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国内多年来诸多战争题材影视剧,总会发现一种造型独特的冲锋枪屡屡出现在各类战争片中,以至于不少观众一提到冲锋枪脑海中就会闪现出其形象,这就是美国的M3冲锋枪。在老版黑白电影中,这种武器一般多出现在解放战争或抗美援朝时期,然而随着新世纪以来国内战争片数量暴增,其用户不但包括美军和解放战争中的交战双方,有时还会出现在红军时期和北伐战争时期!更有甚者,连国内翻拍的前苏联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中也频繁出现了该枪的身影,然而最被观众所知的还是《亮剑》中日军的特战队使用该枪。

《亮剑》剧中的日军特种兵使用美国M3冲锋枪显然是严重错误

众多影视剧极大提升了M3冲锋枪的存在感,也使其被了解战争史的人评为枪械家族中的头号穿越者。从M3系列冲锋枪真实的服役历程来看,它的出现的确让不少国产战争片给人严重不符合事实的感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其应用范围和装备时间也的确堪称轻武器中很少见的代表。M3冲锋枪的研发要追溯到二战爆发前夕,当时美军配备的主要冲锋枪包括著名的汤姆森系列和雷辛55,但两者都无法让美军感到满意,美军认为前者虽然射速快杀伤力高射程远,但过于笨重,连发时过于难以控制而容易让弹着点太分散,而且早期弹鼓版汤姆森的价格甚至达到了200美元,而直到1945年一个中高层军官的月薪也才不过百多美元!无疑即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也很难大量配备汤姆森,虽然二战中M1弹夹版大幅降低了价格,但依旧没有彻底控制成本。而雷辛55虽然价格低重量轻精度较好,但火力明显偏弱,而且故障率极高,特别是在热带雨林作战时故障连连,以至于美国海军陆战队宁可选择使用老式的栓动步枪和手枪。战争爆发前夕美国就已发现手头冲锋枪产量无法迅速满足前线要求,而冲锋枪本就是用于短兵相接的一种消耗性武器,必须在保证基本性能和可靠度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工艺成本。

除了斯登以外,德国MP40冲锋枪的设计也曾被美国设计师借鉴

此时,早年间不重视冲锋枪的英国却推出了自己的主打产品:斯登冲锋枪,这种外貌丑陋的武器虽容易走火且外观丑陋,被士兵称为水管工的杰作,但它采用了大量冲压焊接工艺,成本甚至不足15美元!盟友的发明立刻给了美国枪械设计者重要启发,所以新型冲锋枪开发项目主管斯德拉上校提出,要充分吸取斯登冲锋枪的工艺亮点,将其用于新枪。最终该项目在1942年下半年正式启动,由美国陆军武器制造局轻武器实验开发部牵头,而枪械设计师海德以及通用汽车公司首席工程师桑普森则联合成为新枪首席设计师。在阿伯丁测试场上,美军相继测试了超过20种他国冲锋枪,它们都出现不同问题,例如潮湿泥水中缺乏可靠性,不利于大量生产。最终的两个优胜者是德国的MP40以及英国的斯登,美军认为它们在射击控制时都好过汤姆森,而且冲压件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快速量产,特别是斯登式在等距离射击时命中率几乎超过汤姆森一倍!最终设计师海德在1942年10月拿出了代号T15的原型枪,其枪击结构类似斯登,可以进行半自动和全自动射击切换,开关保险也十分简单,在测试中超过六千发的射击中仅20发故障,精度也是汤姆森的两倍,甚至超过了素以控制性高的MP40。

