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在1955年举行了建国后第一次授衔,一共有1600多位将军,因战时功勋赫赫被授予开国将帅军衔,但当时有一位将军非常特殊,本来他凭资历和战功已经被评为了开国中将军衔,但却在最后又被突然撤销,这是怎么回事呢?

周文龙,祖籍湖南浏阳,21岁参军,23岁入党,曾先后参加过5次反围剿战斗和长征转移的战斗,至我军顺利返回延安后,他已经积功坐到了总队管理科长的位子上,并在1936年接受上级的指令,进入红军大学深造学习,而且成功留校,出任校务部长一职,在抗日战争时期,周文龙一心想要上阵杀敌,但却被上级安排担任了供给部副部长一职,配合前线部队,完美完成了物资保障的任务,1943年,周文龙改任后勤副部长,协助上级完成了我军的后勤保障战线,为我军长期持久的敌后武装斗争,奠定了强有力的坚实基础,解放战争时期,鉴于周文龙在抗战时期的出色表现,改任他为华北地区的后勤部长,并兼任政治委员一职,有效组织了山西、河北、山东与河南地区的作战物资供应,为我军后来顺利解放北平和天津,提供了有利保障。

建国后,周文龙积功升职为军区后勤部长和后勤参谋主任等职,虽然在战争年代没有深入前线指挥作战,也没有冲锋陷阵立下赫赫功劳,但他在保障后勤领域作出的功勋,和参加革命的资历,却是完全有资格被授予开国中将的,而且在军区报送名单时,也受到了高层领导的核准,但在授衔前夕却突然发生了一件事,国家将燃料工业部,突然拆分为煤炭、电力和石油工业部,而石油是作为国家的新兴产业,正需要有经验、负责任的同志主持工作,所以,在后勤保障领域作出出色成绩的周文龙,就被紧急调任为石油工业部副部长。

当时,我军在评定军衔时,一共要走两道关键步骤,先由全国各大军区报送参加授衔的将军名单,再由相关人员审核资历战功,评定授衔,上报高层核准,但却有一个规矩:建国后转入地方工作、或不在军队系统工作的将军们,不列入授衔名单,比如我军的兵团司令程子华和兵团参谋长耿飚,一个因转到地方当省长,一个因被派任外交部工作,所以都非常遗憾的错过了1955年的大授衔仪式,而周文龙,也遇到这样的尴尬。

他被调任石油部工作不久后,干部副部长赖传珠就专门找他谈话,按你的军功和资历,本来是开国中将,但因为退出军队系统,就不给你授衔了,虽然遗憾的错过了授衔,但周文龙组织领导的开发大庆油田大会战,却为我国石油工业的开拓发展,做出了突出的奠基贡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