行房贷部门对于借款人的信息掌握是不全面的,导致各类违规贷款和炒房的现象出现。而现在政府部门推出的婚姻信息查询机制,使得银行贷款后续审核工作更加便捷,对婚姻状况异常的、家庭成员房产有多套的,可以采取更加严厉的收紧性贷款政策,以进一步落实房住不炒的政策导向。

为火热的深圳楼市“降温”

作为一线城市,今年上半年,深圳楼市一直处于“高热”之中。

深圳楼市有多火?先来看图说话。

图片来自中原地产

图片来自深圳本地宝

今年3月,在全国复工复产复市中,深圳楼市因为楼市疯涨,成为焦点。

特别是,部分投资客利用贷款贴息的政策空间和楼市热度谋利。比如,先申请消费类贷款或企业经营性贷款,再将这些贷款换个通道买房,赚房价上涨的红利。

据3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指数显示,深圳同比涨幅居于北上广深首位。

监管部门迅速采取措施。当时,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信贷处紧急下发通知,要求辖内银行自查今年以来新发放的个人及企业房产抵押经营贷款业务,涉及存量余额摸底、贷前准入及贷中后管理情况。

然而,收效甚微。根据中国房价行情网发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国城市房价涨幅榜》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二手房均价上涨14.37%,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江苏连云港市。同期,国内城市二手房价上涨中位数为2.2%。

由于房价大涨,深圳与北上广三大一线城市的房价差距进一步拉大。今年6月,深圳二手房均价达到74929元,比北京高20%,比上海高36%,是广州的2.09倍。而去年底,深圳的房价仅比北京高4%,比上海高20%,是广州的1.83倍。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监测显示,今年以来,深圳二手房成交量明显放大,除2月份较低之外,其他各月月均成交在8000套左右,其中6月份成交量突破1万套,而正常时期深圳二手房成交量为每月五六千套。

到了7月,深圳市终于下狠手, 8个部门联合出台新政,为楼市降温,也就是前述深圳“7·15”房产新政。

深圳新政从购房资格、首付比例、税收和新房销售方式等多个方面提出新要求,针对性强,主要就是针对二手房市场过热。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当时受到全国关注。

新政效应很快显现。据深圳市住建局房地产信息平台预录网签合同数据显示,新政发布后,深圳二手房网签量呈现快速下滑,从6月的日均450套降至222套。

今年以来,对于部分实体贷款违规流向房地产领域,或导致热点城市房价上涨较快的担忧,引来监管部门连番关注。在此背景下,决策部门针对房地产调控密集发声,“房住不炒”的基调成为主旋律。

就在本月,银保监会副主席周亮在“2020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表示,严格遵循“房住不炒”的定位,规范房地产贷款业务,防止房地产市场过度金融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