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芳也,从黍从甘。黍表谷物,甘表甜美。香,如同五谷之气般甘甜芬芳。提起这个字,我们很快能联想到花香、甜香、奶香、果香......无一不令人心之向往。

而这些美妙的香气,茶叶中居然也存在。是不是感到难以相信。这不,前段时间有粉丝咨询贝叶相关问题:那些大师在喝茶时能品到花香、果香,为什么自己却感受不到,不会是装的吧!

于是,本期我们针对“关于茶香的若干种的真实性”的问题做了访谈,把(干)实录(货)分享给大家。

茶香是茶叶的底气

已发现700多种芳香物质

茶叶确实是个神奇的东西,而且对于味觉和嗅觉敏感的人来说,简直是天赐之物。

目前科学家已经在茶叶中发现了700多种芳香物质,这是什么概念呢,做个比较,比如芒果270多种;百香果130多种,苹果130多种,茶叶遥遥领先。

树种和工艺不同,会带来茶叶香气的差异, 比如六大茶类都有自己大致的香气属性:

绿茶:嫩香、清香、豆香、板栗香、毫香(部分毛峰和毛尖有)、花香(部分绿茶,例如涌溪火青、舒城小兰花)、海苔香(蒸青绿茶)

白茶:毫香、甜香、枣香、陈香(老白茶)、花香、果香

黄茶:豆香、嫩香、烧麦香、锅巴香、松烟香(例如:沩山毛尖)、熟栗子香

青茶:花香(兰花香、桂花香、)、蜜香、梨香、奶香、果香、肉桂香

红茶:果香、甜香、焦糖香、荔枝香(荔枝香属于果香型,前面已经提到果香,红茶中常见的果香有:荔枝香、苹果香)、薯香、花香(比如祁红)、松烟香(小种红茶)

黑茶:菌香、陈香、木香、松烟香(六堡茶)槟榔香(六堡)

熟普:枣香、陈香、西瓜香、菌香、木质香、荷香、糯香

生普:梅子香、花香、花果香、花蜜香、清香、木香

这些香气和味道不是玄学

是多年的科研成果

(点击放大图片可了解详情)

感知茶香的经验

好师傅带教和勤练习的经验累积

喝茶这件事情上切勿从文字凭空想象,要实操。即便是味觉和嗅觉每个人都不一样,但只要不是太不敏感,都能享受美食,品茶的各种香气,是绰绰有余的。

以下是来自贝叶亲测的品茶香若干建议:

找个好老师 勤学

在大学茶学课程里,感官评审是最重要的实操课,老师会带着学生喝茶。书本上的术语,就在实践中感受和体悟。

比如浓厚、醇厚、回甘、蜜香、花果香之类的,这样就会得到一个标准。

同理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多找老茶客,或者有幸参加茶叶课程,边学边尝,准确感受各种味道,久而久之,很微小的变化也能喝出来。

在这里,贝叶顺便也祝各位教师,教师节快乐,桃李满天下!

多找点时间 勤品

其次要多喝,熟能生巧嘛。不同区域、不同品质、不同工艺、不同等级的茶,要仔细地比较它们的差异(喝有标准地域口感特点的茶更好)。

还有,大家喝茶要充分利用鼻子,人们对口味的感官大部分来自于嗅觉,因此需要充分利用鼻子去分辨茶的香气。

总之啦,大家要多喝,喝好,勤学(看书只是一种),这样才能慢慢更懂喝茶,懂得茶的美好。

而且只有你自己懂了,真的能喝出这些香气和滋味时,你才能在茶席上分辨哪些是真高手,而哪些是骗子或者说演员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