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障三十多万独山人的饮水,是独山县水务局长期的课题,独山水务通过几代人的努力,伴随科技的进步,科学化的管理,现如今,饮水得到了保障。

去年6月,独山县水务局完成了全县所有的管网升级改造,攻坚克难啃下了许多硬骨头,让清泉流入千家万户。现在,走进曾经独山县饮水最困难的乡村,也能看到“清泉流入农家,甘甜润泽山乡”。

独山县麻尾镇坝望村外寨组的村民对此感触最深。长年以来,当地村民生活只能靠天吃水,平时接蓄渗流溪水或收集雨水。到了枯水期,村民每天只能赶往数公里外的冷水组水源点取水,肩挑手提、人背马驮,费时费力将水缸盛满。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去年4月底,独山县水务局在外寨组打响了一场名为“以水为由、为水而战”的攻坚战。水务局干部深入山林、洞穴寻找水源;一匹匹马儿沿着崎岖的山路把工程材料从山下驮运上山;工地上热火朝天,建高位水池、安装水泵、铺设管道、安装水表等工作有序进行。

“与水相关的都归他们管,他们才是真正的‘水管’”有些老百姓开玩笑称水务局的干部为“水管”,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则说这在古时候叫“龙王”。

历经一个多月的奋战,在当地村民的欢呼声中,地下水通过电提方式抽到了山上的蓄水池,清澈的山泉水沿着自来水管道流入各家各户。曾经“吃水靠抬,洗衣靠驮”的情况成为历史,人们的生活用水得到极大改善。

无独有偶,在独山县玉水镇,喝“望天水”的情况曾经同样存在。

温泉村岩上组几户村民为了水源,经常发生矛盾。独山县水务局饮水专班的干部了解了情况,千方百计寻找到一处好的水源,建了蓄水池,并为各家铺设管网,彻底改善了几户村民的日常用水问题。村民之间不再为水的问题产生纠纷,邻里变得和谐。为此,村民自发用油漆写下“八姓连心池”,为蓄水池命名。

温泉村坝寨二组的韦全,独户居住在靠三都县地界处。本着“不漏一户,不少一人”的原则,独山县水务局单独延伸铺设了400多米管道,为其供水。韦全也是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

水是生命之源,安全饮水是人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越是偏远贫困的群众,对生活用水情况转变的感触越是深刻。当清泉流进自己家里,不少群众曾喜极而泣。

而独山县水务局干部上山下洞、寻水铺管的身影,和日常扎实的工作作风在群众心中更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在,每当水务干部途经群众家门口,他们都会拉住干部们到家里吃顿便饭、喝杯茶水,每当家里吃啥好的,都要打电话邀请。

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是干部优良作风的最直接体现。独山县水务局干部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把为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以人民利益至上,得到了群众的一致肯定。今年7月,省委授予独山县水务局机关党支部“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多彩贵州网 毛帝清)

技术人员找水源、取水样

挑灯夜战,维修水管

渠成水到 禾苗吐绿

黎家寨水库

打渔河水库

小农水喷灌工程

技术人员破解施工难题

村民用上了自来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