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3日,安徽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副局长吴敏、中国公路学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虎成等一行6人来到淮北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开展专题调研非现场执法。淮北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韩海林、二级调研员孙远立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陪同调研。

在专题研讨座谈会上,调研组详细了解了淮北市交通综合执法改革情况、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情况、“十三五”期执法取得的成绩及“十四五”规划情况。

在“十三五”期内,淮北市交通运输部门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建立了具有淮北特色、符合实际、适应新时代的交通治理新模式,创立了淮北交通执法品牌,治理效果显著。一是瞄准全国性治超难题“靶向发力”,首创研发多套科技系统,填补国内空白,建立“8341”科技治超体系,为全国治超工作提供了科技化的解决方案和示范样板。二是在全省率先并全面完成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打造“131”协同联动云平台,解决多头执法和推诿扯皮问题,补齐了交通行业管理短板。三是构建以“陆、水、空”三维覆盖,交通八大领域全面科技化执法,多套智能子系统并用的“3+8+N”立体监管框架,开启了对淮北交通行业乱象治理360度无死角的交通管控模式。

在未来的“十四五”期间,淮北市交通部门将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一是全面推行新型交通执法模式。改变传统、单一、现场的交通执法模式,推行“现场执法与非现场执法相结合,以非现场执法为主,现场执法为辅”的新型交通执法模式。在货运行业管理已成功实践的基础上,利用五年时间,在交通执法八大领域全面推行新型交通执法模式,走人与科技协同执法之路,实现交通执法全面科技智能化。二是积极研发推行交通执法科技系统。确立并研发涉及交通执法所有领域的13项科技执法子系统。实施“研发一项,推进一步”的渐进步骤。采取软硬件一体化设计,子项目配套同步进行,资金投入多元化筹措。三是计划打造国内一流的智能化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指挥平台,推行案件网络化远程处理系统。在“十四五”末,淮北交通执法将实现科技智能化、系统数字化、覆盖网络化和运输规范化,以科技化创新成果,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在认真听取汇报后,调研组充分肯定了淮北市交通部门在开展“十三五”规划实施以及“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中所作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调研组认为,淮北市交通部门“十三五”规划实施效果较好,“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启动迅速,发展眼光超前,工作思路清晰,项目谋划比较扎实。

中国公路学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孙虎成在综合对比国内其他地市的做法后认为,淮北市交通部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交通科技执法理念、水平已比全国同行超前五年以上;探索出的科技化执法经验已被推广移植,示范作用明显。同时,他还对淮北交通执法“十四五”规划的前瞻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座谈会结束后,调研组还对淮北市科技治超非现场执法动态检测卡点和基层执法站点进行了实地调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