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走过24年,许多人已经忘记了刘国梁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的精彩。

彼时,刚满20岁的刘国梁虽然刚刚拿到世界杯男单冠军,却不是男单冠军的热门人选,卫冕冠军瓦尔德内尔、老将王涛,甚至是21岁的新晋世锦赛冠军孔令辉都排在刘国梁前面。可就是在这样不看好的情况下,刘国梁硬是凭着正式比赛中首次采用的直拍横打技术一路过关斩将,成功登顶,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一位集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冠军于一身的“大满贯”得主。

后来,蔡振华评价自己的爱将说:“刘国梁这个人,太硬了,只要站在赛场上,就有一股无名的力量。”

恰如其分,硬,也伴随着刘国梁的职业生涯,包括之后的国乒总教练时期。

然而,这个赛场上极其强硬的运动员,在赛场外也有着极其柔情的一面。

1992年,16岁的刘国梁刚刚进入国家队,就与女兵队的王瑾谈起了恋爱,并经过14年的爱情长跑修成正果。到了2010年,一对双胞胎女儿出生,现在的一家四口时时都流露出令人羡慕的幸福模样。

至此,厘清刘国梁的人生,似乎也就明白了其与东风风神AX7 PRO结缘的原因,因为东风风神AX7 PRO与他一样,都是拥有着硬核力量,同时也能让人感觉幸福。

2020年9月10日,作为东风风神面向主流SUV市场推出的重磅力作,AX7 PRO正式上市,刘国梁携弟子许昕、陈梦、孙颖莎等国乒名将前来助阵,共同见证东风风神AX7 PRO的进阶之道。AX7 PRO涵盖1.6T 6AT智能版、1.6T 6AT智驾版、1.6T 6AT荣耀版共计三款车型,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2.39万元、13.39万元、14.39万元。与此同时,AX7 2021款也同步上市,官方指导价分别为1.5T 6MT质享版8.99万元、1.6T 6AT质越版10.99万元。

在刘国梁眼里,东风风神AX7 PRO就是一款典型的“硬核带来幸福”的一款车。

首先,东风风神AX7 PRO的身板够硬。AX7 PRO整车大量采用高强钢,使用比例超过68%。其B柱采用1500MPa级热成型钢,门槛梁采用1000MPa级第三代先进高强钢,这种钢板每平方厘米能承受10吨以上的压力,再加上新增的贯穿式头部气帘,呈现出6个安全气囊的全维防护,这些强硬力量让整车和车内乘员在受到撞击时,都可以实现自我保护。

当然,保护自己不能仅仅依靠身板,还需要头脑。AX7 PRO搭载的L2+级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这套系统包括前向碰撞预警、自动紧急制动、行人识别保护、车道保持辅助、智能领航辅助、全速域自适应巡航、交通标志识别、智能限速提醒、智能限速控制等创新科技,千钧一发之际,总能力挽狂澜。

其次,东风风神AX7 PRO的运动能力够硬。在AX7 PRO上实现标配的第二代EP6 1.6THP发动机,蕴含宝马核心TVDI核心技术,与宝马同源的博格华纳Twin scroll双流道涡轮技术、Valvetronic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再加上博世的Direct Injection高压缸内直喷技术加持,控制进排气效率,雾化燃油喷射精确充分,实现了全工况均质燃烧,最大功率可达125kW、最高扭矩250N•m,更满足严苛的国六b排放法规要求,而综合工况油耗仅7.0L/100km。与之匹配的爱信第三代6AT变速箱故障率低,平顺性高、可靠性好。可以说,第二代EP6 1.6THP发动机与爱信第三代6AT变速器这对铂金动力组合,也让AX7 PRO在动力性与经济性上完美平衡。

最后,东风风神AX7 PRO可以带来幸福感。其实,驾驶汽车就如同赛场打比赛,要充分了解自己手中的武器和车内人员的需求,而AX7 PRO的智能化配置也与时俱进,集成了最主流的功能。它配备了WindLink 5.0人工智能车机系统,在智能交互、语音AI能力方面实现全面优化升级,语音识别率高达98%,可以“秒懂”更复杂、更接近人类正常语言结构的指令信息。WindLink5.0人工智能车机系统不仅以7大智能情景模式、蓝牙钥匙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车控服务;更用酷我音乐、百度地图、个性壁纸等海量丰富应用,以硬核实力纵行智能网联时代;整车全时4G高速在线,免费在线OTA,快速无感迭代升级,时刻GET新技能。

可以说,东风风神AX7 PRO和刘国梁一样,不仅了解自己,也了解对手。Z以自己的智慧提供了更加细致丰富的车联网生态服务,通过注入情感的方式,让车子的特性更鲜明,也让消费者的家庭出行生活更加幸福。

于刘国梁而言,他在人生中处处践行着自己的理念:大家期望我做到的,我都做到了;而大家不奢求的,我也想尽力而为。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东风风神AX7 PRO。

在2020年,消费升级趋势愈加明朗,东风风神需要通过推出更加有质感的“精品车”,从而不断引领品牌向上,而东风风神AX7 PRO的硬核升级,以越级品质惠及更多中国消费者,赋能美好出行生活。

现在想来,那个不懂球的胖子一直做的事情,不正是东风风神正在做的吗?(采写 |汽车有智慧 王得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