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中国战胜巨大内外困难和压力保证了两弹一星工程的圆满成功,从而极大坚实了国防长城的基础;而今随着东风17为代表的国产高超音速武器服役,中国又开始具备让对方无法拦截的导弹攻击能力,甚至有人预言中国已在该领域确定对美俄的明显优势。从两弹一星到高超音速武器,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都可谓这一切的重要开创者,但谁也不曾想到钱老曾“加入”美军并曾以现役技术上校的身份进行了一次秘密考察任务,也正是这次考察任务迈出了后来两弹一星和东风快递的第一步。

身着制服,以上校身份和德国火箭专家进行交流的钱学森

故事还要从1945年初说起,此时曾逞凶一时的纳粹德国已在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联合打击下处于覆灭边缘,但远在美国本土的美军技术部门高层们却并未感到轻松,据现场亲历者多年后回忆,当时这些美军技术军官们不时询问一支特殊的调查团何时做好一切准备,而且和美军情报部门的互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在纳粹德国彻底失败后寻找其遗留下来的特殊宝藏。这些宝藏并非是真金白银,事实上后来美军进入德国本土后曾在图林根一处农村废弃矿井中发现了大量藏匿在此的各种贵金属和钻石,仅仅是那些数量庞大的黄金总价格就相当于今天的上百亿美元!然而,在美军高层看来这些真正的宝藏虽然贵重,也是纳粹残余势力试图未来东山再起的启动资金,但其价值却无法和他们真正感兴趣的东西相比,而那些美军看来价值无法估量的珍宝,就是纳粹德国的尖端末日武器技术样品及相应专家,特别是火箭武器方面。美军认为,纳粹德国失败后,昔日盟友苏联就会成为最大的对手之一,随着苏军向东反攻,很多德军火箭和喷气式战机专家都已落入苏军之手,他们必将会对苏联未来军事技术帮助甚大,如果美国要在未来占据主动就必须必对方更快更多获得此类技术。

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弹道导弹应当是德国研发的V2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末,德国就曾在火箭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希特勒上台后更是急于将其用于进攻性武器,所以此方面预算大幅提升,并在1937年展开代号A4的特殊武器研发,7年后这种武器得名为V2火箭,这也是人类第一种弹道导弹。和V1巡航导弹一样,V2也是德军在二战后期对英国集中发射的制导武器,曾让伦敦等大城市陷入恐慌。然而V2问世时盟军已彻底掌握制空权,美国则充当轰炸德国的主力,这让希特勒对美国恨之入骨。然而德国在远程战略轰炸机发展上远不如美国,V系列火箭也远不可能跨越大西洋袭击美国东海岸,而德军现有潜艇也根本不可能携带这些火箭并突破盟军反潜巡逻抵达美国附近海域,所以德军高层下令著名的火箭专家冯.布劳恩在V2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全新的远程弹道导弹攻击美国本土,而希特勒本人对此更是兴致盎然,甚至亲自将计划命名为美国,意思是对这个头号仇敌进行复仇。布劳恩认为,要想抵达几千公里外的纽约、华盛顿等美国主要城市,首要问题就是提高射程。最终布劳恩确定了双级火箭的设计方案,其第一级利用6台V2火箭发动机串联,第二级则用改进版V2火箭,这种远程火箭被命名为A9。随着研发的深入,布劳恩采用一枚推力38万磅的火箭取代了原来的第一级,代号A10。

如果A9/A10运行成功,那么德国就可能开启了一个新时代

按照计划,A9/A10依靠燃烧柴油和硝酸推进,钠氧化物为氧化剂,可以在发射后50秒的燃烧中把二级火箭推送到400公里的高度,时速此时也超过4300公里/小时!这种原始的弹道导弹预计全重超过86吨,高爆弹头重量超过一吨,但其制导难题很快也摆在布劳恩面前,因为几千公里的距离使其无法继续使用V2的惯性陀螺仪,所以只能改为有人驾驶纠正弹道,几乎和日本的神风敢死队如出一辙!但即便如此,也要保证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保证生命。所以布劳恩将二级火箭作为驾驶舱,在全密封的同时又使用特殊的绝热材料,并在驾驶舱配备了专门全套供氧设备和抗负荷系统,驾驶员还有专门的抗压服。按照计划,A9/A10发射后还会得到德国隐蔽在北海部分岛屿的气象站以及提前埋伏好的潜艇上的信息指挥协助,以随时纠正方向。按照其飞行高度,它已经进入了低轨迹太空区域,这就意味着如果其实验成功,纳粹德国就将开启人类的太空之路!后来苏军相继攻占德军火箭基地和研发中心后,缴获的资料显示其第一次实验发生在1945年1月8日,以失败告终,16天后二次无人发射测试也宣告失败。但也有说法显示,24日的测试成功抵达近地点368公里处。无论如何,苏联都曾利用这些火箭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本国导弹以及航天技术,以至于在1961年成为首个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但有人曾做过假设,如果纳粹德国面临的局势没有那么严峻,那么很可能它就将领先苏联十多年让宇航员升空!

