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生智:很惭愧,我只能“唐突地生出一些逃跑的智慧来”......

一、夸下海口,誓与南京共存亡。

淞沪会战后,日军乘胜攻击,兵锋直至国民政府首都南京。

蒋介石紧急召开国防会议,讨论南京的“防守或放弃”问题。

李宗仁认为:南京易攻难守,不如放弃南京,立即迁都重庆。

白崇禧认为:与其固守被日军围歼,不如主动弃城,且战且退,利用有利地形和战略纵深,机动歼敌。

刘斐认为:南京作为首都,不放一枪一弹就弃城逃走,影响全国抗日士气,也无法向国民交待。不如小范围打一下,然后再主动撤退。

大家的基本论调,是弃城,无非是“快弃”还是“慢弃”的问题。

没有一个人主张固守,这可是国民政府的首都呀!

这弄得蒋介石很尴尬,会议一时陷入僵局。

这时候,唐生智突然站立起来,慷慨陈词:

国父孙中山先生的陵寝尚在南京城中,如不牺牲几员大将,死守南京,既对不起国父,也对不起统帅。

唐生智的大义凛然,令蒋介石大喜过望,立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区司令官。

唐生智也不含糊,当场立下军令状:临战不乱,临危不逃,临难不苟,没有统帅的命令,绝不后退半步,誓与南京共存亡!

虽然唐生智主动请缨,也得到了蒋介石的重用,但其他将领并不看好唐生智:

其一,他缺乏实战经验;

其二,他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

其三,他在各路守军中,威望不足。

南京保卫战,国军战斗序列

二、无所作为,色厉内荏备后路。

1937年12月1日,日军开始攻击。

在城外的防区,守军已经与日军展开厮杀。

仅雨花台一带的攻防战,88师就阵亡2个旅长,3个团长,全军将士牺牲过半!

但由于唐生智组织不力,导致大量伤员无法得到救治,严重影响作战士气。

不仅如此,唐生智还命令将长江两岸的船只全部收缴,集中保管,防止偷生怕死者临阵脱逃,以明示“破釜沉舟”的决心。

但同时,他却又悄悄命令自己的心腹副官,在一个小港口私自藏了一艘小火轮,为自己逃跑准备好退路。

唐生智色厉内荏:严令部下“破釜沉舟”,自己却准备“暗度陈仓”

三、拔腿就跑,扔下部队先撤退。

1937年12月12日下午5点钟,唐生智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全军撤退。

他只是用20分钟时间,将撤退命令传达给了各个军长,但是对于具体撤退:

不规划交替掩护,分批撤退的顺序;

不明确各防区具体的撤退路线;

不分发原先已收缴的船只。

1937年12月12日晚上,当13万守军还在与日军浴血奋战的时候,当50万民众还在同仇敌忾,积极支持守城抗战的时候,

唐生智拔腿就跑,先行开溜了!

他坐上那艘早已藏好的小火轮,一溜烟,逃到了江北!

对于15万国军的撤退,他不管不问;

对于自己的逃跑,他倒是“很有规划”:

预先藏船;

优先撤退!

真是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一将功成万骨枯,唐生智丢下15万部队,独自逃跑

四、群龙无首,10万国军遭屠杀!

(一)唐生智一跑,群龙无首,局面失控,一片混乱。没有组织,没有掩护,没有船只,于是,各个将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71军的军长王敬久最是糟糕,他接到撤退的命令,连指挥所也不回了,连撤退命令都没有向自己的部队传达,就自顾自地直接逃跑了。

与王敬久相比,教导总队队长桂永清,倒是向部队传达了撤退命令,但将后续的撤退组织工作,一股脑全部交给参谋长邱清泉,自己也先行逃跑了。

74军的军长俞济时倒是比较镇静,他想办法找到了一艘小火轮,而且他自己也没有先行逃跑,硬是连夜在江面往返,运走了5000多弟兄!

与俞济时相比,宋希濂算是慌不择路。

他撤退后,下令关闭城门,生怕正在城外防区进行作战的国军退进城里来,造成拥堵,影响他逃跑。

他逃过江后,又下令烧毁船只,生怕日军抢夺船只追击他。

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他害怕逃出来的国军太多了,不能显示出来他那“自己能逃跑出来的机灵劲儿”?

煞是可笑!

俞济时将军,仅用一个小火轮,连夜奋力撤出5000将士!

(二)还有更加糟糕的情况:

36师是负责督战的。

但他们没有接到撤退的命令,所以,当遇到大股撤退下来的自己的友军时,还误解了,以为他们是擅自撤退,还强令他们返回战场,于是发生了枪战,自己人打起了自己人!

教导总队的一个团长谢承瑞,是一个在南京光华门多次阻击日军的英雄。

谢承瑞早年在法国炮兵大学留学,因成绩优异,校方想让他留校任教,但他说:

我的祖国在流血,我要回国,和同胞们一起流血!

接到撤退命令时,谢承瑞刚带领一支敢死队打退鬼子,已精疲力竭。

在挹江门通道等侯船只时,他突然晕到,被拥挤混乱的人流踩踏而死!

虽然后来他被追授为陆军少将,但这种“令亲者痛仇者快”的悲剧,难道不令人唏嘘喟叹吗!

谢承瑞将军:斑驳岁月,难掩其逼人英气!牺牲时年仅33岁。致敬!

(三)当然,这里面也有令人感动的英雄:

宪兵司令萧山令,带领未来得及撤退的宪兵,在城内进行巷战,直至弹尽粮绝,全部阵亡!

来不及撤退的国军,与日军展开肉搏!

教导总队第三旅,在12月12日夜,即唐生智先行逃跑的那个夜晚,还在紫金山与日军殊死搏斗,直到力不能支,才寻机撤退,副旅长雷震在掩护部队撤退的途中,英勇牺牲!

历史的见证:教导总队第一旅一团指挥所,穿过岁月的沧桑,依稀可以感受到当年的战争气息......

66军在叶肇的带领下,成为唯一一支成建制的完整撤出的部队!

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城。

15万守军,阵亡1万余人,突围仅3万余人,剩下近10万人,惨遭屠杀。

教导总队第三旅副旅长雷震:面色儒雅,胸有甲兵;掩护撤退,为国捐躯!
萧山令将军:眉宇之间,依旧可以感受到其满眼杀气,可以想见当年将军何等之雄姿英发!
萧山令将军之墓
铭记英雄,缅怀英烈
战死的中国将领,“萧山令”赫然位列首位,雷震将军、谢承瑞将军均在此列!

六福雅士评曰:坚固的南京城垣,15万守军严阵以待,但只抵抗了13天。阵亡仅1万余人,撤退仅3万余人,竟然有10万军队未来得及撤退,最后惨遭屠杀。

因此,南京保卫战,这是一场指挥失误、伤亡惨重的大溃败!

此战:

不仅造成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失守;

还导致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的发生。

近30万中国军民被屠杀,其中仅军人竟有10万人之众!

真是令人痛心疾首、扼腕长叹呀!

关注我:六福雅士。风趣谈史,幽默论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