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能改变命运吗?那是肯定的,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汉武帝时期的丞相公孙弘,他原来是法家的,做过狱吏,后来触犯法律被免职,没有工作的公孙弘只能选择去养猪。四十岁的他开始学习《公羊传》,开始拥有名声,后来菑川国国人一致推举公孙弘,最后入朝为官,终官至丞相。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幼年开始励志苦读于醴泉寺。他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等粥凝固之后,切成四块,早晚各两块,留下“断齑画粥”的成语。范仲淹靠着自己的努力和勤奋成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从一介寒士变成北宋名臣,名留青史,这些都要归功于知识的力量。

这是古代的例子,现代的例子也有很多,说不定正在看文章的你就是其中一个。京东的创始人刘强东将亲戚们凑的500块生活费缝在裤里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求学,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经过三次高考,终于在第三次顺利考入北京大学西语系,他们都是知识改变命运的典范。

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无数人通过高考改变了自己的命运。1977年成功洗脚上岸靠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人都已经是爷爷奶奶级别了。他们绝大多数人都在城里居住,成了最早一批从农村走向城市的城市居民,当时最热门的就是将户口从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

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改变命运的好方法,不管是西汉时期公孙弘的察举制时期,还是北宋范仲淹的科举制时期,以及现代的高考选择人才制度,这些所有的选择中有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知识对能力的转化程度。

西周时期实行世禄世卿制,由周王室根据血缘关系的远近,分封自己的亲属去各地实施管理,这样形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管理者永远是管理者,被管理者永远是被管理者。当人口越来越多的时候,这种制度显然不适合了,因为完全不公平,完全是在拼爹,最终他们被历史扫进垃圾堆。

后来出现察举制,像公孙弘就是被菑川国举荐的,这种举荐的门槛比世禄世卿制时以血缘为标准的举荐先进多了,但这种举荐有一个大问题,举荐权力在一些郡守和有名望之人手中,时间一久,举荐的门槛又一次变高了,一开始是针对所有人,最后只针对自己的子弟。包括曹魏时期出现的九品中正制发展一个阶段之后出现"寒门无上品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因为世家大族形成利益团体,最终使得公平的选拔只局限于士族的范围之内,正因为不公平,他们同样被历史扫进了垃圾堆。

后来科举制度出现了,科举制度的出现再一次将选拔的范围扩展到全部人,只要你能读书,读好书,经过层层考试,你就有可能实现"朝为田舍朗,暮登天子堂"的梦想。一开始科举考试的门类特别的多,唐代制科科目多达一百多个,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举等等,武举科是武则天时期设立的。皇帝可以选择很多各种门类的人才,不管是谁都可以参加,平民和官员都可以参加。

到了宋代就不一样了,进士科成了主流,将进士科与高官联系在一起了,比如北宋吕夷简六世孙吕祖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

当然除了进士科还有其他科,其他科统称为诸科,但没有进士科显耀。所以宋代与唐代相比虽然录取的名额扩大了,但是相对来说人才的多样性在减弱。

这种选拔方式留下来之后,让朱元璋很不爽,他当了皇帝之后,曾经出现停止科举10年之久,因为他觉得科举之人缺少实才,换句话说他不认为所谓知识能改变命运。最后朱元璋发现除了科举之外还真找不到第二种合适和有效的选拔人才的方式,所以洪武15年又一次恢复了科举考试,而且在明代形成较为严格的"八股文"的格律形式。朱元璋最终还是承认这是有效的,是对的。

科举制度随着清朝的灭亡而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高考制度。高考制度经历了各大学的各自录取到统一考试,各自招生的模式转变。

这些公平的选拔模式使得很多人才找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

从1977年到现在大约开展2代人的选拔,城镇人口从不到2亿到了超过8亿,这个伟大的成就,高考居功甚伟。

我们的高考制度还是一如既往的公平,虽然有人对其不满,希望有所改变,但相信不满的人也找不出让所有人都信服的选拔制度来替代,正如朱元璋觉得科举不行,但最终还是恢复科举一样。

我有一个朋友对我说起一件事情:他说他想资助一个小学品学兼优的学生一直供到大学,结果那农村小学的校长对他说贫困的孩子有,品学兼优的孩子也有,但是符合这两个条件的暂时还没有。

知常容当时听完就惊出一身冷汗,是打心底的害怕,我不知道你们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有没有感到害怕。我的直觉告诉我学习的门槛在上升。我记得我读书时,越是贫困的孩子越努力,那时品学兼优而且家庭贫困的孩子可以说很多,这才过去多少年?

这些孩子哪里去了?或许城镇人口从不到2亿到超过8亿中能找到答案,因为新增的城镇人口的居民,他们前一个身份就是农村人。

每一个家庭拥有的教育资源已经不一样了,特别是家长方面差距比较大,有一个从事教育几十年的农村教师说家长的重视程度以及学生的好学程度不是在提升而是在下降。这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呢?知常容不清楚。那是不是意味着真正有效的高考群体的范围在一定程度上萎缩呢?

当一些孩子享受良好的家教,按时完成作业外,还学了很多东西,而一些农村孩子却被手机,游戏俘虏了,不但没有学其他东西,连基本的作业都无法完成。这些孩子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未必就一定认识韭菜和麦苗的区别。他们干农活的能力和技巧基本上不会去学习。

所以我觉得怎么降低教育门槛,让参加选拔的人不能仅仅依靠家庭资源,比如送名校,进辅导班,砸钱请名师吃小灶的方式就能轻松拉开距离,而是依靠自己实力去获得机会,怎么设计应该是值得深思的话题。

察举制为什么会被替换,因为他们适用群体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变小,最后变成少数人的游戏。

另外我觉得"教育"应该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每增加一个科目,每增加一项新技能,就代表农村与城镇孩子的距离又拉长了一段。

我觉得不能仅仅考虑怎么让孩子获得所谓的全面知识而不断做"加法"。因为每一次的"加法"对于农村孩子来说可能又是一次拉开距离的时候。这个“中庸”式的尺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句话是对的,获得知识的门槛应该降低而不是提高,不然一个在五百米处,一个在起点,那个起点处就算是天姿聪惠也拼不过那个五百米的,因为距离相差太大了。

获得知识的低门槛才是保证“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大前提。

这一篇文章没有写完,有些朋友或许觉得很乱,因为写的时候考虑最多的是一些话宜不宜说的问题,所以看上去是残缺的。

我写这篇文章不为别人,只为自己。我没有高到为天下忧,因为我不够格,但我知道我是天下人,每每想到这个,我还是忍不住写几句杂乱无章的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