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长期摄政,她的确有一些过人之处。

慈禧摄政

一、机警。

咸丰皇帝在热河行宫驾崩。

当时,辅政八大臣掌控了热河行宫的全部大权,为了封锁消息,他们严厉规定:热河行宫,任何人不许进,也不许出。

慈禧为了与在京的奕串通夺权,必须派人将热河的所有变故,快速汇报给奕,以筹划下一步的夺权事宜。

但是,所有人不让外出,怎么办?

慈禧使出了一招儿“苦肉计”:

她以太监安德海违反规矩为由,打了二十棍子,下令逐出行宫。

就这样,安德海竟然逃了出来,顺利地回到京城,见了奕,才使得奕得知实情,随后以“奔丧”的名义,火速赶到热河,与慈禧两次见面密谋,详细计划好了发动“辛酉政变”的路线图,才使得“顾命八大臣”最后灰飞烟灭,让慈禧从此夺得大权。

慈禧正与安德海密谋

二、知人。

清朝入关以后,学习明朝,对官员实行考核制度。

三年考核一次。

在京官员的考核,叫“京察”。

地方官员的考核,叫“大计”。

三品以下的官员,交给吏部考察。

慈禧对于三品以上的官员,包括巡抚、总督等,她一定要亲自考察。

她一方面看吏部呈上来的各个官员的“业绩考评报告”;

另一方面,她还要一一召见,当庭问对,考察核实。

考察后,她严格执行“奖优罚劣”的制度:

对于政声和政绩较好的,一定要破格提拔;

对于政声和政绩较差的,一定要降级或免职;

只要考察不合格,即便是满清贵族,也要勒令退休,绝不让他们滥竽充数。

只要考察优秀,即便是汉人,也要晋级提拔,绝不区别对待。

慈禧重用满人荣禄
慈禧提拔汉人袁世凯

三、善任。

满清入关以后,处处事事防范、压制汉人。

在六部等国家机构中,都是满人居多,且以满人为主导的。

咸丰在世时期,慈禧看的很清楚,满人已经退化,应付不了愈演愈烈的太平军。

但她不敢改变祖制,只能是在一些方面,对汉人有所鼓励和奖赏而已。

1860年,太平天国已经攻破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形势岌岌可危。

1862年,慈禧发动“辛酉政变”之后,首先面临的,就是这个棘手的问题。

她这时已经大权在握,所以便大胆启用汉人,使得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迅速走向历史的舞台,分别率领湘军、淮军和楚军,最终将太平天国剿灭。

晚清三杰: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
湘军攻破天京城

四、残酷。

1861年,27岁的慈禧发动“辛酉政变”,逮捕“顾命八大臣”。

处死肃顺;

赐令端华、载垣自尽;

剥夺景寿、穆萌、匡源、杜翰、焦祐瀛等人的职务。

处死肃顺的时候,肃顺骂不绝声,立而不跪。

刽子手硬是将其膝盖击碎,逼其跪下,方才将其斩首。

肃顺被诛杀

1898年,64岁的慈禧发动“戊戌政变”,杀害“戊戌六君子”。

她先是囚禁光绪皇帝。

然后,逮捕“戊戌六君子”。

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将谭翤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六人杀害。

而且慈禧专门指示:必须用钝刀斩首。

谭翤同的师父“胡致廷”在《谭翤同就义目击记》中的描述为:那天用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刀,一刀砍下去,鲜血汩汩直冒,但脑袋还在脖子上。那根本不叫“砍头”,分明就是“锯头”,其痛苦程度,要比砍头还剧烈几百倍。

谭翤同行刑之时,他要紧牙关,不吭不声,不哭不嚎,被砍了36刀,至死方休。

其情其景,令人“细思极恐”!

“戊戌六君子”:虽然是黑白照片,但透过百年沧桑,仍然熠熠生辉!

五、权变。

当慈禧把光绪帝囚禁到中南海之后,心里仍然不放心。

因为她听说,洋人认为光绪帝是改革派,她是保守派,为了确保在华的利益,似乎有意要她还政于光绪帝。

正好这时候,打着“扶清灭洋”口号的义和团运动,正发展的如火如荼,慈禧灵机一动,便要利用义和团的力量,来牵制洋人。

她立即给义和团发了2万担大米,10万两白银,以资鼓励,要求义和团攻打外国的大使馆。

谁知道,义和团号称的“刀枪不入”是假的,最后节节败退,导致八国联军血洗北京。

慈禧太后一路西窜,逃到了西安避难。

为了早日与八国联军议和,她将所有的战争责任,一股脑地推到了义和团身上。

从开始的利用、扶持义和团,到此时,她开始大力剿灭义和团了。

慈禧见风使舵,扶持义和团出征
慈禧翻云覆雨,动手剿灭义和团运动

六福雅士评曰:

慈禧机警、知人、善任、残酷、权变,所以她把持大权足足47年。

然而,她一切的努力,只是以维持满族人的统治权益为优先,而不是以中华民族的整体权益为优先。

所以,她是如此的“有才”,以至于在她去世后仅仅2年时间,大清,这座摇摇欲坠的房屋,便轰然倒塌了!

那么,到底是大清离不开她?还是大清早就应该让她离开了呢?

这个问题,还是让慈禧本人来回到吧:

慈禧临终遗言说:此后,女人不可预闻国政。此与本朝家法相违,必须严加限制......

她干预朝政47年,临终,却嘱咐后人,严格禁止女人干政,何哉?

个中缘由,请诸君品,您细品。

关注我:六福雅士。风趣幽默,谈史论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