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一檔綜藝誕生6部衍生節目,全面開發還是過度消費?)

中國新聞網9月12日報道   最近,已經收官一週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仍然沒有歸於“風平浪靜”,賬號被盜的萬茜因爲阿里“知安局”引發爭議,而她在這檔綜藝的衍生訪談節目——《定義》中的表現也被觀衆反覆討論。

觀察今年幾檔大熱的綜藝,儘管內容風格完全不同,但都少不了衍生節目的身影,做訪談、組飯局、玩遊戲……一檔綜藝甚至能創造出一週的衍生產品。不僅熱門綜藝在爭奪觀衆,衍生綜藝的“第二戰場”也越來越激烈了。

《明日之子樂團季》衍生節目。

衍生節目已成熱門綜藝“標配”

作爲《乘風破浪的姐姐》的衍生產品,訪談節目《定義》目前播放量已經超過了8400萬次,它早在“浪姐”上線的一個月前就開始播出,併成功地輸出了“寧靜霸氣”、“伊能靜談婚姻家庭”、“金莎期待翻紅”等熱門話題,爲綜藝提前增加了許多熱度。

如今,衍生綜藝已經成爲熱門頭部綜藝的“標配”。比如《樂隊的夏天》與《樂隊我做東》,《認真的嘎嘎們》與《嘎廠實習記》,《中餐廳4》與《鮮廚100》,《這!就是街舞3》與《一起火鍋吧》《街舞營業中》……不管是成團的、唱歌的、跳舞的、做飯的,觀衆幾乎在每一檔大熱的綜藝下面都能看到衍生節目的身影。

《鮮廚100》。

早在幾年前,衛視熱門綜藝《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就分別衍生出《不能說的祕密》、《和爸爸在一起》等節目,它們以幕後採訪和幕後花絮爲主,挖掘嘉賓的經歷與人生故事,介紹拍攝現場的趣事。

發展到今天,衍生節目的數量早已不止一檔,比如正在熱播的《明日之子樂團季》,就有《明日高校宿舍日記》《明日高校就這麼BAND》《你的明子》《明日之子AfterParty8點見》等6個衍生節目,內容涵蓋宿舍生活、組樂隊過程、玩遊戲;而在隔壁《這!就是街舞3》,更是按時間順序排好了一週的衍生節目播出時間,真可謂“一週看一部綜藝,一部能看7天”。

《這!就是街舞》第三季。

“一魚多喫”的背後,是國內綜藝節目發展的必然趨勢,隨着綜藝節目的製作規模與水平逐漸提升,多機位、不間斷的全紀錄已經成爲許多真人秀的固定錄製方式。從大量的素材中提煉出短短几十分鐘體量的節目,必然要捨棄許多零碎片段,這就與觀衆想看的“流暢感”形成了衝突,有時鏡頭難以完全平衡地分配給每個藝人,也會被粉絲質疑“惡剪”。

另一方面,觀衆的自主選擇也變得越來越多,看短視頻還是長視頻?橫着看還是豎着看?看一羣人還是隻看一個人?移動網絡技術的普及也讓綜藝節目的傳播方式作出改變,爲滿足觀衆的多種需求,內容豐富的衍生綜藝也就成了節目組的不二之選。

《創造101》衍生產品。

衍生節目都有哪些花樣?

與未播花絮、純享版略有不同,衍生節目可以說是拍攝素材的“再創造”,而隨着數量的增多,它們開始在綜藝IP之外延伸出更多的創新玩法,不再只作爲預熱或配合,更可以單獨成爲一檔節目。

觀察目前的綜藝衍生節目,從類型上看,有日常生活的記錄,有互動做遊戲,有選拔輸送人才,也有深度訪談等等,從編排方式來看,有展示藝人個人的內容,也有講述臺前幕後的過程,有節目素材的深加工,也有立意獨特的單獨策劃。

其中,“飯局”和“日常生活”是比較常見的衍生綜藝內容。比如,《我是唱作人》的衍生節目《開飯啦!唱作人》,《樂隊的夏天》的《樂隊我做東》都是由總導演組飯局,邀請參賽的音樂人們回顧綜藝中的表現、暢聊業內的種種故事。

比起緊張刺激的舞臺表演,飯局的場合更容易讓嘉賓鬆弛下來,以“飯”爲名,也常常能勾出許多有意思的往事,更能展現嘉賓真實的個性,讓人物形象更加豐滿。

來源:《樂隊我做東》第2季視頻截圖。

偶像類綜藝產出的衍生作品數量也相對較多,因爲這類節目的重點在於讓粉絲髮掘選手實力或個性方面的閃光點,只有不斷增加曝光、塑造選手完整的形象才能吸引觀衆打投助力。

例如,《偶像練習生》就曾推出記錄選手幕後的《偶像有新番》、由練習生主持和拍攝的《值班 VJ》;《創造101》更一連推出《創造101導師教室》《101宿舍日記》多檔衍生產品,聚焦選手的日常訓練生活及互動。到了今年的《青春有你2》,節目組在日常生活的基礎上更進一步,推出沉浸式角色體驗劇情真人秀《青春加點戲》,讓訓練生化身玩家玩起了“劇本殺”。

來源:《青春加點戲》視頻截圖。

全面開發還是過度消耗?

2020年8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推出《2019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新上線網絡綜藝節目221檔,圍繞熱門綜藝製作的衍生節目達到186檔,比2018年的116檔有明顯增長。

在這186檔衍生節目中,有158檔需付費觀看。報告指出,這些節目一方面滿足不同受衆的需求,一方面能夠拉動網站新會員增長。

來源:《2019網絡原創節目發展分析報告》。

作爲綜藝正片的周邊,衍生節目規模小、投入小、製作速度快,讓拍攝素材得到“回收再利用”,進一步讓綜藝IP擴容,同時還開發出頭部綜藝更多的商業價值。

不過,越來越多的衍生綜藝節目,觀衆能看的過來嗎?網絡上,有些網友就對這一現象表示不解,例如一些《明日之子樂團季》的觀衆吐槽說,“工作這麼忙,希望綜藝就把精華放在正片裏吧,衍生品太多了沒空看啊。”“衍生綜藝太多了,物料多某種程度上也挺不方便的,於是出現了開會員後依然去找物料彙總的情況”。

如今,衍生節目開發雖多,但存在的問題也不少,一些綜藝的製作相對粗糙,與正片相似性高,一些綜藝主題不夠突出,內容混亂;還有網友指責,衍生綜藝消耗了許多選手的精力,讓他們無法充足休息……

主打分衆化策略滿足用戶需求,找到更多忠實觀衆,爲綜藝帶起熱度,是許多衍生節目的初衷,而如何能在製作好主體綜藝的前提下,開發更多有新意、有內涵的作品,依然值得探討。

相關推薦
  • 賽制存疑,打着做樂隊的旗號營銷CP?這節目絕了
  • 站姐稱遭節目組保安暴力對待 《明日之子》回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