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樓市打折季,買房的福音來了嗎

【環宇雜談】

要警惕折扣優惠陷阱,打起精神、審視條款,慎防折扣背後的“霸王條款”。

李宇嘉

近期,樓市風雲突變,戰疫時期的政策紅利迅速褪去了,調控的天羅地網已經密集佈下,開發商融資監管新規也開始生效,預計馬上要來的“黃金週”,樓市不再火熱了,整個“金九銀十”可能要平淡一些。其實,這幾年的“金九銀十”普遍平靜很多,因爲樓市調控強調“房住不炒”,調控頻率比較高,過去那種“鬆緊循環”的政策週期不復存在了。今年則更加明顯,上半年開發商普遍受到疫情衝擊,下半年正待重振河山,但大環境變了。

今年,行業繼續面臨前期擴張(2016-2018)後的債務償還期,現在又遇上了“降槓桿、強調控”,而上半年銷售未貢獻太多現金流,估計開發商會拿出更大“降價誠意”,吸引購房者入市。因此,很多人認爲,這個“金九銀十”,樓市“營銷戰”會很激烈,購房者的春天來了。近年來,房企營銷革命性變化,線上加線下、自媒體加中介,“全渠道營銷”無所不用其極,已是所有開發商的標配。疫情期間,各行業搞起線上營銷,房地產線上賣房最火。

似乎在一夜之間,開發商的房子不好賣了,“搶房時代”迅速切換到“搶人時代”。當下,開發商最關注的是,客戶在哪裏?現在各家開發商都在拼刺刀,但比的不是景觀、園林、戶型、設計、物業等,而是誰的價格更低。因爲,現在賣得好的新盤項目,多數是一二手房價格倒掛的項目,貌似只有“打新”才能激發買房神經。

這些年來,房地產老闆們個個忙着“快週轉、衝千億”,拿地、融資、賣房這些關鍵環節上忙的焦頭爛額,產品打造上花的精力很少。多數開發商的研發設計,經常乾的事就是,今天抄襲誰家的設計方案,改頭換面後就成了自家的新品了,然後將“標準圖”在全國所有的項目推廣。老百姓被忽悠久了,當他們發現房子大同小異,最後只能看誰的價格更低了。

論講故事,哪個行業都比不過開發商。筆者參觀過很多開發商的新品發佈會,名人傍身、明星代言,風光無限。但是,其產品究竟如何?參觀一圈下來,我自己關注什麼也忘記了,滿腦子充斥着一個印象——“貴”。所謂的產品力打造,很多並不是爲客戶需求着想,而是一種營銷話術,並以追求“尊貴感”來獲得高價的正當性。資本加持下,樓市狂飆突近的年代,確實很多人願意“買單”。但是,這個不靠譜的浮華終究要過去,現在要回歸本源了。

拿今年資本市場的成功企業海天味業農夫山泉來說,表面上看,是其渠道和營銷做得好,但背後是對產品力的打造,從而贏得消費者,最終掌握定價權。樓市紅火了20多年,產品力卻沒提高多少。當下,靠資本炒作、靠快週轉、靠規劃概念等,獲利的時代一去不復返,只能拼價格和規模了。所以,爲何開發商對貝殼這樣的“門口野蠻人”既愛又恨,因爲這個大平臺自帶巨大流量,轉化爲銷售的規模也大,但佣金自然不菲,一套房要2%-5%。

除了貝殼這樣的中介外,能帶來潛在購房者的自媒體、“大V”,都可以分一杯,甚至街邊路人甲,若能帶來一個下單的客戶,也可以分1-2萬元。所以,開發商呼喊,僅存的利潤被渠道分去了一大半。渠道在蠶食利潤,而該支付的地價、融資本息、建安成本、工資等,一分都不能少。

當下,樓市信息不對稱並無多大緩解,很大程度是有意造設的,一模一樣的維權,年年都在上演,愈演愈烈。所以,要警惕折扣優惠陷阱,打起精神、審視條款,慎防折扣背後的“霸王條款”,比如捆綁價格虛高的精裝修或車位;比如面積縮水、房間或陽臺不方正等;比如利用裝修合同裏“可更換同等材料”、“非交付標準”等藉口,在建築材料、地板磚、廚房衛生間用具、小區綠化等上面減配。甚至,好的物業、保安,可能在一年之後就大變樣了。

(作者系泛地產資深研究人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