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卡捷琳娜一世(1725年-1727年在位):全名葉卡捷琳娜(一世)·阿列克謝耶芙娜·羅曼諾娃,俄羅斯帝國第一位皇帝彼得一世(即彼得大帝)的第二任皇后,俄羅斯帝國第二位皇帝、第一位女皇;本爲立陶宛一農民之女,在大北方戰爭中爲俄軍所俘虜,旋爲彼得一世所寵,成爲他的情婦。

葉卡捷琳娜一世

1712年正式成爲彼得一世的皇后;1725年其夫彼得一世死後得到近衛軍支持乃登位爲女皇,也因此成爲世界歷史上第二位非當朝君主血親或皇室成員而成爲皇帝的女性。在位時間短,政治上無所建樹;她與彼得一世育有五子六女,僅次女與三女長大成人,次女即後來的伊麗莎白女皇;死後無男嗣,令繼孫彼得二世繼位。

安娜一世(1730年-1740年在位):全名安娜·伊凡諾芙娜·羅曼諾娃,俄國沙皇伊凡五世之女,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一世侄女、彼得二世姑母,俄羅斯帝國第四位皇帝、第二位女皇;1710年與庫爾蘭公爵結婚,但不到三個月其夫死,遂以遺孀身份成爲庫爾蘭女公爵,以後終身未嫁。

安娜一世女皇

1730年其侄彼得二世皇帝死後無嗣,遂即位爲女皇;在位期間長期對外用兵,在波蘭王位繼承戰爭中與哈布斯堡家族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六世聯合對抗波旁王室的法國國王路易十五並取得勝利,但在南下進攻奧斯曼帝國的戰爭(第四次俄土戰爭)中受挫;以風流着稱,無後,令其甥孫伊凡六世繼位。

伊麗莎白一世(1741年-1762年在位):全名伊麗莎白·彼得羅芙娜·羅曼諾娃,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一世和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之女,皇帝伊凡六世之舅祖母,俄羅斯帝國第六位皇帝、第三位女皇;1741年發動宮廷政變,推翻其甥孫伊凡六世,自立爲女皇,以彼得大帝合法繼承人自居。

伊麗莎白 (俄羅斯女皇)

伊麗莎白在位期間鼓勵商業發展,使俄國經濟有所復甦;資助文學藝術創作,創建莫斯科大學和藝術院;對外參加七年戰爭,與法國和奧地利帝國結盟,對普魯士作戰屢屢獲勝;但她給貴族以特權,使廣大農奴處境更加艱難;亦以荒淫著稱,終身未婚,死後無嗣,令外甥彼得三世繼位。

葉卡捷琳娜二世(1762年-1796年在位):即葉卡捷琳娜大帝,全名葉卡捷琳娜(二世)·阿列克謝耶芙娜·羅曼諾娃,俄羅斯帝國皇帝彼得三世皇后,俄羅斯帝國第八位皇帝、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女皇;本爲德意志一公爵之女,1745年嫁於後來的彼得三世爲妻;1762年伊麗莎白女皇死,無嗣,其夫彼得三世即位,爲皇后,同年發動宮廷政變,廢黜其夫彼得三世,自立爲女皇。

葉卡捷琳娜大帝

其在位期間發動第五、六次俄土戰爭並取得勝利,擊敗奧斯曼帝國,吞併克里米亞汗國,獲得黑海的出海口;與普魯士和奧地利帝國三次瓜分波蘭,使俄國的地位空前提高,成爲地跨歐亞大陸的全世界最大帝國,故被尊稱爲“大帝”,是俄羅斯歷史上僅有的兩個“大帝”之一(另一個是彼得大帝);與法國啓蒙思想家伏爾泰等交往密切,但思想仍舊保守,反對法國大革命;亦以風流着稱,男寵衆多,兩個兒子(包括後來繼帝位的保羅一世)都有可能是她與男寵之子。但關於保羅一世是私生子的傳聞並不可靠,因爲保羅一世無論相貌、性格皆與其父彼得三世相似。而也是因爲保羅太像彼得三世的緣故,所以葉卡捷琳娜二世十分討厭保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