在二战美军枪械中,M3无疑显得短小轻巧

无疑,美军对T15的性能十分满意,所以第二代原型枪T20只是略作改动以使其适应美式11.43毫米弹药即宣告可以作为制式武器,并得到了M3的正式代号。从原型到过关量产,M3仅用时3个月,堪称现象级案例。美国武器学家认为这种冲锋枪利于量产,维护简易,携带方便的特点开创了未来美式单兵武器的一个发展趋势,而且其生产也带动了相应工艺,例如通用汽车公司利用冲压件生产经验,避免了使用钨等稀有金属,其枪管生产普及了挤压冷锻工艺生产,枪身则仅仅是两个金属片焊接在一起,枪托也是可伸缩的金属弯条,这就极大降低了生产时间和成本,据称M3的生产时间和成本仅有弹夹版汤姆森M1A1的一半。M3的很多零件主要生产任务落在了通用汽车公司下属的导航灯分公司头上,因为该公司过去由丰富的冲压件制造经验,所以自然可以轻车熟路地完成生产任务,而通用汽车公司本身只需在组装生产线流水作业即可。虽然M3属于流水线简易产品,但其检验依旧严格,经常随机抽查进行五千发实弹测试和精度检验,以及高压弹药测试,最终确定其实战射速不超过450发每分钟的标准,为此美军甚至不得不降低了其预定产量。在实战中,该枪曾暴露出枪机组件结合处容易松脱妨碍枪机运行、右侧回转式拉机柄结构容易故障、弹夹容易因触碰误操作脱落等问题,所以美军很快又开始针对性改进,例如去除装填机柄改为后直拉枪机,抛壳窗盖尺寸提升等,最终使得改进版的M3A1在1944年问世。非但如此,美军考虑英德双方冲锋枪口径都是9毫米,所以还专门为很多M3增设了快速更换配件的能力,以便使其通用斯登和MP40的弹药和弹夹。而同时美军还专门组建了专门在轴心国占领区活动的特殊地下特战分队,为追求行动隐蔽,他们使用的M3冲锋枪还配备专门的消声器和特殊消焰弹药。

美军机械化部队的车组成员也是M3的重要用户

M3一经发放,很多美军士兵就惊叹于其外观和尺寸,因为该枪全长不足80厘米,枪管仅20厘米,枪托收缩后长度不足60厘米,和不少美军常见枪械不少形成鲜明对比。而且很多美军士兵发现这种同样使用30发弹夹的冲锋枪轻的出奇,甚至只有3.67公斤。由于常年使用汤姆森系列冲锋枪,不少美军士兵都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情绪,甚至觉得短小轻巧但射速较低的M3很不爷们,甚至将其讽刺为加油工的注油工具。而且早期M3存在的一些故障也导致这种误会加深,例如有美军士兵在寒冬发生的阿登战役中表示有时因大风雪导致该枪故障率较高。美军装甲兵在沙漠里也有同感,按理说这种短小的武器很适合车组携带作为自保武器,但有时细沙很容易导致其枪击被卡在,以至于车组官兵宁可选择手枪。在热带雨林作战的美军陆战队也反映,该枪有效射程并不高,而且射速较低以至于短兵相接时对日军压制效果不如汤姆森,而且持续射击时震动还容易导致弹夹脱落。美军伞兵起初认为,M3结构紧凑,不同于空降时需要分解的加兰德步枪或过重的汤姆森冲锋枪,空投后就不用冒着巨大危险寻找配备武器不同配件的腿袋。但伞兵有时空降到敌后,一时间往往因得不到支援而只能在较远距离交战,此时射程更大的汤姆森无疑比M3更合适。所以,从美军各兵种的反响来看,起初M3的口碑并不好。然而在一系列改进后,M3的可靠性大增,很多面对近战的特战单位老兵也逐渐对其态度大有好转。据统计,二战中美军共生产了超过62万支M3系列冲锋枪。