冯.布劳恩在二战后期和诸多德军高层将领合影

二战后期,美国情报机构已了解到德国的对美弹道导弹开发计划,一方面他们担心德国会在最后时刻开挂将这种远程跨时代武器研发成功,由于无法掌握德国是否掌握原子弹技术,所以他们很害怕这种火箭上配备核弹头!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即使德国短时间无法完成该武器,以苏军进攻步伐来看也很可能先于美国获得更多德国火箭专家、样品和图纸。所以美国陆军专门抽调了很多已在美国火箭研发机构工作多年的顶尖专家组成一个特殊的赴欧考察军官团,为让该考察团抵达欧洲后获得最大优先权,所以美军还专门为团内成员临时授予了军衔,据称其领队冯.卡门一夜从一个普通学者变成了美军现役少将!早年间留学美国,成为卡门高徒的钱学森也在该考察团内,其军衔也一跃成为上校!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在当时白人优越感十足的美国,一天兵都没当过,却一瞬间获得如此高的军衔,这在美军内几乎是空前绝后的案例,足以想象美军当年对获得德国末日武器的热情。据美国技术人员后来回忆,当他们知道A9/A10可以攻击美国东海岸后大吃一惊,认为这会导致难以想象的损失。

钱学森曾预测未来水漂弹轨迹的高超音速制导武器

1945年4月,该调查团从美国乘坐远程飞机转道英国后抵达德国,当时德军最后的抵抗还未停止,5月2日钱学森等人随美军反攻部队抵达了巴伐利亚并俘获了布劳恩的弟弟,此人也是一名火箭武器工程师,他告知美军自己的哥哥以及其他研究所工作者愿意向美军投降。喜出望外的美军随之立刻安排了接收事宜,并在慕尼黑附近安排卡门与钱学森会见了布劳恩,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中美两国以后顶级航天学者第一次如此近距离交谈。布劳恩很快表示,德国的确已取得火箭武器的极大成就,苏联已获得大量此类技术成就。自己现在已别无选择,只能将掌握的一切送给战胜国,才能保证未来火箭制导武器的均衡,由此带来和平。不久后,布劳恩还专门就德国液态火箭研究和计划写了专项书面报告,随后他和一批火箭专家就被接到美国,甚至美国登月的土星5号火箭设计时,布劳恩也立下首功。与布劳恩的学术交流只是钱学森的欧洲之旅第一站,不久后他又随美军抵达德国空军某个气体动力研究所,这里专门从事火箭武器和喷气机研究,关于弹道、空气动力学和喷气发动机的资料十分丰富,所以钱学森又在此地研究者被美军带走前和他们再次进行学术交流。同时,美军还在此地发现了很多新型喷气机以及火箭的设计蓝图、计算档案以及实验报告,数量超过三百万份!随后钱学森等人的脚步又相继抵达了多个德国城市的研究所,甚至还见到了自己导师的导师普朗特!

如今东风17正验证了钱老当年的设想

结束了德国之行后,钱学森专门撰写了一系列报告,内容包括机翼设计、火箭、超音速气体动力学、冲压发动机、喷气涡轮发动机等科目。这些报告中的很多内容,后来都被编入美国战后太空发展的指导性文件中。日本投降后,钱学森又会同多名专家抵达日本,专门抵达了东京帝国大学、中岛航空公司等地考察了日本制导武器、喷气机以及原子技术成本,并再次做出相应报告。此时,钱学森已被美国视为炙手可热的天才科学家,然而钱学森却多次拒绝美国提出的优厚条件决定回到新中国,结果还遭到美国特工的无理扣押。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才通过各种渠道和美国达成战俘交换钱学森等人,由此一代巨匠才回到祖国。此后钱学森为首的归国科学家再次战胜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巨大困难,极力推动中国的两弹一星走向成功,由于在多个学科上的巨大贡献,所以钱老不但多次获得最高奖项,而且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3763号小行星都用他的名字命名。当年欧洲之旅结束后,钱学森就曾预言未来的导弹将同时具备V1巡航导弹的灵活性和V2弹道导弹的高速,其轨迹将可以如水漂一样不规则运动,最终让防守方无法拦截,钱学森提出的设想弹道甚至也被他国以其名字命名。如今人民火箭军自东风17开始迈出的第一步证实了钱老的设想,回望万里之行的第一步,钱老欧洲之行的光芒依旧清新明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