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外卖骑手这一群体再次引发大家的关注。

在外卖领域,已经形成美团饿了么“双寡头”的市场格局,两家的外卖骑手总人数已高达600万之多。

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再加上外卖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引发高度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关注意味着高流量,饿了么作为国内仅次于美团的外卖平台,在这场舆论的初期,想借此机会营销一把。

特推出“多等五分钟”举措,用户在下订单时可自由勾选,以此方式减轻外卖骑手的工作压力。

然而,这一举措在推出之后,却因“推卸责任”被网友,网络大V及一些知名人士所反对。央视主持人白岩松就是其中一位。

白岩松在《新闻1+1》里明确反对饿了么平台提出的“多等五分钟”,认为这是一种"甩锅"给消费者的行为,同时认为一举措也会引起越宽容、越温暖的客户送得越慢,越吃亏。

然而,白岩松的观点出来后,有网友却表示,白岩松作为公众人物,而且在《新闻1+1》这样具有影响力的平台上,说话并不代表个人,他在电视上明确反对饿了么平台提出的“多等五分钟”,有带节奏之嫌。

有没有这个嫌疑呢?从我个人的角度和亲身经历来讲。带节奏的是《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这篇文章,而不是白岩松。

在阅读过《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那篇文章之后,可以说对我之前对外卖骑手的工作,有了颠覆性的改变。

每次收到外卖,他们都会说声:祝您用餐愉快,之前还感觉他们都很热情,现在看来那都是公司要求说的。现在再听到那句话,感觉像是一台没有感情的“复读机”。

因为那篇文章里所描绘的画面,都是“送外卖出车祸”“被订单压得喘不过气”等等,一些极端事件的拼接,给我一种极其压抑的感觉。让我有种外卖小哥每时每刻都在奔跑,送外卖的感觉。

我不禁要问,难道外卖小哥一直处在紧绷状态,高负荷的工作状态吗?

现实中,我发现的外卖小哥,在非饭点时间,都在路边等着系统给他们派单,有时派到单的骑手,还会和身边的同事说声,我来单了。

那篇文章中里所描绘的压抑的画面,我只在饭点的时间遇到。

这和我们的工作其实是一样的,在忙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工作量为何如此之大,每天还都要加班,有时出错,还会被领导数落。当没事的时候,有时候有些新事情做,还感觉挺好的。

外卖小哥所面对的系统像不像我们面对的老板或者领导?

只不过不过,系统给人一种“冷冰冰”的感觉,而老板或者领导有时是不是也给我们一种类似的感觉呢?这因人而异。

在有些人眼里,甚至有时还会希望有系统那样的领导,不用处理更为复杂的人情世故。系统和人哪个更好,你我能分清楚吗?

对于谁在带节奏?你怎么看?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