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海王国的成立:

南海国,又称南海王国,是西汉初期南越王国与闽越王国之间的一个小王国。班固所著《汉书》之《前汉书·高帝纪》记载:“十二年三月,诏曰,南武侯织亦粤之世也,立以为南海王。”“十二年三月”即公元前195年,即距今2215年,也就是说南海国成立于2215年前。

二.南海王国的辖地:

南海王国名义上的封地,是整个南海郡,地盘并不算小。详见《汉书》之《前汉书·高帝记》记载:“十一年更立佗为南越王,自此王三郡,……今复封南武侯织为南海王,复遥夺佗一郡,织未得王也。”

但是实际上,南海王国的封地南海郡,并没有得到实授。根据“织未得王也”可知,南海王国的封地南海郡并没有落到实处,南海王织是一个名不副实的南海王。因而南海王国的辖地远没有那么大,也远没有那么多,大概位于今天的广东省潮汕地区以及与福建省相连相接的地区。

西汉南海王国

三.南海国的灭亡:

1.南海王织造反失败,被迁往“上淦”:

《汉书·严助传》记载:“前时,南海王反,陛下先臣(指淮南王刘长)使将军间忌将兵击之,以其军降,处之上淦”。根据《汉书》记载可知,南海王织造反了,造反的原因很有可能是没有实授封地南海郡,“复遥夺佗一郡,织未得王也”。 根据“处之上淦”可知,南海王织造反失败投降后,封地以及整个南海王国被迁到了“上淦”( 今江西省清江县一带)。根据 “处”字可知,南海王织这次造反失败,是受到了大的处分的,除了封地和王国被迁到了“上淦”外,还很有可能连通“南海王”的王爵都被撤销或者降级了,不然就谈不上是“处”了。而南海王织的“南海王”王爵一旦被撤销或者降级,则对应的自然就是南海王国的被撤销或者降级。

2.南海国民众造反,南海国自此彻底消失: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记载:“南海民处庐江界中者反,淮南吏卒击之。”南海王织造反失败后整个南海王国都被迁往了“上淦”, “上淦”所处的位置是庐江郡,庐江郡是淮南王国下辖的四个郡之一。而淮南王国能够下辖四个郡,也可见淮南王国是个大王国,与南海王国下辖的区域连一个郡都没有的小王国相比,简直一个是庞然大物、一个是小鸡小鸭。

这个时候南海王国又造反了,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南海王织造反,而是南海王国的民众造反。南海王国的民众造反的原因史书并没有提及,毕竟史书关于“南海王国”的记载都是极少。但是从南海王国的民众被勒令背井离乡迁到它处,可知南海王国的民众必然是受尽了南海王织造反的牵连、背井离乡的艰辛、迁居他乡的艰难、被地方欺凌挤压等一系列的心酸和苦难。因此南海王国再次造反,也就不奇怪了,也就变得可以理解了。

当然了,这次南海王国的民众造反,也是以失败为告终的。根据“淮南吏卒击之”可知,镇压南海王国造反的民众不是西汉朝中央的军队,而是淮南王国的军队。但也正是这次南海国民众的造反,南海国自此彻底消失在了历史,南海王国极有可能在这次造反中彻底灭亡了。

南海王织

四.南海王国是西汉中央朝廷和地方王国斗争的产物:

1.南越王国与西汉王朝,是“外托君臣之名,而内有敌国之实”的关系

西汉初期,不管是中央朝廷亲封的王国还是自立的王国,总数是非常的多的。当时西汉仅在南方就有多个王国,如南越王国、闽越王国、东瓯王国、长沙王国、淮南王国、夜郎王国、滇越王国等。而其中势力最大的当数南越王国,南越王国的辖区有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个郡以及交趾等广大地区,南越王国的国王赵佗在后来还称过帝(南越武帝)就是明证。甚至南越王国还曾长期和西汉朝中央进行对峙,当时的南越王国相对于西汉王朝而言,只不过是“外托君臣之名,而内有敌国之实”的关系。

2. 汉高祖为了打压分化制约南越王国,而设立南海王国:

汉高祖刘邦为了制约南越王国,于是特地在南越王国与闽越王国之间凭空弄出了一个南海王国。而且根据 “十二年三月,诏曰,南武侯织亦粤之世也,立以为南海王”可知,新封的南海王国国王织是纯粹的当地人、南粤人。而且根据“今复封南武侯织为南海王,复遥夺佗一郡”可知,这个新封的南海王国的封地,不是从中央划出,而是从南越王国划出。由此可见汉高祖刘邦的算盘打得是相当的响的,在南越王国与闽越王国之间拆分出一个南海王国,既可以打压分化制约南越王国,同时也可以监督闽越王国。甚至可能还有南越王国如果抗旨不尊的话,西汉朝廷就有理由可以立马出兵镇压南越王国的想法。

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的《长汀县志》

3.南海王国是扶不起的阿斗:

但是奈何南越王国的国王赵佗太强势了,居然胆敢抗旨不尊,不把汉高祖刘邦放在眼里。真的不肯把南海郡拱手划出来,一副要地盘没有、要打奉陪的样子。奈何此时的汉高祖已经年事已高,也不可能真正的妄动刀兵了。于是生生让南越王国的国王赵佗钻了空子,而南海王国则成了夹生米饭。

而南海王国则是扶不起的阿斗,汉高祖给了南海王织“南海郡”的封地,虽然南越王国的国王赵佗不肯主动拱手让出,但是南海王织也不敢主动去抢过来啊,名正言顺、有理有据都不敢。可见南海王国的国王织,必然是让汉高祖刘邦大失所望的。南海王织可以说与我们所认知里“王”的形象并不相符,不但封地没能实授(大概只有原来南武侯的封地),似乎也没有什么实权与威慑力,根本起不到制约分化南越王国的效果。

4.南海王国的自暴自弃,到最后的被抛弃:

虽然南海王织好不容易强势了一回,但是却是造西汉王朝中央的反,

更是被皇帝恨得咬咬牙,想必然是要大骂其为“白眼狼”的。没有大的地盘、没有强悍的实力,南海王织就敢造反,他拿什么赢西汉王朝的数十万军队。要知道即使是强如南越王国的赵佗,也是不得不向西汉王朝臣服。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南海王织如果不是脑子进水了,那么就是自暴自弃。

而南海王织悲催的造反失败后,南海王国被迁往“上淦”( 今江西省清江县一带),这已经是寄人篱下了,且还受到了淮南王国的监督。而且这个时候南海王织给皇帝的上书以及送的东西,连淮南王的部将“忌”都敢给扣押了。估计在整个西汉王朝的所有封王里,也是没有谁了。可见在最后一次南海王国的民众造反后,南海王国很快就灭亡了,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南海王国王城图

五.西汉“南海国”王城遗址

根据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的《长汀县志》记载,南海国的国王织在封王前,曾被封为南武侯,其封地就在今福建省武平县。近些年来福建省专家也一直把武平县作为发掘探索南海国的重点。在唐朝时期,汀州府的治下曾划分有“南安”和“武平”两个镇。“南安”和“武平”合起来就是“南武平安”,恰好对应了西汉初期的“南武侯织”,可谓是颇有寓意。

很多历史学者认为,这是西汉南海王国辖区甚至是核心统治区的一个佐证。早在2008年之前,已在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万安乡刘屋后背山三号遗址采集到各种陶片750余片,其中有部分已经被福建省文物专家鉴定为西汉宫廷器物。综合各方面分析,福建省考古专家初步鉴定,武平县万安乡五里村刘屋后背山3号遗址为战国至西汉时期的文化遗存,极有可能是西汉“南海王国”的王城遗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