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深圳樓市中的婚姻遊戲:假離婚被堵 又現假結婚 來源:時代週報

時代週報記者  蔡穎  發自廣州

深圳樓市調控的走向牽動着很多人的心。

“上午還在爲不少人慶幸失去的購房資格回來了,下午就看到重拳打擊假離婚購房的消息,調控總是會來,只是早晚問題。”9月10日晚,深圳房產中介劉小龍(化名)就果斷在微博上寫了這句話,還附帶了兩份關於深圳樓市的調控細則。

9月10日上午,一份深圳市住建局回覆不動產登記中心的覆函在社交媒體上廣爲傳播。覆函顯示,復婚或再婚家庭買房時不用再考慮雙方離異前家庭擁有住房情況。隨後幾日,多家媒體與深圳市不動產登記中心確認了這一消息。

9月10日,一位深圳房地產行業人士也向時代週報記者證實了此事,他表示,按照圈內的理解,此舉意味着結婚與離婚不再追溯三年,對於少部分購房者來說,可以通過與無房人士假結婚的方式獲得購房資格。

同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銀保監局、深圳市住建局聯合下發通知,將建立婚姻信息查詢機制,完善個人住房貸款管理。

7月15日,深圳出臺了史上最嚴厲的樓市調控政策,如今,近兩個月時間過去,市場也給出了反應。

近日,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新政前深圳二手房周網籤量一度高達10023套,新政公佈當週也有5143套網籤。但新政後網籤量直接跌至每週2000套以內。

如今,調控政策有了新的變化,市場又將呈何種反應?

9月12日,深圳某房企一位營銷經理對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婚姻機制聯網肯定會打擊到部分投機者,離婚買房的路子徹底被堵死,但假結婚的案例可能會增多。

“據我瞭解,深圳一些房產中介就代理結婚、看房、過橋貸等,提供一條龍服務。成交量或許會有一定影響,但應該遠不及7·15新政帶來的影響明顯。”該營銷經理說道。

假離婚被嚴防死守,假結婚可能會出現,深圳樓市調控又會走向何方?

假結婚浮出水面

戶籍在江西贛州的陳君(化名)通過假結婚的形式在深圳買到了心儀的房子。

“諮詢了一些入戶公司,外地戶籍需要5年社保,有相關公司可代繳,但時間成本太大,我找了一位熟悉的朋友來進行合作,結婚前進行了財產公證,約定若分開後,不分割對方財產,放款後我們就辦理了離婚手續。”近日,陳君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深圳離婚炒房的漏洞徹底被堵死,而假結婚的現象卻開始有些苗頭。

按照規定顯示,復婚或再婚家庭,不再追溯3年,只看現狀家庭住房套數,也不再考慮雙方離異前的家庭擁有住房情況。

這讓不少投機者尋找到了操作空間,近日,時代週報記者以購房者身份進行了一些調查瞭解。

9月13日,一位從事抵押貸款業務的工作人員向時代週報記者舉例稱,夫妻離婚後,兩套房給其中一方,剩下一人和一個無房但有購房資格的人結婚,買完房後再離婚,最後和原配復婚。

“此類操作方式目前價格12萬―15萬元不等,時間是2―3個月,銀行貸款出來後即可辦理離婚。因爲現在的政策對購房人的資格要求提高了很多,市場價格也高了很多,在7‧15新政前只需要8萬―10萬元即可。”上述從事抵押貸款業務的工作人員表示。

時代週報記者調查發現,部分沒有購房資格的外地人,也正通過假結婚的方式獲取深圳房票。

李宇嘉表示,近期深圳樓市的外地客增多,假結婚的現象也有發生。

對於此類做法的風險問題,上述工作人員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到時簽署5份協議,會通過合作協議、婚內協議、離婚協議等來保障購房者的利益。

“不用擔憂,我們已經做了很多這類案例。”該工作人員表示。

9月13日,北京金訴律師事務所主任王玉臣律師向時代週報記者指出,和無房的人結婚買房後再離婚,看起來操作很簡單,實際上在法律程序上並不簡單,而且伴隨着很大的責任和義務。

王玉臣表示,首先,一旦結婚,就會存在共同財產問題,除非有很明確的協議約定。而且雙方就產生了互相扶持的義務,和互爲第一順位繼承人的關係。在這期間,名義上的婚姻一方出了問題,或者不想離婚,不配合買房後離婚,會產生很多問題與糾紛。

假離婚被封堵

“9月初接到合作銀行通知,從9月7日開始,申請房貸要在粵省事小程序裏面查詢婚姻狀況,算是一個分水嶺事件。”劉小龍告訴時代週報記者。

9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深圳銀保監局、深圳市住建局聯合下發通知提出,要求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進一步完善房地產信息平臺功能,通過省數據共享機制爲商業銀行提供購房人婚姻登記(含結婚、離異)信息的查詢便利。

通知要求,商業銀行辦理個人住房貸款業務,應通過房地產信息平臺,查詢借款人婚姻狀況和購房家庭(包括借款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成員名下在本市擁有的住房套數,作爲貸款審覈依據。

這意味着,借假離婚買房炒房在深圳變得困難重重,婚姻信息查詢機制的出現,使得銀行貸款後續審覈工作更加方便,也能終結部分購房者利用系統信息不互通而造假的亂象。

9月12日,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從2016年到現在,深圳樓市政策出了一波又一波,但假離婚的情況始終堵不住。

在李宇嘉看來,想要堵住這一漏洞,需要各部門通力配合。

如今,金融、住建各部門聯合監管並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島的隔離狀態,直指這一亂象。

同日,貝殼研究院高級分析師潘浩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自7月以來,杭州、東莞、深圳、寧波、無錫、南京等地分別出臺樓市限購政策。據粗略統計,其中7次政策中涉及打擊“假離婚真炒房”現象,政策總體上指向禁止炒房,平抑房價,查缺補漏是新一輪政策的核心方向。

潘浩指出,在調控政策的細節中尋找漏洞,補齊調控短板,嚴厲打擊炒房行爲,是對真正的剛性置業需求給予支持。

實際上,通過假離婚來降低首付、獲取買房資格的現象存在已久,而深圳也在不斷出臺打擊假離婚的措施。

2018年7月31日,深圳出臺房地產調控政策,對購房人離婚2年內申請住房商業貸款或公積金貸款的,各商業銀行、市公積金中心按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70%執行。

若無房貸記錄且能提供離婚前家庭無住房證明的按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30%執行;若能提供離婚前家庭僅有1套住房證明的按貸款首付款比例不低於50%執行。

9月13日,一位從事深圳入戶諮詢的中介人士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2018年出臺的調控政策,因爲銀行和房產交易中心繫統尚未打通,銀行僅需離婚證明便可放貸,其所在公司幫不少有需要的人辦理了假離婚證明。

如今,深圳正在全方位的圍堵這一漏洞。

今年7‧15新政對於離婚購房時間作出了限制,3年內購買住房的,在執行相關稅費、貸款、限購等政策上,按離異前家庭相應標準執行。

9月10日出臺的聯網政策,在原有基礎上再升級,打破了信息壁壘,從根源上避免了利用假離婚證獲取貸款額度的亂象。

上述中介人士則告訴時代週報記者,目前聯網後已經沒有其他辦法操作假離婚證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