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德昌,天空湛蓝,流云舒卷,绿色肆意席卷着广袤的大地。苍翠欲滴的大树,悠然流淌的小溪倒映在梁婆婆清澈的双眸里,婆婆内心的喜悦难以言表。

时间拨回到半个月前: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在家人的搀扶下,小心翼翼地走进了德昌县中医医院门诊大厅。

“阿姨,你哪儿不舒服?”护士轻声问道。

“我啊,眼睛看不清东西……都三十年了。”62岁的梁婆婆伤心地指着自己的眼睛。

“阿姨,你别难过,我们给您检查一下。”

经过检查发现老人裸眼视力只有0.03,也就是仅仅能勉强看清眼前20厘米内的东西……很难想象老人在这三十年间是怎么样生活的。做的饭菜里的沙土已是常态,自己也经常绊倒受伤,但为了生活,她只能在模糊的世界里承担养儿育女的责任。

据梁婆婆回忆,三十年前,在大儿子出生后,梁婆婆发现自己的视力开始变差,看东西总是隐隐约约,有时候只能看见虚影。医生建议手术,但由于经济困难,梁婆婆只能选择保守治疗。

祸不单行,几年后,梁婆婆的丈夫查出患有心脏病,丧失了劳动能力。顶梁柱倒了,这对生活本就艰难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从此,生活的重担就全部压在这个看不清世界的母亲身上,她咬紧牙关,苦苦支撑。但生活并没有给她喘息的机会,十多年后,梁婆婆的丈夫因心脏病去世,耗尽了家里的积蓄,同时也欠下了大笔的外债……梁婆婆还没从丧夫的悲恸之中缓过来,就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在视力极度模糊的情况下,既要照顾孩子,又要偿还给丈夫治病所欠下的债务。此时,在她心里,医治眼疾,已经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从2019年开始,德昌县中医医院实施“索玛花开”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项目,不仅可以免费手术,还有生活、交通补助。这个健康扶贫项目,就像一棵大树,撑起了无数人的希望。当家人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被白内障折磨已久的梁婆婆时,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原本已经熄灭的希望,在老人心中冉冉升起。

入院后,眼耳鼻喉科张晓莉主任给梁婆婆做了细致的检查,结果让人十分震惊:老人双眼白内障已经非常严重,而且有高度近视,眼轴达30毫米,脉络膜萎缩伴黄斑变性,视力很差,只有数指视力。术中、术后都存在视网膜脱离的风险,而且术后视力恢复可能不理想,各种严峻的问题交织在一起,让手术变得异常棘手……这一切,对于张晓莉团队而言,更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让病人重获光明是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张晓莉团队毅然顶住万钧压力,在详细分析病情后,为梁婆婆制定了最佳的手术方案——右眼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并顺利完成了手术。

第二天,揭开纱布的一瞬间,看到眼前面带微笑的白衣天使,梁婆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她习惯性地把双手拿到眼前晃了晃,房间里一片寂静——

“看见了,看见了……”梁婆婆喜极而泣,“没有想到在三十年之后,还能再次看清这个世界。”梁婆婆拉着医生的手,激动地说:“党的政策真好啊!感谢党和政府,没有这么好的政策,我可能会瞎一辈子;感谢中医院的医护人员,是你们让我在三十年后重获光明”。7月8日,梁婆婆再次入院,顺利完成左眼白内障手术,术后恢复良好,双眼视力接近0.8,从此梁婆婆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巨大的改善,看着刚出生的小外孙,梁婆婆激动得再次落泪。

索玛花开,幸福到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助力凉山州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省民政厅在凉山州启动实施了“索玛花开”贫困家庭白内障患者复明手术项目,专门针对凉山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中的白内障病人开展,对医治产生的基本医疗费用、基本生活费用、往返交通费用进行补贴,实现了治疗“零费用”,切实减轻病人手术治疗的经济负担。2019年至2020年,德昌县中医医院完成“索玛花开”项目白内障手术近400例,让300多名群众重新看见家乡的青山绿水,该项目仍将帮助凉山州大量贫困白内障患者解除疾患、重见光明、回归正常生活、恢复正常生产,对助力凉山州精准脱贫,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文:陈耀、王凤军 崔雪 图:陈耀

发布权威消息| 关心民生大事|服务德昌人民

主办:中共德昌县委宣传部

相关文章