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转业人员,在转业的头几年,或多或少都会有人生低谷期的感觉。

的确,工作变了,不再那么得心应手;环境变了,一切都得从零开始;职级低了,从管理者变成了被管理者;待遇降了,不到以前一半的工资让人沮丧,难免都会有那样一种低谷心态。

有句话说得好,人生真正的精彩,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是从你“失去”的那一刻开始。

转业可以说是一种“失去”,但也往往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而且这种开始是一种更高起点的开始,已经经历了那么多,不再抱有虚无缥缈的指望,不再贪恋浮于表面的装点,也不再被恐惧和愤怒支配。

那么应该如何开始呢?

做好规划,不拘泥于当下。

转业后的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必须对自己有一个较为长期的人生规划,而且这个规划,要不因一时的顺境、逆境而改变。

尤其是当处于转业后的低谷期时,要不拘泥于当下,把眼光放长远一点。

越是在低谷的时候,越要寻找向上的力量。

提升规划力的第一步,就是思考:思考自己目前所面对的问题是什么,要在哪些方面投入精力,做出与在部队时不一样的改变。

接下来就是尽快确定目标,并燃起强烈的目标感。要清楚知道自己为了什么,在做什么,同时有为这个目标奋力前行的动力。

最后就是对自己的生活进行重新组合优先顺序。不需要按照时间的顺序来完成所谓的规划,而是对困难的地方进行能量的分配,懂得在重要的部位使劲,结局自然不会太差。

转业后的人生规划,不是按部就班,而是放眼长远、找到关键、及时应变。

适应变化,及时调整赛道。

转业了,环境已经变化,岗位已经变化,状态已经变化,不可能按照部队的那一套一条道走到黑。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思考、调整,不断去踩准变化了的步点。

一位哲人说,变化是常态。

在面对转业后,岗位、环境、条件、状态、时代的变化时,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自己的想法、信念和行为,并主动改进。

但事实上,很多战友越是遭遇挫折,就越会强调过去的经验、过去的辉煌……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产生动乱时,最大的危险不是动乱本身,而是人们按照过去的逻辑行事。”

你要知道,捍卫过去并不能开创未来。当处于新的环境中时,过去的成绩、经验、资产、习惯,反而可能成为你的包袱。

保持归零的心态,拥有灵敏的触角,勇敢地接受变化的现实和信息,并根据变化调整思维方式,时刻准备着和知进退才是一个转业人最正确的做法。

保持定力,稳扎稳打步步为营。

作为转业人,应对种种转业后的困难和局面,唯一的办法就是一步一步地来。

只要你确认自己,在走一条正确的路,并且用心用力在走,那么总有一天,能够达到你所设定的目标。

在到达目标之前,保持耐心,不骄不躁,才是一位稳健转业人应有的姿态。

在这方面,还要有一种适当示弱的境界,就是姿态要放低一点,在新的环境中,没有人会认可你是从前在部队时的这个长、那个长,自己不要总提当年勇。

有时候,示弱不是懦弱,而是有着清醒的认知,而是一种睿智的态度。

正像一位作家所说:“扬眉是一种能力,低眉却是一种勇气。”

作为,经历了军旅大风大浪的人,眼里要有高山,胸中要有丘壑,不要在别人的眼光中找存在感,更不屑于在别人的言论里逞英雄气概。

要有控制力,不汲汲于名利。

在重新起步之初,不要老是想着,你做了这些事会有什么回报。

要有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心态,你的所作所为,好领导会看在眼里,好下属好同事也能看得到。要从心底里告诉自己,不要着急获得认可,不要着急争第一。同时,还要控制自己,不要有贪念。贪念太重容易出事。许多有才华的转业人,都因为过不了这一关,而败在贪念之上。不管做什么事情,你只要秉着公心,不谋私利地去做,多数情况会胜过很多有私心的聪明人。

有人说,转业后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愈发成熟,一种是颓废老去。何谓转业后的成熟?就是要学会用减法过日子了。 放下脸面,拂去浮华,去看到更强大丰盛的自己; 收拾好心情,不伤人,也不自伤,冷静清醒的过好这后半生。 不困于表面、不乱于情绪,直面荆棘,笃定前行,正是一个成熟转业人下半生的活法。共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