目前非洲等战乱国家和地区也能见到M3的身影

二战结束后M3系列一度停产,但一批老化的汤姆森冲锋枪退役后美军冲锋枪出现空缺,朝鲜战争爆发后这一问题更为明显,所以美国又重开了其生产线并在朝鲜战争时期生产了33万只左右,由于品质和工艺进步,所以后来生产的M3在品质上明显超过了二战版。这些后来生产的M3后来还经历了越南战争,甚至直到海湾战争时还有不少美军装甲兵和汽车兵使用该枪,彰显了M3在冲锋枪家族中的廉颇属性。而其他美国的盟友也曾大量配备该枪,包括其二战中的对手德国和日本,例如西德军警战后第一种武器之一就是M3A1,而日本自卫队装甲兵和菲律宾舰上水兵甚至直到新世纪还在沿用该冲锋枪。目前,一些战乱的第三世界国家依旧可以看到该枪的身影,例如2011年该枪多次出现在刚果警察手中。同时由于该枪容易生产,所以阿根廷也曾在1955年仿造该武器,其仿造代号为PAM1,阿根廷版M3冲锋枪口径降低为9毫米,增设了自动保险装置。所以从服役时间以及服役范围来看,M3冲锋枪的确可谓是冲锋枪家族中的常青树,几乎变相让神剧成了真。

一手驳壳枪一手M3冲锋枪的形象绝无可能出现在抗战中

然而该枪出现在抗战时日军特种兵手里则彻底不符合事实,小说里提到日军特种兵受训于德国,理论上自然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得德国的MP38/40冲锋枪,但史实上并无日军引入该枪的记录。而汤姆森冲锋枪虽也曾被日军大量缴获,但其重量和后座力偏大,显然不适合东方人,M3冲锋枪首次投入太平洋战场时日军已经处于不利态势下,纵然可能在局部战斗中击败美军并缴获该枪,但考虑其困守孤岛的状态,也根本不可能成批将其运回国。二战日军明显不重视冲锋枪发展,其早年间引入的MP28系列冲锋枪只配备海军陆战队,而后才有由此仿造的百式。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亮剑剧中日军特战队一水的美式M3冲锋枪都严重不符合史实。所以,战争片中中国各方力量在抗战甚至更早就配备了M3,也同样违反史实,该枪大量出现在中国则要等到解放战争时期,因为此时美军战后大裁军,对冲锋枪需求量骤降,所以很多M3作为剩余物资到达中国,而此前中国各方官兵都高度依靠毛瑟系列大型自动手枪作为近战单兵轻型自动火力的中坚。非但如此,国民党还在沈阳和南京的兵工厂开始仿造M3,被命名为36式的版本接近美国原装货,而在南京生产的37式则为了和斯登式通用弹药,同样把口径降低到9毫米。此时M3冲锋枪和M1卡宾枪系列在中国的数量十分庞大,有时一个步兵连的冲锋枪数量超过40支,但由于美国很快对国民党进行武器禁运,而国民党的生产力又十分低下,所以这些自动武器的总体效率也随之骤降。

直到苏联冲锋枪大量到来,M3才在解放军中逐渐退役

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解放军也开始大量缴获对方武器,其中M3的数量尤其庞大。但野战部队认为,该枪的射程还不如此前的汤姆森,所以M3更大的使用者还是侦察单位,因为这些单位经常要深入敌后,武器如果短小精悍且利于隐蔽,就是最好的选择。一般而言,一个武器精良的侦察兵会配备一支M3冲锋枪和一支20响驳壳枪,其近战火力十分强悍,可以在短促的城市巷战中打了就跑,由于该枪理论射速较低,所以具有丰富冲锋枪使用经验的解放军侦察兵老手可以通过巧妙按动扳机实现单发的较为精准的攻击。抗美援朝时,M3使用的11.43毫米冲锋枪弹无疑对人体目标有更好的停止作用,但其穿透力却明显不如苏联的7.62毫米托卡列夫弹,所以对厚重军服或障碍的穿透效率更低,而且苏联冲锋枪的可靠性甚至也足以让M3相形见绌。因此,随着苏联武器大量到来,日趋老旧接近使用极限的M3相继离开一线而进入民兵等非一线人员,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才彻底被淘汰。所以,了解这种因神剧彻底走红的冲锋枪背后的故事,也是避免类似现象出现在战争片的关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