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航天科技迅猛发展,中国空间站、北斗卫星、嫦娥四号、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等等,这也令同为航天科技强国的美国感受到了危机,这些年来频繁干扰我国航天发展。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我国航天科技依靠全球化分工合作,借助与全球多个国家的合作也取得了今日非凡的成就。就在不久前,嫦娥四号再次传回大量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原创性成果,这意味着美国试图对探月信息的封锁成为了过去。

嫦娥四号顺利登陆月球背面绝对称得上我国探月工程一个里程碑式突破,不仅创造并打破了多个全球航天记录,其21个月昼经历更是为我国提供了大量可贵的数据,为以后勘探、登陆火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嫦娥四号采集来的大量月球背面的关键数据甚至引起了美国NASA的关注,一度眼红不已,甚至要求我国公布、共享关键数据。不过对于NASA的无礼要求,我国自然不会同意。

近年来NASA多次对我国航天事业和从业科学家进行干扰、打压。像是在2013年时通过拒绝向我国一名重要的宇航专家发放签证,以此阻止他出席正常的学术交流。再比如去年10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宇航局大会,中国没能参加,原因是中国代表团的签证被美国直接集体拒签了。而更令大会尴尬的是,戚发轫院士竟然在这次大会上获得了“名人堂”奖,但却因为美国的拒签导致现场没有一个中国人能够代领此奖。

诸如这样的事情近年来数不胜数,就像是美国NASA曾以交换数据的名义骗取我国嫦娥四号从月球背面传来的一些珍贵数据,可当我国科学家将“部分数据”交给NASA后,后者竟然仿佛忘记了他们此前答应的“交换数据”一事,根本没把我们所需数据交给我们。至此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后期在数据方面和NASA的合作。

不过令人解气的是国际空间站原本到2020年就应该到了使用期限,但由于我国未邀请美国进驻“中国空间站”,使得美国一力促成国际空间站延长使用期限,从2020延长至2024年,并计划再延长四年。有专家分析认为,国际空间站最多只会延长使用至2030年,之后就算维护得再好也再难坚持使用,所以10年后中国的国际空间站将独占鳌头。

其实中国航天事业能发展到今日的成就,除了我国科学家的努力之外,坦白的说也少不了与国际航天工作者和科技企业的合作。就像嫦娥四号采集的关键数据中,包括对浅表层结构的探测,而其中月面中子与中性原子等探测数据有的需要嫦娥四号在月球上独立完成分析后将数据传回。

其中的不少探测、采集、分析的精密仪器来自于瑞典和德国,而德国方面更是提供了不少有用的相关数据。除了仪器、设备上的合作之外,中国也一直努力与欧洲航天局展开合作,通过更加包容的方式取长补短,加快我国自身的发展。

正是由于我国航天领域这种包容、开放以及在核心数据上愿意与友好机构互相交换、分享的态度,才使得我国航天事业就像是火箭一样急速发展,相反近年来美国NASA的举动,反而越发霸道、破坏合作。

就好比NASA曾与欧洲航天局合作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一直故障频频,始终难以与美国的GPS对抗,原因是NASA并未如当初答应的那样公开一些核心技术。同时与日本联合组建的太空军,更像是让日本只管出钱,其它的一概不用多问。而分享的数据,显然也略过了很多核心信息。如此狭隘的美国,路注定会越走越艰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